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哲学脉络

三国之龙图天下 哲学脉络

作者:拾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1:37 来源:258中文

西方和东方的哲学从根本上就有很大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一次大一统,而西方并没有,所以西方的哲学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大一统的时候,秦始皇统一六国,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他采用了郡县制来管理。 然而,虽然已经统一了,但是大家心里面却都不服气秦始皇,那怎么才能让他们臣服呢?法家提出了观点,那就是使用严酷的刑法管理子民,对社会拥有高度的控制力,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持续十几年,那子民自然就心生臣服。 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还没有等到这个方法被完全使用的时候,秦始皇就驾崩了,于是立刻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弹。 等到第二次大一统的时候,刘邦他面对的问题把嬴政更多。 因为他在没成为皇帝之前,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地痞无赖,所以对他并不信服…所以,刘邦不但要让自己的子民拥护和臣服自己,还需要改观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让他们真正心服口服的认为自己是皇帝。 这时候儒家就站了出来,叔孙通提议刘邦要用繁琐的礼法限制大家,让他们在行礼的时候,明白长幼尊卑,这样时间长了,就能够固化姓刘的是君主,而其他是臣子这样的概念。 比如你碰到一个人下跪,碰到一次就跪一次,那么时间长了,再看到那个饶时候,你的心态不由自主就会变得卑微。 然而这个方法虽然管用,但是却让那些开国功臣的人心都散了,最后不是被刘邦拿了封地,就是砍了,或者抄家灭族。 等到文帝的时候,文帝也因为这件事而苦恼,这时候道家(黄老派)和法家站出来了,法家还是当初秦始皇的那一套,而道家的理念就是给大家好处,只要大家拿到好处了,就会从心底认同这种模式。 当初汉文帝刚上位,诸侯王强势,是臣强君弱,于是就采用晾家的法,管理下,无为而治,这样经济很快的就得到了发展。 这里补充一下,高祖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发展了儒家的理论,那就是陆贾。 他的思路和叔孙通的不一样,他表面上是声张要仁义,但仁义的核心却又被解释成了无为,也就是这是儒家的架构和道家的核心。 他的学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建立了宇宙论,意思君主是按照宇宙的规律在管理子民,所以都要听话,否则就是对抗地的规律,第二部分就是强调“仁义”,用施恩来笼络人心,这帮百姓自然归顺,最后就是无为,君主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任其发展,让民间自己繁荣,之后享受成果就可以。 他的理论奠定了汉朝初期的政治方向,而且还借助了阴阳家的部分理论,给后面董仲舒提出来的“人感应”论提供了基础。 陆贾之后,又有一个儒家子弟上来了,他的理论是基于陆贾的理论之上,更近了一步,顺带的还提倡用五行论,把皇帝塑造成正统…只不过他唯一不用的是,陆贾的理论核心是无为,而他的理论核心却是礼法… 而当时的汉文帝并不愿意折腾,也没有能力折腾,所以他的这套方法就被放弃了,这货回家之后自己折腾折腾就死了。 作者:林欣浩 研究历史要遵守“两重证据法”,除了古人留下的文字记录,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文物古迹,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 1、社会的根本是什么。 生产关系有两层,一层是谁制造财富,一层是谁拥有财富。如果制造财富的人不是拥有财富的人,那么制造财富的是就是被剥削阶级,拥有财富的就是剥削阶级。 而制造财富的是什么,这个社会的性质就是什么,比如商周时期,制造财富的人是奴隶,那么当时就是奴隶社会。现代制造财富的是资本,那么现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社会的根本是生产关系。 补充:资本,就是用来生产的生产基本要素,比如资金,设备,厂房,材料。 2、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 统治者占领的土地越大,那么拥有的官僚系统也就越发庞大,而建立官僚系统需要强大的经济,这是一条铁律。 建立官僚体系之所以需要强大的经济,是因为要靠经济来支撑起—— 高效安全的通讯系统。 公正全面的考核系统。 制定极为复杂的制度。 安排多方势力互相监督制约。 通达保密的举荐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官员不至于滥用职权,保证选拔的官员真正有才能,保证皇帝的指令能够迅速的传递给官员。 而商周时期之所以采用分封制,就在于它占领着大量的土地,但经济不发达,无法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官僚系统来帮助它管理这个国家,所以只能依靠将土地分封出去,让别人管理之后自己再成为名义上的共主。 虽然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是这个解决办法也有很大的弊端,分封制的弊 端就在于,它无法使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分封出去的土地,明面上属于自己,但不能掌控这块土地的经济、军事、以及任命官员的权利。 补充:就算名义上皇帝掌控着所有的兵权,可是由于诸侯王的士兵都是诸侯自己供养起来的私兵,所以皇帝无法调遣。 所以,秦朝时期废除了分封制,在有经济的基础上,采用了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起了庞大的官僚体系。 思考:官员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书,所以必须是读书人,而农民阶级的人很少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不去当劳动力干活,而是选择脱产去当一个读书人,这使大部分农民家庭都供养不起,这种情况只有在印刷术发达之后才有所改变。 3、社会形态由什么来决定? 社会形态由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来决定的。比如中原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种田,所以就定居一个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导致了中原文明生产力高、单位土地生产粮食多。而且因为生产力高,所以精神文明也发达,对礼仪、政治、宗教、文艺下的功夫也多。 中原文明很长时间的死对头,游牧文明的生产方式是畜牧,所以就居无定所,这就导致它们机动性高,骑兵战斗力强,并且因为居无定所,所以总是抢劫。 另外,中原文明因为定居种田,所以拥有大量的粮食,就算遇到了灾年,也活得下去,可游牧文明不行,他们一旦遇到灾年,所依赖的牲畜会大批冻饿死,只能抢劫富有的中原文明过活。 思考:正因为人们定居,在一个地方生活,才诞生了文明。 4、战争的本质。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将的英勇,谋士的智慧,主帅的能力,因为这些只能决定局部的胜利。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国力。之前提到的这些,是两个国家的国力差距不大的时候,决定成败的因素。 诸葛亮跟谁打仗都赢,蜀汉不也是被灭了?因为蜀汉人口少,耕地少,财富少,根本无法和曹魏相比,所以才被灭,这就是比曹魏国力低的后果。 所以战争的本质是比拼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