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不服就上:将军请自重 > 一六六 李孝节:苍天啊,我只想当个米虫而已

“我阿耶?”李孝节迟疑道:“他督促京师防务,不在家啊。”

“那你这是做什么?准备跑路吗?”吴关环视李孝节因为收拾金银细软,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府邸,“你有什么消息?”

“哪儿能啊,瞧你说的……”见吴关压根不信,李孝节略一犹豫,道:“好吧,我只告诉你一人,你莫张扬。”

“好。”吴关麻利地答应。

李孝节仍不放心,又嘱咐道:“你若出去乱说,我家可要遭殃了。”

“上次你也说要遭殃,结果如何?”吴关反问。

“我说不过你,”李孝节举手做投降状,“只告诉你……快回家收拾东西,往南逃吧,过了今日,想出城怕就难了。若被突厥围在长安,那可是倒了大霉。”

“情况竟如此严重?”吴关道。

他的意思是:我看城中民心愤慨,正是哀兵必胜的好时候,你们这些纨绔子弟也忒惜命了吧……还是说,你真有什么内部消息?

“你莫看那些泥腿子……”

李孝节不服的反驳刚开了个头,就见一名身披全副铠甲的武将快步进了屋。

他显然有急事,本已张了口,见有生人在,又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只透过遮面的铠甲向李孝节使着颜色。

“有军报。”武将拱手道。

“这位不是外人,你说吧。”李孝节抹不开脸赶吴关走,好面子是纨绔子弟的通病,倒正好方便了吴关。

那武将迟疑了一下,最终走到李孝节身旁,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李孝节点头表示听清楚了,武将又一拱手,快步离开。

“那些鸟人,动作可够快的!”李孝节骂了一句,道:“京城有商贾开始逃难,为稳固人心,圣上下旨对出城者严加盘查,看那意思是……不再放人出城了。

阿耶命我随军,如此他便可随时送我出城,不如……你随我一起去军中,也好有个照应。”

吴关能看出来,这邀约是出于面子,而非担心他的安危。

即便如此,他依然十分感激。

“那就多谢了。”吴关道。

李孝节张张嘴,想说“兄弟我就客气一下,你咋还当真了?”

吴关又问道:“此番能见到令尊吗?”

“我阿耶从前就说想见你,这回如愿了。”

说着话,李孝节踱到门边,唤来一名仆役,交代几句,让其准备铠甲。

李孝节又转过身问吴关道:“你有铠甲吗?要不我借你?”

吴关摇头,“不必了,我只需给闫丞留个口信,可否让他去军营找我?”

“那你还是写封书信吧,加了我的印,他才能进营。”

他的话有理,吴关便借了纸笔,开始写信。

有人帮李孝节穿戴铠甲,他只需站在原地。但他闲不住,往吴关身边挪了几步,连带着给他穿戴铠甲的仆役也挪了过来。

李孝节探头想看信内容。

“啧啧,你字也忒丑了。”

吴关万万没想到,能写一手蝇头小楷的文官同僚没嘲笑过他,倒是一个纨绔子弟点破了他的短板。

“我还以为京城再找不出写字比我差的人了……”

李孝节伸手,似要执起吴关的手,展开互诉衷肠的戏码,表一表曾因为字丑而被教书先生罚的经历。

无奈铠甲限制了他的行动,手没拉上,他只好酸溜溜道:“听说褚令史大力保举你,他一定没见过你写字吧?”

还真没见过。

褚遂良乃是书法大家,不仅写得好,还懂得墨宝鉴定,李世民得了好的书法作品,总要请他辨识真伪,品评优劣。

吴关哪儿敢在他面前露拙,他怕崔遂良长针眼。

“都什么时候了,咱就别在意这些细节了。”吴关道:“快些穿好铠甲出发吧。”

见李孝节欲言又止,吴关又道:“你是担心我前段时间抓段志玄,得罪了不少武将,此刻去军营要吃亏?”

“我确为此担忧,此番督防段志玄正是我阿耶的副将……哎,要我说,你就在我身边待着,我露上几面,咱们就赶紧离营,去南边躲着。”

“好主意。”吴关道。

他当然不能照李孝节的安排来,但此刻没必要节外生枝。

李孝节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你可别胡来,军营不比别处,犯了军法要吃刑的,谁也保不住你。”

有那么明显?吴关暗想着。

“多谢清河王提点。”

李孝节摆摆手,“你我不必客气,信写好了吗?盖上印,我派家仆帮你送往大理寺?”

“不必麻烦。”吴关招来候在门口的致远,将书信交给他,又命他回到大理寺等候闫寸。

至远担忧道:“突厥人真要打进城了吗?”

“摸不清虚实,我才要去军营,”吴关嘱咐道:“你听到的一切不利消息,均不可声张,眼下军民抗击突厥的情绪高涨,这是好事,或许有人特意如此鼓吹,咱们切不可做动摇军心之事。”

“那你莫丢下我不管。”至远可怜巴巴道。

“不会。”吴关保证。

至远深深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长安城北,渭水河畔。

李神通率领五千精锐在此集结。

李世民登基后,为防止与太子、齐王有所勾结的地方势力图谋不轨,对洛阳等地加派了驻军,又往几处重要关隘增派兵马,以至于京城空虚。

此番突厥能如此顺利地打进来,也因为李世民抽调了部分北境兵马回防。

这便是弑兄夺权的代价,家里虽还算太平,却终究没防住北方的狼。

正因此,历朝历代新皇登基都是提心吊胆,明面上能看到的鲜血已够触目惊心,不为人所知的杀戮究竟还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李神通手下虽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可要面对的毕竟是数十万突厥铁骑,压力可想而知。

吴关发现,各处地方兵马虽遵从调遣,正向京师集结,有些已到了京师境内,却并未赶来与李神通的兵马汇合。

这五千兵马驻扎在已有萧索之气的渭水南岸,孤零零的。

李神通是个严父,无论李孝节在外人面前多么放浪形骸,到了他面前,立即成了一只小猫,大气都不敢喘。

李孝节带着吴关向中军帅帐走去,期间偶尔介绍两句兵种配制,吴关虚心学习,亦向他打听前线的情况。

可惜李孝节是个不管事的,一问三不知。

到了帅帐前,他却不敢进去。

吴关便拿胳膊肘戳了戳他的后背,被他的铠甲硌得微痛。

“令尊就在里面吧?”吴关问道。

“你等等,别推我。”李孝节抓住吴关不老实的胳膊,低声问帐前的守兵道:“里头干嘛呢?”

谁知守兵也是个实诚的,他直接撩开了毡帘,大声道::“主帅有令,请少帅直接进帐听令。”

李孝节一缩脖子,只能硬着头破往里走。

吴关一看,现在绝不是脸皮薄的时候,立马跟上。

只见帅帐内有四五名身穿不同铠甲的唐军将领,李孝节向居中的一位行过军礼,又保持行礼的姿势将上半身倾斜了小半圈,这就算对众人打了招呼。

他做这些时,吴关看到了一个人:段志玄。

果然冤家路窄。

段志玄也看到了吴关,没想到这个躲灾的小子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还敢出现在他眼前。

段志玄没什么表情,或者说,他克制住了一些情绪。

李孝节简单介绍了吴关,吴关不想被李神通误会成搭顺风车跑路的鼠辈,忙拱手解释道:“请恕下官冒昧。下官前几日出京办差,今日回来时偶遇一名伤兵,据那伤兵描述,尉迟将军几乎全军覆没。

可进城后,下官听到的净是尉迟将军取胜的消息,心中惴惴不安,怕唐军中了突厥人的奸计,轻敌冒进……

恰逢守纯要来军营效力,下官便厚着脸皮跟来了。”

这番说辞博得了李神通的好感,他大步走上前,在吴关肩上拍了一把,又检验质量似的捏了捏吴关的胳膊,道:“若文臣都如你这般实干就好了,就是你这身板……如守纯所说,也忒单薄了些。”

守纯是李孝节的表字。

见李神通待人大方,吴关顾不上客气,直接追问道:“下官还欠着尉迟将军的钱,不知他是否……遭遇了什么不测?”

李神通嘿嘿一笑,道:“那不是正好,人死债烂。”

他这话既像开玩笑,又像对尉迟恭存有怨气,希望他死,吴关一时无从分辨,只能继续道:“下官明白军务属机密,不可对我这等芝麻小官透露,只求您救救尉迟将军。”

他在套李神通的话,他太在意尉迟恭的生死了。

按照历史记载,尉迟恭不仅打赢了泾阳之战,且活了七十四岁,一生荣宠不断。

若这样的名将生命轨迹出了偏差,必会产生连锁反应,甚至让历史就此走上另一条岔路。

吴关不知这样的变化是否是穿越引起的,他只知道改变历史十分危险。

为他送行的科研人员曾举过一个例子:

秦国名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可怜吗?当然十分可怜,但若你多事救了那些赵兵,甚至,你帮着赵打败了秦,使得天下格局发生变化。又或者你帮着楚霸王项羽打败了刘邦……

你是爽了,但说不定爽着爽着你就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或许你的某一代祖先在新的历史路径中夭折,你家这支就此断了,又或许原本应该在一起的一男一女两位祖先在新的历史路径中压根没机会碰面……

总之,别动改变历史的歪心思,害人害己。

泾阳之战的异常让吴关察觉,历史或许正在发生改变,他不得不想办法防范或扭转。

李神通哈哈一笑,糊弄道:“一个逃兵的话,不足为信,你莫多想……守纯,你带这位小友去营帐歇歇,勿四处乱跑。”

李孝节如释重负,几乎是拎着吴关的衣领就往外退。

李神通的态度使得吴关心乱如麻,只能随着李孝节出来,这还是他来到唐以后,第一次如此六神无主。

一出营帐,李孝节就抱怨道:“你怎如此不长记性,打探军务可是要吃刑的,若非家父看你年纪小及时打断,你就完蛋了。”

“抱歉。”吴关道。

“还有啊,你何时犯事不好,偏要当着段志玄的面,是怕他揪不住你的把柄?”

“我错了。”吴关又道。

他自知理亏,也不想与李孝节起争执,只能低头道歉。

李孝节见吴关一点脾气都没有,反倒显得自己小肚鸡肠,瞬间泄了气。

“算了算了,”他摆手道:“总算有惊无险,你以后听话些。”

“嗯。”

“话说,你跟尉迟恭究竟什么关系?你怎么会欠他的钱?”

“他前阵子向朝廷了一座银矿,你知道吧?”

“那可是大事儿啊,朝野震动,我阿耶每次提起,都要夸赞他会办事。”

“承蒙李将军谬赞,”吴关道:“是我逼他献出银矿的。”

“啊?!”李孝节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可别吹牛。”

“我跟你吹的牛,哪样没成真?”吴关反问。

与李孝节对答几句,他逐渐压下了烦躁的情绪。既然李神通那条路走不通,就只好继续利用李孝节了。

这位二世祖虽怂了些,但好在心不坏,且他已对吴关的能力有所了解,吴关若出了什么鬼主意,他多少会考虑掂量一番。

吴关的回答果然勾起了李孝节的兴趣。

只见李孝节耸耸肩,调整了一下位置不太舒服的肩甲,“那什么……你是怎么叫他把矿献出来的?”

他语气讪讪的,正因刚才对吴关态度恶劣而后悔。

吴关倒不计较,还拿肩膀撞了他一下,以示友好。

他人态度虽友好,嘴巴却严得很,只闷闷不乐道:“有什么用呢,眼下尉迟将军生死未卜,我们之间的约定怕是没法兑现了。”

“究竟什么约定?李孝节追问道。”

“那是秘密,我们发过誓,不可让旁人知道,不过……”吴关故意犹豫了一下,道:“若你帮我打听出泾阳之战和尉迟将军的情况,想来尉迟将军就不会将你当做‘旁人’了。”

李孝节斜眼看着吴关道:“你当我傻?想让我帮你打听消息就直说。”

吴关:……

吴关:对不起,我不该低估配角的智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