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黄泉战记 > 第四百二十三章 言辞相对

黄泉战记 第四百二十三章 言辞相对

作者:月半树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6:52 来源:258中文

面对众将的对他声声之讨,范文程面不改色,反而还微微扬起了头,大有傲视众人之意。

朱由校扬起右手做了一个手势,众将立即止声。

堂厅又恢复了平静。他凝色地对范文程说:“朕与你虽未谋过面,却是对你的名字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你不仅谋略过人,胆识也过人,你不怕死吗?”

“怕!”

范文程直截了当的说。

“怕还敢来?”

他躬身回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陛下率雄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大金不过边陲小国,焉能是陛下大军敌手?灭亡不过朝夕之间。臣依附大金能存,若大金亡,臣必身死。臣不过是早死晚死而已,既然是死,不如前来觐见陛下,为大金的生存争得一线生机。”

朱由校平静的脸上顿时怒云满布,愤责道:“知道努尔哈赤不会长久,为何还要助纣为虐?难道你忘了,你是汉人!”

他微微俯身,不紧不慢地回道:“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而搏。臣原不过抚顺落魄秀才,自比雄才万丈,却不得抱负。自正德皇帝以来,大明江河日下,已有百年,主君不思治国,数十年不上朝,神宗在位四十七载,二十五年不上朝,国政荒怠,官员**,人浮于事,有识之士无不认为天下有大乱之象。自古乱世出英雄,天下即将大乱之际,有才学之人谁想坐以待毙?”

他稍歇一会儿,又说道:“努尔哈赤崛起辽东,统一女真各部,其才高毅坚,雄心壮志,有成吉思汗之风,手下兵将多勇悍,其势蒸蒸日上,大金朝气蓬勃,与暮气沉衰的大明相比,取而代之不是没有可能。臣初遇努尔哈赤,犹王猛遇符坚,耶律楚材遇成吉思汗一般,委臣以重任,赐臣以荣华,臣得明主,自当效力。”

说着,他话锋一转,道:“天佑大明,得陛下豋极,重振朝纲,中兴大明,努尔哈赤自知不敌陛下之威,痛改前非,甘愿做膝下之臣,恳请陛下遂愿,御前效力。”

朱由校“哈哈”大笑起来,说:“努尔哈赤的确是一代英主,说实在的,朕对他是又敬又怕,似卧榻之虎,令朕日夜不安,努尔哈赤一日不灭,朕一日不得安宁。所以,明金誓不共日月,你觉的朕会放过女真吗?”

范文程俯首又说道:“陛下灭金,有三害,存金,有三利。请陛下斟酌。”

“噢,说来听听,何为三害?”

朱由校感到很诧异,倒想听听他有何理由。

范文程侃侃而道:“灭金一害,女真人心惶惧,恐遭汉人报复,必然齐聚重反大明,届时辽东又生战乱;灭金二害,辽东之西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素有雄心,陛下灭金后与察哈尔接壤,而辽东与察哈尔无天险可守,正是林丹汗垂涎之地,必兴兵劫掠辽东各处,以资其本,从此大明边陲战事不息;灭金三害,陛下需派重兵守辽,耗饷糜费不说,隐患也颇多,主将易拥兵自重,违逆朝廷法度,在强君当政尚不明显,在弱君当政尤为突出,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挑拨离间女真各部,私通蒙古诸部走私马匹,贩卖物资聚敛钱财,肥己废公,终酿辽东之祸,可以说,辽东能有今日,始于李成梁……”

不等他说完,在列的李如柏已经听不下去,气的脸红脖子粗,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脑门,眼睛比血还红,浑身颤抖,配在腰间的剑也拔出了鞘,怒喝的打断他,“匹夫!住口!我李家为朝廷镇守辽东功不可没,岂容你在此信口雌黄!”

说着,就要举剑砍杀他。

与他并列的祖大寿、阿巴亥、蒋达华等将急忙拦住愤怒至极的他。

范文程没有一点惊惧之色,瞥了他一眼,不紧不慢的“噢”了一声,“你就是李如柏将军吧?幸会!”

“贼子!辱没家父!我杀了你!”

李如柏暴吼道。手中的剑举到了半空之中,眼看就要劈了下来。

祖大寿眼疾手快,跨前一步立在他面前,伸出双手扣住他举刀的手腕,将其擎住,趁势抢夺下他手中的剑,冲着他喝道:“李将军息怒,在圣上面前不可无礼!”

李如柏顿时惊恫,这才反应过来,御前露刃是大禁,大骇的跪向皇帝请罪,“微臣失礼,陛下恕罪!”

朱由校不计较他的行为,毕竟在这种场合下,换了谁都难以忍受对先人及家族的污蔑。

朱由校没有责怪他,宽慰他说:“你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朕心里有数,不要在意他的言辞。你先下去休息吧!不必待在这了。”

李如柏知趣的谢恩退了下去。

他走后,朱由校眯着眼睛对范文程说:“再说说你的三利?”

“一利,效仿朝鲜,受天朝恩泽,威加宇外,彰显大国胸襟,留一金,得万国之心;二利,为大明守土一方,牵制林丹汗扩张,消除蒙古之祸;三利,金对大明俯首称臣,岁岁供奉,金之所产财物,俱是大明所有,任其征调,八旗将士,亦是陛下八旗,任其调度,为大明征战,女真之女,愿入宫服侍陛下起居。”

朱由校听完之后,先是愕然了一会儿,接着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猛的拍案而起,怒目圆瞪,喝道:“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好一个范文程!朕不是吴王夫差,努尔哈赤也不是越王勾践!朕宁可灭金消除后患,也绝不存金得其三利,朕非目光短浅之人!”

“陛下,努尔哈赤年老体衰,金国苟延残喘,只存一线气息,对大明已经没有威胁了,您何不降恩金国呢?”

“范文程呀范文程,亏你是饱读史书的人,若不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朕定当将你斩首!你是汉人,却为异族效力,致使辽东汉人遭屠,战火绵延,生灵涂炭,罪恶滔天,还大言不惭,将自己比做王猛、耶律楚材圣贤之人,真是不知羞耻!你不存民族大义,数典忘祖,枉为读书人!自古胡人入主中原,视汉人如草芥,任意屠虐,焚书毁庙,人间浩劫。古有五胡乱华,蒙古灭宋,哪一次不是汉人将民族推向了灭亡的边缘!朕不会让历史重演,朕担负的不光是大明中兴的重任,更担负着民族中兴的重任!自古以来,但凡战争,无不是民族争端,朕只有寰宇天下,融合各民族,才能消弥战端,无论汉、蒙、女真,俱为一体,才能共享太平。朕灭女真,从此辽东再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朱由校严厉的眼睛又郑重地告诉他一句话,“解除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所以,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朕灭金势在必行!”

范文程叹了一口气,道:“臣想的施展才华,得功论德,努尔哈赤也是一方豪杰,欲比成吉思汗,陛下高瞻远瞩,想的是万民,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这才明白努尔哈赤为什么不是陛下的敌手了。”

“回去告诉努尔哈赤,让他自缚请罪,去号来降,朕就网开一面,不加罪与他,爱新觉罗家族也会得以保全。否则,大军兵临沈阳城下时,再想降朕就晚了。”

“臣会将陛下旨意传与努尔哈赤。”

他将国书放在地上,向朱由校又拜了几下,道:“努尔哈赤献上贡物,又择爱女进献陛下服侍左右。臣告退。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安然的退出了前堂厅,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中。

“陛下,就这么放他走了?”祖大寿指着门外不甘心的说。

朱由校仍凝色甚重的说:“杀了他,我大明的声誉可就毁了,为了一个汉奸而坏我声誉,不值。他既然敢来,自然是猜透了朕的心思。范文程,是个奇才,可惜重名利,轻节气呀!”

朱由校又对他说道:“你和李如柏去清点范文程送来的财物,回来报朕。”又指着其他众将,说:“你们也都散去吧!”

众人应命而退。

李如柏退出来后,一直在外面等待皇帝的重新宣诏,当他看到范文程出来后,火气不禁又起,指着他就骂,范文程不跟他理论,任由他在后面出口伤人,一言不发的留下贡品和一顶花色大轿,带着他的人离开。

众将从内厅出来,正看到李如柏红着脸骂范文程,众将哄然大笑,令他更加气愤,祖大寿拍着他的肩膀笑劝道:“李将军,小人的话怎能放在心上,太没气度了。”

李如柏这才意识到自己冒失了。

看着范文程留下的一箱箱贡品和一顶轿子,祖大寿令人打开,逐一清点。

当掀开花轿的帘子时,一位身穿女真服饰的女子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众将定睛看去,只见坐在轿子里的少女明眸俊颜,貌美如仙,不禁为之惊艳。

“想不到努尔哈赤还有这么美貌的女儿,也舍得送来。”

祖大寿“啧啧”的叹道。

李如柏凝色望了几眼,感觉这轿子里的少女很面熟,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倒吸一口气,凝着眉头仔细想了起来。忽然,他眼睛大开,迸出惊讶的目光,指着轿中的少女不禁脱口叫道:“这不是科尔沁公主吗?”

众将吃了一惊,不敢相信的对李如柏道:“你可不许胡说!”

“没错,是科尔沁公主,我随陛下东征攻占科尔沁时,见过她,他是科尔沁首领寨桑的孙女。”李如柏指着端坐在娇子中的少女对众人解释道。

这个时候,博尔济特·布木布泰也认出了李如柏,她无神的眼睛立刻闪放出了光芒,有些急促的下轿,脉脉含情的眼睛夹杂着一丝丝的希望,十分礼貌的问李如柏,“你是李将军?可否告诉我,信王在哪?”

“信王?”李如柏吃惊挠了一下头,说:“在京城啊!”

怀着再见信王的她顿时又失去了希望,绝望的哀叹,“他没来吗?”

李如柏说道:“他现在监国摄政,怎么会来这里。”

众将都莫名其妙,听不懂他们再说什么,唯独袁崇焕眼睛犀利,走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不是努尔哈赤的女儿?”

“是怎样?不是又怎样?”她含泪地回道。

袁崇焕目光登时杀气而出,右手伸向了腰中的佩剑,渐渐的拨出剑鞘,众将看在看到,暗道不妙,李如柏更是着急的横在他们之间,急切的问道:“大帅,您要干什么?”看小说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