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玩家凶猛 > 第361章 崛起

玩家凶猛 第361章 崛起

作者:黑灯夏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0:26:40 来源:258中文

“你这是什么意思?”看着苏醒竖起来的一根指头,童国新不解。

“江城的这家科技公司只要做大了,每个月我都能够为政府提供一个亿的税收。”苏醒竖起的指头是这个意思。

“这家公司潜力有这么大?”童国新很意外,苏醒居然如此自信。

一个亿的税收很诱人,税收达到这个程度,公司的营业额肯定更高。

“就是这么大。”苏醒点头。

实际上苏醒已经往小的方面讲了,腾讯做大的时候,的确给政府创造了一个亿的税收,但是不是一个月,而是每天。

聊天通讯软件即便现在不能够赚钱,可依托这个软件衍生出来的其他产品能够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主要是游戏这一块。

几亿人用qq作为聊天工具,有一个新的产品出来,通过qq宣传,立刻就能获得不少客户,有了客户,还怕赚不到钱?

皮肤,农村,欢乐豆,会员,等等,赚钱的方法太多太多了。

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实就是聊天软件的最大价值。

“将公司开好,将企业做大,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童国新说,“等开年我就要去江城了。”

苏醒稍微愣了一下,马上醒悟过来:“童叔叔你这是升职了,到江城去任职?”

“是的。”童国新点头,“你也应该能够看出来,我到鄂市任职本身就是历练一下,有了经验就能够往上升一升。不过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挪位子,得到晋升的机会,与原本的想法有些差距,原本是打算在鄂市干一年,积累一些基层的经验,再往江城去,不过因为处理了几件事,所以就提前了。说到这个,叔叔还得感谢你,恰好这几件事都跟你有关系。“

童国新很有感叹,虽说有背景,仕途的上升肯定会更容易,更快捷一些,但是也并非说没有一丁点难度。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童国新有背景,从一个职位到另一个职位只是说比普通人要快捷一些,这不代表没有竞争对手。

有背景的人不止他一个。

没有一丁点成绩就提拔到那个位置上去,会成为对方攻击的借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需要一个过程镀金,积攒经验,才能够上升。

原计划是在鄂市历练一年,稍微有一些政绩之后再提升,让人挑不出毛病,可没想到只是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拿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再稍微运作一下,上升到那个位置任何人都无话可说了。

“第一个就是一次性餐盒的问题,通过这个打破突破口,成功在鄂市得到话语权。”童国新跟苏醒说,也是在梳理这小半年来自己的工作经历,“再就是黄宗建和黄宏父子,拿下他们两个,将老鼠屎挑出来,也算为百姓做了实事,同时也成了我的政绩,最后就是对鄂市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依托江城,招商引资,这是对未来的规划。这三点,前面两个是实际的问题,后面一个是远瞻。”

“实际的问题让人看到你现在的能力,远瞻让人看到你的规划和战略。“苏醒接过话,”这个就好比打仗,实际解决的问题是战役,而未来方向的规划则是战略。”

“没错,你这个比喻很正确。”童国新点头,对苏醒很满意,苏醒很聪明,跟他谈话总有意外的收获,让人醍醐灌顶,仿佛迷雾中的一片亮光,能让人找到方向。

关键苏醒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出奇的准确

童国新看着苏醒,带着一些考验,同时又有一些请教的意味问道:“鄂市的发展你说要依托江城,那么江城的发展应该怎么去做?”

“中部崛起。”苏醒毫不犹豫的说出这四个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省一同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整体的规划,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沿海城市有着地理上的优势,经济政策都比较好,京城有着政治方面的意义,资源倾斜。现在也该是时候让中部的这几个省市尝些甜头了,一碗水得端平,都是国家的孩子,不能厚此薄彼。”

“这是国家层面的策略,国家层面有支持,有政策,能够加速江城发展,包括中部其他几个省市,都能够因此得到便利。再说江城本身,他自身本来就有的许多先天条件,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冶金,纺织,造船等工业体系,同时江城也是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挨着江边,是外商投资总部的首选城市。”

“最后是教育,这个是一切产业的基础,恰好江城是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总数将近有100万人,重点大学有七所,在全国范围内看也是名列前茅,甚至能排上第一。”

“你说的这些我都有了解,江城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有这些优势还得要加以利用,应该怎么利用?”童国新说,“你刚才说的中部崛起是战略方向的,具体落实到单个的城市,应该怎么做?”

“留住人才,发展高新科技,鼓励创业,扶持有潜力的企业。”苏醒说,“争取打造一批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有名的品牌,让这些品牌成为江城的名片。”

江城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名列前茅,可这些人才流失很严重,主要原因就是政策上没有很好的一个优惠方针,再有就是江城的工资远远比不上沿海几个城市,跟京城差距也大,最后一个就是江城的知名大企业寥寥无几。

各方面对人才没有一个挽留的措施,让人怎么留?

人才留不住,怎么发展?

“我怎么感觉你说的这些政策里面夹杂了不少私货?”童国新看出一些问题,“就比方说扶持企业,你是不是在为自己考虑?”

“有这个想法。”苏醒点头,“我是鄂市人,也能够算是江城人。自己的家乡能够有好的发展,我很高兴,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如果在可以活动的区间内让自己的家乡多几个有名的企业,为政府提供税收,为普通人提供工作岗位,为江城人树立起名片,有何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