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星云迷途 > 第三十五章刑赏忠厚之至论

星云迷途 第三十五章刑赏忠厚之至论

作者:六芒星崛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17:33:47 来源:258中文

李荆棘忽然停下了脚步,把小侄儿从身上放了下来。

“你说你一个四岁的小毛孩,还在穿开裆裤的年纪,懂得什么情情爱爱的?”

“害不害臊啊你。”

他故作严肃的盯着李瑜:“我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爹,让他好好教育教育你。”

如果侄儿不是拿来戏弄的,那就毫无意义了。

老李家的传统便是叔慈侄孝。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呀!

李瑜呆呆的站在原地半晌,才意识到自己被二叔给耍了。

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委屈,最终嚎啕大哭,只用了几个呼吸的时间。

本就在柴芳那儿受了委屈,如今还被无良二叔这么逗弄调侃,他再也憋不住了,放声大哭。

.....

.....

离阳府,岳山书院。

已过了两天时间,李策之总算是完成了院试的流程。

温习勤勉,加之父亲保佑与聪慧的天赋,让他对这些刁钻考题从善如流,自我感觉甚好。

“今年院试也太难了些吧。”

书院外,徐达,赵瑞祥和李策之聚了头,徐达满脸愁容,总觉得自己又得落榜。

“的确,今年的考题比往届都要难上不少。”

赵瑞祥同样深以为然,但他倒没有过分的忧虑:“虽说考题难度大了些,但我温习的几本经义都上了卷,也算是压中了考题,成绩应当还算不错。”

两人一番交谈,都把目光放在了最早一个出考场的李策之身上。

“怎么样,第一次参加院试,是不是如看天书一般?”

这两个屡战屡败的老油条,似乎很期待李策之和他们一样嘘长叹短,患得患失。

但李策之并没有如此。

“倒也没有,院试考题我已尽力答了,结果如何,便尽人事,听天命吧。”

“策之倒是阔达。”

“也罢,也罢,院试结束了,我请你们同去醉仙楼喝上几杯,算是犒劳犒劳你们。”

徐达走在三人最前方,主动提出要尽地主之谊。

“算了吧,我爹要是知道我在外面吃花酒,怕是会揍死我。”

赵瑞祥缩了缩脖子,颇有些畏惧自家严苛的父亲。

李策之同样拒绝了这一邀请,理由是只想好好歇歇,应付接下来马上来临的县试。

童生试考的院试阶段,考的都是经义,辞赋,诗篇等可以死记硬背的题目,这么做大概是在第一阶段就刷下一批不够聪明,不够勤勉的童生。

而第二个阶段的县试,考的是策论,是治天下,安万民的计策与方式。

县试,才是真正能瞧出童生是否有真凭实学的一个环节。

院试考完三天后,便会继续在号舍里考县试,李策之这些日子都不会回去,准备留宿离阳府,一直等到放榜再回家。

他原想自己找间客栈落脚,谁料赵瑞祥主动邀请他去家中暂住,李策之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很快,几日过后,众多童生再次在岳山书院聚首,院试开考了。

李策之在号舍中,翻开考题。

“行赏忠厚之论。”

这是今年,朝廷出的童生考题。

微微阖目,李策之酝酿的片刻,便逐步来了思路,提笔挥毫,写下策论。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

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他洋洋洒洒写下六百多字策论,一气呵成,笔锋锐利,直抒胸臆。

待到笔停卷终,他吹干墨汁,当场递交了策论试卷,第一个离开考场。

南山村,李家。

陈清浅带着儿媳周萍,还有自家女儿李茹,正在厨房忙活,做一桌大宴。

“今天是策之考完回家的日子,待会他回来,你们不要过问太多,免得给他施加压力。”

陈清浅对一家子人告诫道。

尽管有李朝歌在天上保佑,但考童生的事情,大家依旧心中没底,不敢说肯定能万无一失。

儿子尽了力便是,过问太多对结果无有好处,反倒是庸人自扰。

“我们晓得了。”

周萍点了点头,她也不是愚妇,自然知道个中道理。

当李策之赶回家中,一家五口已将丰盛的菜肴做好,端上了桌,围在桌前,专程等着他。

“相公,先来吃饭吧。”

周萍很自然的迎上去,替李策之脱了外衣。

一家人在桌上,倒是吃的尽兴,谁也没有主动提及童生试考的情况。

唯一稍微有些破坏和谐的一点,便是李瑜了。

自前几天被二叔故意戏弄,他记了仇,饭桌上也不吃他夹的菜,也不和李荆棘说话,就差掩面同席,宣告势不两立了。

“臭小子,心眼真小。”

李荆棘见状,也感到有些无奈。

那天带他回家,仅是稍稍逗弄,却没想到李瑜哭的如此伤心,如此委屈,以至于怎么劝都劝不住。

这也直接导致他回家被娘亲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差点挨家法。

叔侄二人的关系,也因此宣告破裂。

陈清浅等人对叔侄两人的关系恶化倒是不在意,小孩子嘛,脾气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记隔夜仇。

至于李荆棘的性子,也仅是对外人冷漠,相信不会真因李瑜的态度生出什么嫌隙来。

一家人围在院里,吃了这顿丰盛的晚宴。

祠堂里,李朝歌蹲在牌位上,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顺便吃一吃祠堂里供的瓜果点心,算是和家人同乐了。

童生试考花了五天时间,而放榜的日子,则是定在考完的十天之后。

在这十天里,所有学子的试卷和策论,将会集中在县府衙门,由岳山书院诸位有学问的先生批阅,再呈递给县丞大人亲自审批,定成绩。

这一日,陆图南来到衙门的藏卷房。

“诸位批阅的如何?今年,可有亮眼的考生出现?”

“禀县太爷,老朽所批的卷中,倒是发现了一位可造之材。”

统筹批阅的老学究将卷文取出,上面的名录赫然便是写着李策之。

“此人院试答题,无一错漏,可见博学多才。”

“至于县试的策论题,行赏忠厚之至论,虽说尚有些纸上谈兵,但胜在想法甚新奇,格局颇高,可算良策。”

“喔?呈上来给本官看看。”

陆图南听了老学究的汇报,眼前一亮,起了兴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