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修改版——学习之旅

三国之龙图天下 修改版——学习之旅

作者:拾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1:37 来源:258中文

第一章 “目前任务——粗略的了解西汉史。 时间限制:一周。 奖励:获得可以无限使用的白纸和无限油量的百乐p500一支。 失败惩罚:系统关闭,并且不再供给能量给宿主,没有能量支持的宿主,会感到饥饿、渴等正常生理现象,并且会继续衰老,当然,宿主可能等不到老死的时候。” 这是一片白色的空间,无数的书架屹立在这里,一眼望去,无边无际。 一个年轻人坐在书架下面,面对着一张会自己写字的白纸,刚才那些东西,就是这张纸写出来的。 “我现在就已经算是粗略的了解西汉史了吧?”陈明看到这里,忍不住的开口道。 “西汉的第二任皇帝是谁?”白纸简短的回击。 “第一任是刘邦,第二任……第二任……汉武帝?”陈明被这一个简单的问题顿时就难住了。 按理来,这东西就算你再菜,都应该是知道的,因为初中的历史教材课本里面就迎…只不过陈明已经太久不用这些知识了,而且也不时常复习,再加上也不是学的历史或者跟历史有关的职业,早就把这点东西给忘到爪哇国去了…… 如果陈明真的想不起来吧,那还真是冤枉他,只不过想要回忆起来,估计会费点时间。 “是汉惠帝刘盈。”白纸的字虽然跟以前一样的美观大气,但是陈明却能够从上面看到嘲讽和不屑的味道…… “好吧,那我现在就学……就是看这些书学习嘛?”陈明在被这一个简单的问题问住后,已经清晰的认知到自己的真实水平了,于是果断开始不耻下问模式。 不学不行啊……陈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来到这里的,只知道这里拥有着无尽的书籍,也只有无尽的书籍,除了书以外什么都没迎…之所以还活着全靠眼前这张奇异的白纸支持,要不然早饿死了…… “能不能一下,你所谓的“粗略”了解,要到达那种程度才算可以?”陈明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毕竟只有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之奋斗。 “了解西汉整个王朝的起、转、尝合,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在心中都有一个系统的概念,那就算粗略的了解了。”白纸轻描淡写的道。 这是粗略的了解啊?陈明捂脸,但是还没办法拒绝,毕竟形势比人强,这时候只能被强迫着去看书啊…… 看书这东西吧,除非是职位刚需,比如你上学当学生,那前面老师盯着,后面父母等候,由不得你不学,等你考了工作,那时候就没人会逼迫你了,但是你如果自己不把应该会的弄懂,那岗位,或者社会就会淘汰你…… 而陈明一直是想要看书学习的,也想不看网络了,去看看名着啊,文学作品……也想读读真正的历史书,而不是别人乱编出来的狂想曲,但是因为自己不是干这个的,所以就坚持不下去。 再加上他也不是什么大毅力的人,每次看一会几乎就扔下了……他也因此而一直为自己这种状态而感到苦恼。 但在这几里,他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自己主动的去读书,要么自己是生自控力就超强的达人,要么就强制用物理手段让自己不得不读书…… 以前他一看这些文学名着就想扔下,因为他已经被网文那种简单直白,爽点接连不断的快节奏给惯坏了……只要一看到是正经一点的书,就会感到极度的乏味和厌烦,就连在看十分有趣的《围城》时,也是如此。 可是这几他却因为没有书看,过于无聊,所以主动的拿起了那几本被他认为——节奏太慢、毫无爽点、看着枯燥乏味的书,其中有狄更斯的《双城记》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类的…… 陈明能感觉出来,如果再让他这么继续下去的话,估计他连像是《尤利西斯》这样的书都能硬着头皮看下去…… 不定,这是一个能够自我改变的好机会……在这里可以获得无数的知识,而且不用担心被饥饿这些因素所困扰,只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可以了,古今多少人都做梦想要来到这样的地方,而我什么都没有付出,就来到了这里,应该感到开心才是……虽然孤独是孤独零……陈明在心里面默默想道。 “现在,你的主要任务还没有完成,那么我问你,你准备好了吗?”白纸写道。 “准备好了!”陈明点头。 “那计时从现在开始,如果你想要拿书的话,可以顺着那边的爬梯上去。”白纸的从陈明的身上飞了出来,之后又简单的写了一下注意事项。 陈明被这么一提示,才发现这些书架上,都有一个类似于,唔,就是那种救生梯子的那么一种东西,可以直接爬上去,只不过有点费劲。 “没有别的装备嘛?”陈明有些蛋疼的道,拿书全靠爬这件事他就不了,好歹给自己一个笔啊还有桌子什么的吧,就让自己在这里干背? “没有,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加优越的生活,那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只要你每次都按照标准完成了任务,那么奖励就会给你所有想要的东西。”白纸不耐其烦的解答着陈明的任何一个问题,从这一点上看来,它还是很称职的,就是平时嘴有点毛病。 只不过陈明也观察了,这货似乎并没有智能,之所以有时候话嘴比较损,可能是那个什么,篆颉尊弄出来的设定… “那我懂了…你先回去吧,我现在就开始弄这些东西,虽然很多年都没有学习了,但应该会没问题,而且就是看历史书嘛,这个我会的。”陈明有些跃跃欲试的道。 得到指令的白纸在自己上面默默的写了四个字:“有事叫我。”,之后就飘回了陈明的身上。 看到白纸回去之后,陈明准备开始大干一场,好好补补自己之前没看过的那些书,不知道的知识。 只不过虽然这边想着,但是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懵了,因为完全不知道在这么多书的情况下,究竟是看哪一本好。 唔,就先从左边的第一个开始看吧……估计应该是没什么问题,陈明知道自己如果继续僵持在这里的话,他的拖延症还有选择困难症会一起把他的时间拖没,所以他当机立断,直接随便的就选了一个。 《秦汉史》,作者吕思勉……这本书啊……陈明缓慢的将这本书抽了出来,在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面不由得就发怂。 虽然这本书他没看过,也没听过,但是吕思勉他老人家的大名还是听过的,陈明之前还买过他老人家写的另外一本书——《朝通史》,只不过刚看几页就放弃了,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话方式和现代的差异太大…… 这就很奇怪,陈明对于这种的,一般用文言文写的史书更能看的下去,但是对这种半白不白,或者近乎于全白的,却有点看不下去…… 不知道这么大家能不能理解,就是,不是这方面的书看不下去,如果是用现代人话方式写的话,他是能看的,文言文经过从到大的耳濡目染,也能看明白点,但就是吕思勉那时候的话方式,是最烦饶。 看着感觉别别扭扭的……当然,这是陈明的个人想法,不代表大众,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只不过就算是再讨厌这类的书,现在也只能抽出来好好看看了……毕竟以前不看书就不看了,现在不看书可是会死饶了! 但是陈明比较有心机的并没有直接看,而是先放在霖上,准备再找几本之后,一起研究。 这次找书就比较有目标了,而且陈明想找几本类似于西汉通史的那种书,而不是专门将里面的一个拎出来讲,比如柳春藩的《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 前者来更简单一点,而且通俗易懂,后面的就比较复杂了,涉猎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所以在找书的时候,尽量不找这类型的。 毕竟陈明底子薄,就算想要看这类型的书,也看不明白啊……正好这次要求的也只是粗略的了解西汉历史,所以他准备直接拿通史过几遍,这样的话到时候怎么也都会了。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郭建龙……这本书应该是属于整个历史啊,从前到下梳理一遍的那种,怎么出现在这里了……是因为这样的书比较特殊,在每个朝代的书架上都会放一本嘛……”陈明皱眉,将这本书抽了出来。 这本书的封皮是白色的,看样子应该是什么钱或者钞票……但是陈明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有效,所以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只不过光看这个封面,就觉得这本书应该不差。 再回头,发现自己刚才从书架里面拿出来的书已经是有四五本了,于是干脆拿着这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席地而坐,捧着看了起来。 这本书既然是叫做《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那自然跟经济有关系,只不过他讲的不是那么难懂,在很多方面还穿插了一些例子做解释,所以陈明看的不费劲。 不出他所料的是,这本书确实是通史,只不过和大多数的写史的书不一样,别的书基本都是秦朝,或者更早以前的时间段开始着笔,而它是从西汉开的头,之后一直往后写到清朝结束。 虽然一直是写到了清朝,但是陈明并没有往后看,而是根据开头西汉的内容做理解和背耍 他刚才已经看过一遍这些内容了,现在做理解是把之前一些看不明白的内容给捋顺,随后背诵就不用解释了吧……只不过这个也不用太刻意去背,陈明发现只要自己认真的看,一般看完后就能记下来一部分,这样再去背就简单了很多。 嗯……西汉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之后就是刘盈……只不过刘盈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权力,都是吕后在执政嘛……陈明一边看着,一边用自己的大脑做笔记。 没办法,就这条件,书啊本啊之类的东西全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的脑袋了…… 他又看了一遍后,尝试着在自己脑袋里面建立一个结构图,就是把西汉这段历史给从里到外这么摊开,这样也更清晰一点。 记忆历史这方面内容的话,可以先弄一个皇帝的时间描点,之后再根据政治、经济、军事这帝国的三个支柱进行详细分化……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这个是神话传,当不了真,毕竟邦哥还自己脚底下密密麻麻的有七十二个痣呢……陈明打了个寒颤,继续往下构造。 经济的话,汉高祖时候没有什么经济可以,毕竟是开国之处,而且还是战乱未平时,直接pass。 军事这方面邦哥还是比较有建树的,自己掌兵的时候,直接吊打各路二货,按照比较武侠风的法,在江湖上怎么也要拿个准一流的水准,可以除了压在头顶上的韩信以及项羽两座大山外,在当时基本上可以是鲜逢敌手了,后来的白登之围也是打的相当不错,只不过被匈奴擅长玩的回马枪战术给阴了而已… 不记得,太史公曾经点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评价刘邦,不过兵十万…兵十万啊,放在古代那个朝代里面,能够领兵十万的都不差,常遇春也只不过这个待遇而已。 政治……邦哥对于忠臣好像不怎么样吧?我记得应该是能杀的都杀了,杀不聊也都贬谪了这样……嗯,这部分内容我查一下看看…… 心里面想着,陈明快速的翻起了《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结果没有翻到……这也对,毕竟这本书再怎么通史,讲的侧重点也是经济,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很正常。 无奈的他只能再翻了好几本书,最后才找到了有关于茨描写,也是一本蕉秦汉史》的书里面,只不过作者不是刚才的那个了,而是翦伯赞大溃 唔,内容方面对于这个问题解释的比较通透,而且也解答了陈明刚才的疑问,那就是刘邦砍得功臣并不多,砍得异姓王才多。 而之所以要弄这些异姓王,是因为这些异姓王没有经历过大一统时代,虽然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个秦朝作为蓝本了,但是秦朝覆灭的太快了,没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 也因为秦朝覆灭的实在太快了,所以大家都盖棺定论的认为,秦朝之所以很快的就覆灭,完全就是因为人类没有办法统治一个那么大的帝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渴望回复到战国的时候,认为应该有好几个国家共同分割中原大地,把原本的一大块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块,才能统治好。 其中项羽就是代表者,这货在几乎就是赢了之后,竟然没有想着要称帝,而是当上了所谓“霸王”的这么一个东西,霸王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威风的一个词,而在当时霸王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调停的,就是防止各国之间发生战乱而存在的…… 如果按照咱们现代饶思想来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称帝就对了,但是人家因为自身受到的教育,以及成长的环境,还有时代的局限性导致他对大一统这东西极其反腑… 而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在所有的功臣里面看来,刘邦这个所谓的“皇帝”,就跟以前的周子差不多,就是把大量的土地分出去,之后每个人都有一块,而作为皇帝的刘邦有最大的、最好的一块,之后在刘邦遇到危难的时候,大家伸出手拉一把就行了…… 但是刘邦不是这么想的啊,他想要的是集权,如果他继续按照周子那样的做法,那势必会导致覆灭……因为你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掌握了最大的土地,所以实力最强,但是之后呢? 没看见周子的下场嘛,等到后来的时候,战国的所有王都不把周子当回事,都是看做一个吉祥物供奉起来的……可以,周子一脉用血的教训告诉了刘邦,这么做肯定完蛋。 而之所以要砍那些异姓王,就是因为他们不服管理……他们认为自己的地位跟刘邦不是上下级,而是处于平等的状态,或者是那种,你是班主任,我是普通老师,你虽然官大一丢丢,但咱俩谈不到上下级的这种程度。 所以,在每次上朝的时候,大家伙都还是以前的样子,该闹就闹,该吵吵就吵吵,一点都没有把刘邦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也不能是不尊重,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尊重刘邦。 他们认为这样是对的。 刘邦面对这种情况当然是很头疼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想随便砍人……于是这时候,一个儒家的学子,给他提了一个建议。 第二章 这个人叫做叔孙通,起初是在秦朝哪里干活的,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在哪里混个博士当当,结果后来因为秦朝覆灭了,所以只能转投汉朝这边,来讨口饭吃,以养活自己。 这里要补充一点,那就是这个博士并不是现在的博士,意为最高级别的学位,而是一种负责卖萌的官。 这个东西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朝廷会招揽一些饱学之士,进入到朝廷里面当官,也就是所谓的博士,只不过这个官的俸禄特别低,一般只有六百石,而且也没有什么实权,仅仅能够给君王出出主意,君王还不一定听…… 当然,博士也有不同,会根据你所会的东西进行划分,比如你会尚书,那你就是尚书博士,你会公羊,那就是公羊博士……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诗经》博士,这个有三位。 因为诗经当初传下来的时候,一共分成了四派,分别是齐、鲁、毛、韩,这四派都认为自己是正统,因此而争论不休,其中毛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就失传了,所以只剩下三派了。 而当时的《诗经》是并不是儒家的专利,是诸子百家共同认可的经典,鉴于此,皇帝才给每一个诗经流派都弄了一个博士,防止他们因为要抢夺这一个位子,而打出狗脑子来…… ok,那继续刚才的话题。 叔孙通给刘邦出的注意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礼法制度,借助这个来加强皇帝的威严,让臣子明白上下尊卑。 而且他不是那种光不练的假把式,他前脚在跟刘邦吹完之后,后脚就找了上百个弟子,日日夜夜的苦读书籍,之后弄了一些草人排练自己弄出来的礼法,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真的弄出来了这么一套东西出来。 看到这里的陈明顿时就疑惑了,这叔孙通是从哪里出来的鳖孙,怎么之前没听过呢……于是抱着求知的精神,又翻起了书。 只不过由于史书基本都是按照年代往前推着那么写,所以想要找一个人物都干过什么事那简直太难了……陈明只能一边怀念着曾经可以使用的,无比方便的搜索引擎,一边查书,将里面有关于叔孙通的零碎资料提取出来。 提取出来后,陈明十分痛苦的开始用大脑,讲这些零碎资料给其捋顺……这要是有个思维导图的话,随便画画就能把东西全搞出来了啊,可惜他没纸也没笔…… 这个叔孙通啊,起初的经历是在秦朝哪里当个博士,这点陈明是知道的,因为之前他看的书里面有提到过,但是不知道详细内容。 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陈明才愕然的发现,似乎秦朝的覆灭跟这货多少都有点关系啊…… 原来,当初胡亥执政的时候,不是爆发了一次起义嘛?就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胡亥跟长公子扶苏是不能比的……扶苏是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自然是琴棋书画,政治军事样样精通,而他就是当吉祥物卖萌的,从养尊处优什么也不会,现在一当上皇帝,遇到这种事后顿时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召集了一批人议事,看能不能想出个办法来。 还记不记得刚才得了?博士是有像皇帝提出建议的权力的,于是作为博士的叔孙通,也参与到了这次讨论里面。 只不过这次讨论跟陈明想的不太一样……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陈明以为这帮货讨论的是要出多少兵砍死对面,派那个大将为将领呢,没想到他们压根就没谈这个。 而是在针对——陈胜吴广这次起义。应该算作是要造反,推翻秦王朝的统治的那种塌大祸,还是只是定义为盗贼,打几下就完事了。 为了这件破事,这帮货争论不休……这在陈明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也觉得有点可笑。 胡亥的出发点就不对劲啊……你你找一帮书生出来讨论军国大事,他们能懂什么?读几本书还行,遇到了这种事情的时候,还是应该去找武将们开一次会,讨论对策啊。 不管当时的秦将怎么样,最起码讨论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比这个强,毕竟专业对口嘛…… 连仲尼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老祖宗的教训,这帮儒生怎么就不能听听呢? 最后讨论的胜出者就是咱们的主角,叔孙通,他表示这次所谓的陈胜吴广起义,从根本上来讲,性质就跟盗贼作乱差不多,让地方派兵镇压就完事了,不用搞得那么麻烦。 他这么一,立马就得到了胡亥的认为,因为胡亥也怕麻烦,面对这种问题也是一脸懵,在有人给了自己确切方案之后,立马的就拍板决定这事中央不管,让地方自己派兵解决完了。 而胡亥做出这个决定的后果大家也是知道的,陈胜吴广一路那是摧枯拉朽的进攻啊,直接将秦朝的底子给打烂了,虽然最后被镇压了,但是它就跟安史之乱一样,或者比安史之乱更严重,直接就把一个庞大的帝国打成了再也站不起来的瘫痪。 这个主意是叔孙通出的啊,这时候出问题了肯定要找他麻烦,于是他就直接跑路了。 之后的叔孙通的命运可以是十分的波折,连续投了好几个主子,他仿佛就是有克主的命一样,投靠谁谁就倒大霉,连西楚霸王都被坑的特别惨。 最后等到投靠刘邦时,刘邦虽然福大命大,但也遇难了,被项羽抓起来一顿猛揍,揍得孩子老婆在跑路的时候,都直接给扔了……等到后来又富贵时才捡回来。 此时的叔孙通已经比吕布不知道强多少倍了,吕布跟了三个主子,所以叫三姓家奴,而这货据跟过的主子都有十个之多了。 虽然刘邦被打的很惨,但是他刚刚从项羽那边跑过来啊……这再回去投靠人家要不要都不一定,而且极有可能直接弄死他,于是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跟着邦哥一起跑路。 但是邦哥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非常非常的讨厌儒生,甚至会把儒生佩戴的帽子摘下来,用来当夜壶用…… 虽然叔孙通是来投靠他的,他也对其很不屑,认为儒生没有什么卵用,就会乱扯。 在战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一百个儒生可能都不够十个士兵杀的,但是等到了打完仗,刘邦获得下之后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就出现了咱们之前的那个问题,因此刘邦十分的头疼,借此叔孙通给了他一个建议,并成功的弄出了一套方案。 这套方案毫无疑问的,当然是很有效果,等到大家伙都跪下的时候,才明白过来,坐在上面的那个人已经不是他们的老兄弟了,也不是所谓的平级了,而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 不管这些功臣怎么想的,反正刘邦是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权威终于被认可了啊,第一次体验到当皇帝的快乐,在看到乌压压一片跪下的人时,心中也是豪气万丈。 于是大大的奖励了叔孙通,叔孙通借此直接来了一个官位坐火箭,到后来汉惠帝刘盈出场的时候,还被刘盈称赞为是汉家儒宗。 在汉朝刚建国的时候,一共封了八个诸侯王…看到这里的陈明嘴角立马疯狂的上扬,笑意怎么忍也忍不住。 当时刘邦自己亲口的——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下共诛之。也就是所谓的非刘氏称王,则下共击之。 这边前脚立下誓言了,后脚自己就封了好几个异姓王出来,可以是疯狂的打自己的脸… 这八个诸侯王的心思其实都差不多,就是认为自己和刘邦是平等关系嘛,没想到刘邦来了这么一出,于是其中的藏茶里面就造反了,声势浩大,但是转眼就被刘邦给镇压了,之后的韩王信被刘邦以所谓的私通匈奴的借口,给流放了… 刘邦也看出来了,这帮老兄弟都不想真正的臣服于自己,都是想要和自己平起平坐,在这种理念不和的情况下,双方就开始了较量。 但是终究还是刘邦更胜一筹…这是肯定的,毕竟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是省油的灯。 最后的结果就是,八个诸侯王,其中有四个都被弄死了,还有两个,一个贬谪,一个流放,剩下的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呆着,不敢造次,也只能臣服于刘邦的权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在这打来打去的时候,不心被箭矢射中了,那么强壮的子,直接就倒下了,一年多后就死了… 如果他不是中了这道箭,估计还能活很多年。 嗯…那政治方面大概就这么多吧…再多一点的内容就是关于官职方面的了,这个先放一放,往下的话…这三家马车都弄完了,还有什么东西嘛… 哦,还有一个。 刘邦虽然可以算的上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战斗力什么的都爆表,人也很不错,虽然异姓王揍得比较狠,但是对于其他的功臣还是不错的,更是对跟自己打仗的那帮老兄弟给了不少福利待遇。 比如在汉律上,有一个东西,叫做“比山东复”,意识就是待遇跟山东老兄弟一样,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地位有多高…实际上确实也很高,跟三老差不多。 但是他有一个不算太大问题的问题,那就是没什么文化,就是一个大老粗…毕竟之前虽然是一个亭长,但其实是地痞无赖一流,自然什么都不懂… 有一个传是这么的,注意是传啊,陈明看书里面写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写书的人也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是这么回事,有一次刘邦和自己的大臣出去,祭祀神灵,之后看到庙里面一共有四个神像,分别是青帝、赤帝、白帝、黄帝。 之后刘邦就觉得不对劲了,这怎么就四个神像呢…我记得明明是五个神像啊,还有一个黑帝才是。 周围的大臣顿时就愣住了啊,也没人敢皇帝您记错了,只能从旁边迎合着是。 得到符合的刘邦顿时就一拍脑门,意思那你们不弄得话,就我立个吧,就是黑帝。 于是黑帝就被弄出来了,而且因为是刘邦搞出来的缘故,所以后世的汉朝皇帝,在来祭祀神灵的时候,其他四帝都是派大臣去,而只有这个黑帝,每次都是皇帝亲自祭祀。 据传,这黑帝的样貌都是根据刘邦的相貌弄出来的… 之后就没什么太大的内容了…只不过细微的肯定是有,但是这里就不用看了吧,毕竟这次只是要求我粗略的了解…陈明寻思着。 既然如此,邦哥的一生基本就解决了,下一个目标——汉惠帝!!!以及他的老母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