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万物皆可娘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万物皆可娘 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作者:无尽风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9:02:18 来源:258中文

冠诚制衣服装技工培训班,通过劳动局再就业办公室进行宣传之后,立刻就引发了大量下岗职工的踊跃报名。

营州目前无法解决就业的下岗职工人数超过万人,其中尤其以女工居多。

再加上本地民营企业本来就很少,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解决就业岗位的能力。

至于本地的国营企业,到现在还在继续调整,一批一批的继续公布下岗名单,就更没有什么能力来吸收下岗职工了。

所以,营州再就业虽然搞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真正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少之又少。

如果只是普通的再就业培训,大部分下岗职工都不会很感兴趣,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这一次,冠诚制衣打出来的口号是:全程专业培训、全程免费培训,不收取一分钱培训费,同时至少解决50%以上的合格学员在冠诚制衣实现就业。

许逸阳给陈大中订的培训目标是至少要达到70%合格率,从70%里面录取50%,也就是35%。

一期学员是180人,35%是63人,许逸阳和李萱对这个数字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每两个月一期培训班,每两个月保证录取63人就业,这对冠诚制衣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因为承诺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这对下岗职工来说吸引力就非常足了。

而且,许逸阳是真心要把培训的事情做好,所以他也跟李萱要求,培训的内容定要具备非常强的实用性,哪怕学员没有被冠诚制衣录取,起码也能确保她有能力去南方的服装厂做基础工。

也就是说,哪怕自己不能给对方一碗饭吃,也会给她一个饭碗。

所以大家纷纷前来踊跃报名。

培训班还没把设备添置好,报名的学员就已经超过了1000人。

由于报名实在太火爆,所以只能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录取。

第一期招满之后,剩下的则按报名顺序顺延。

李萱的效率也很高,她专门跑了一趟泉城,从纺织工业学校搞定了三名相关老师,还跟本地职高的老师达成合作,一方面请老师过来教课,一方面也择优招聘职高学服装设计的毕业生。

除此之外,她又从厂子里找了几个收益最好的老师傅,由他们和纺织工业学校、职高的老师们合作,给学员们讲课。

老师班底确定了,新进的设备也都运到了营州,立刻在电大两间教室内安装调试完毕。

冠诚制衣服装技工培训班,开课在即。

营州市民知道这个培训班之后,纷纷啧啧称奇。

谁都无法想象,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服装厂,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重新焕发生机。

现在的天气依旧炎热,所以佳阳教育的兔斯基t恤,销量依旧在节节攀升。

第一款卖火了,第二款也卖火了,而且经常断货。

一般来说,早上的货到了之后,一般到不了下午就会卖空。

最离谱的是,有一天杜文娟着急忙慌的跑到许逸阳的办公室,一上来就说:“老板,不好了不好了!”

许逸阳追问:“出什么事了?”

杜文娟气喘吁吁的说:“楼下已经有人打出牌子,要现金收购咱们的兔斯基t恤了,一件给二十五呢!”

许逸阳立刻意识到,黄牛来了。

东西越抢手,证明市场反应越热烈,当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时候,黄牛这块的生意就会应运而生。

其实黄牛并不是行业发展的畸形或者毒瘤,黄牛其实是一种市场规律,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倒卖火车票是黄牛,倒卖演唱会票的也是黄牛,倒卖苹果手机的还是黄牛,甚至在某个特殊阶段,到全国各地炒房,找出租车证的那些人,行事风格和黄牛也没什么两样。

现在冠诚制衣的产能,要用来生产三款t恤,供应五座城市,所以每天能够给各个城市的量本身就是有限的。

但是这其中哪怕最小的城市,市区也有超过10万青少年,而兔斯基t恤在青少年群体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流行风气,供不应求是必然现象。

一旦供不应求,就会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黄牛的土壤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许逸阳对黄牛倒是不排斥,因为黄牛本身就是在帮自己进行饥饿营销与炒作,他们对消费者或许是不友善的群体,但是对自己来说,却是自己的一个宣传助力。

不过,为了公平起见,他还是开启了限购,每人每天只能购买一件t恤,而且每天上午8点到10点,优先佳阳教育的学员购买,10点之后才开放社会购买。

这时候,全国各大学也都已经完成了招生工作,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寄出了。

沈乐乐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拿到通知书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给许逸阳打了电话。

妥妥的清华大学,同时,也是营州今年的高考状元。

许逸阳在接到她报喜电话的时候,非常欣慰。

终归是没耽误人家,和上辈子一样,她还是如愿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

沈乐乐开心之余,也询问许逸阳有没有收到燕京理工的通知书,许逸阳遗憾的表示,没收着。

他高考零分,燕京理工要是能给他发通知书,那可真是活见鬼了。

沈乐乐以为许逸阳肯定会很失落,在电话里劝了他半天。

可她不知道的是,许逸阳正坐在去周边城市的路上。

佳阳教育新一轮的扩张又要开始了。

这一次,他准备一口气拓展四座城市。

好在李楠也已经把他的团队扩充了起来,就算同时上马四座城市,许逸阳自己也不需要去现场盯着施工。

由于现在兔斯基t恤衫卖得非常好,所以每一个分部又多招聘了两个负责打杂及售卖商品的小姑娘,与此同时管理团队也在扩大规模。

即便如此,许逸阳给各环节负责人的要求,还是要继续招人。

他觉得,对佳阳教育这种现金流非常好的项目来说,团队招聘一定要放开手脚。

如果一个职位需要三个人,那就尽量招五个人甚至六个人。

因为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内部竞争,还能够有更大的基数筛选更好的员工,一旦有任何员工触碰高压线或者不适合继续留在岗位,他的工作也有其他人可以平稳接手。

相比之下,多招一些人,只是多需要付一些工资成本,这对他来说其实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同时,许逸阳已经跟张爱学打过招呼,数学班结束之后就停掉,转岗做管理。

张爱学知道许逸阳去上大学之后,需要有一个人帮他盯着,虽然有些不舍讲台,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四座城市选址结束之后,许逸阳也顺利考过了内路和外路考试,轻松拿到了驾照。

拿到驾照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开车,载着一家人绕着外环路转了一圈。

毕竟是老司机,车开的四平八稳,让爸妈和妹妹啧啧称奇。

……

冠诚制衣的培训班开课的当天,劳动局的马局长,带领一众劳动局官员,来到培训班视察工作。

许逸阳没去,毕竟他收购冠诚制衣的事情没对外宣传,现在冠诚制衣还是李萱在管理。

所以,这次就由李萱作为冠诚制衣的厂长负责迎接,而陈大中作为培训班的经理,负责陪同。

马局长对冠诚制衣的培训班非常重视。

因为按照冠诚制衣的承诺,一年能培训上千人,至少安排三四百人就业,这真是营州再就业工作领域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而且,冠诚制衣从培训、到安排就业,全程不需要劳动局和市里面给一分钱的补贴,这更是难得至极。

这两年,营州民营企业发展几乎没什么起色,虽然零售业有点发展,但零售业很难大规模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劳动局对市内的民营企业,一直都只抱有一个期待,那就是尽量别裁员。

只要别裁员,就已经烧高香了。

招新人、搞培训,那就更不可能了。

而且,营州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这种事情在整个营州,可以说牵一发动全身。

大量下岗职工没有机会再就业,社会治安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且还造就了大量的小摊小贩,这给城管部门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管吧,法不责众,而且下岗职工日子不好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你今天抄了学校门口卖小吃的摊子,明天这家人可能就断了口粮。

营州民风尚算淳朴,城管不到不得已,也不愿意做这种事情;

可是不管,问题也很大,影响市容是一方面,到处阻碍交通也是麻烦事。

现阶段,全市哪个中小学门口,不是让摊贩堵的水泄不通?

城管硬着头皮去疏通,到那就难的直嘬牙花子。

为什么呢?因为摊贩的摊名,都带着强大的道德压制。

比如:下岗女工菜煎饼、下岗再就业炸串、下岗职工馍夹肉。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摊子上挂了今年春晚黄宏的小品台词:“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入眼的全是这样的摊子,让城管怎么管?拿啥管?

城管这边如果今天管得严一点,明天劳动局就得有一大堆下岗职工找上门来。

让我们下岗、又解决不了再就业,我们摆个摊自谋生路、不给政府添负担总可以吧?

结果城管还来抄摊子,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于是劳动局就只能去跟城管协调,下岗职工也不容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这样的事情越多,劳动局就越是头痛。

所以,在这种大前提下,哪怕有民营企业能出来给解决十几二十个就业岗位,也是劳动局眼里的及时雨了。

苍蝇大腿也是肉,聊胜于无嘛!

所以,马局长才对冠诚制衣的培训班无比重视。

因为它一年能解决几百号人的就业,这对马局长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