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人类清除计划 > 第249章 欲知千古事,需读五车书

人类清除计划 第249章 欲知千古事,需读五车书

作者:只迷歧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16:14:40 来源:258中文

新事物总是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好奇也能引起大家的模仿。

不过把春联贴到门上,而把桃符取下来,这个勇气,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有的。

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来到黄伯玉家门口,开始对着门上的对联品评起来。

“看这一笔臭字,像狗画的一样,你也好意思往出来贴?”

“难道高人子弟的字都这么臭吗?”

“内容尚可,不但喜庆而且通俗易懂,适合老百姓家里,可是这字就说不过去了。”

“喜庆是喜庆了一点子,但是这内容也太通俗了,就像大白话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到了山村野夫的家里。”

这几个家伙仗着自己年长,又是黄伯玉的长辈,倚老卖老,对着门口的对联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尤其是把黄伯玉那一笔臭字批了个体无完肤。

黄伯玉无奈,只能听着,谁让这几位都是大佬呢?

没办法,只能任这几个家伙在那里批判自己,做一个非常乖巧的学生,听着。

“陛下,臣建议可令江夏侯作诗一首,就以这过年为题目,若是做得好便可过关,若是做不好,便留在府里好好习字吧。等到什么时候把这字练好了才可以出门。”

房玄龄说完,故意朝着黄伯玉笑了一下,嘴角带着一丝得意。

“好!爱卿说的极是,要不然这让别人看了,还以为我大唐的侯爷都是这么粗鄙无文呢。”

看着李世民也表示赞同,黄伯玉心里边也感觉很不平衡,我又没邀请你们来看我写的字。觉得字丑就不要看了,老子又不稀罕。

不过这作诗对他来说倒也不难,毕竟,这时候大唐那么多的诗人还都没有出世呢,随便抄一首就行了。

关于春节的诗,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唐人的,而是王安石的。

于是他只能在心底默默的说了一声,临川先生,对不起了。

随后张口便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于是世界瞬间变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在那指手画脚朝三暮四的四个家伙立马不做声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大唐诗坛,还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来的好诗人。初唐四杰和陈子昂,要么还没有出生,要么还在玩泥巴,甚至连泥巴也都不会玩。

而大唐初年的诗歌更是不成样子,还没有完全走出南北朝时期的靡靡之音。

所以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在这个时期拿出来,那绝对是能够碾压一个时代的作品。

且不说其他的,单单就是这股清新之气,就如同一缕春风,一扫初唐诗坛的萎靡。

更不用说在近体诗远没有规范的时候,如此一首格律完整切合音韵的诗作,在这时候的诗坛上更是规整到了极点。

看着这几个家伙沉默了,黄伯玉心里多少也有点打鼓,这几个家伙该不是想让自己真的留在府里边练字吧?

如果真是那样,自己现在立马就隐身躲起来。反正他要躲,李世民是绝对找不到他。

四个人瞅了瞅,最后李世民发话了,“好吧,算你过关了。和我们说说,这对联需要什么规则?”

黄伯玉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过关了,总算是搜狗没有骗人,这个时代的大唐,这个水平还真的不咋地。他最担心的是搜狗骗了他,因为他以前在搜狗上看到,贞观初年的大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诗人。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几个家伙虽然文化素养很高,但是诗歌素养还真的说不上有多好。

嗯,估计应该是比张宗昌好点吧,黄伯玉在心里不停的腹诽。

既然你们想要了解,那好,本侯爷就给你们好好的讲。

“这做对联,首要的是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其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其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偶有“平起仄收”,但只是变格,不是正常状况。

其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能重复。”

四个人听了面面相觑,没想到这里边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于是便想想黄伯玉说的话,然后又往大门的对联上瞅瞅,似乎是在验证刚才黄伯玉讲的这些内容。

房玄龄开口了,“小子,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能耐,那好,大门上我今年肯定还是要挂桃符的,堂屋有来往的客人,也是不方便贴你说的这种对联。只是你这东西看着还有些意思,那我想给我的书房门上贴这么一对,你看看写什么内容好啊?”

另外三位听了也瞅着黄伯玉他们也想看看这家伙能不能现场再弄出一副对联来。

“书房啊?房叔父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书房里边书肯定多了。不如就写欲知千古事,需读五车书,如何?”

不等房玄龄认领,李世民便在一旁开口道,“欲知千古事,需读五车书。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而且词性相同,音调和谐,上下联存在着意思的关联,这还真的是完全符合对联的要求啊。更主要的是这两句话似乎就是专门针对玄龄而写啊。”

房玄龄赶紧在旁边道,“陛下说的是,伯玉这小子这幅对联还真的很合我的意思。好,既然如此,那我干脆请虞世南来写,写好了,干脆直接刻到木板上。这样一来,既有了对联,也没有丢掉桃符,完全是一举两得嘛。”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也开口了,“好,既然如此,你给我的书房也拟一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这句更绝,直接把东林书院的对联应给抄过来了。反正李世民的书房里边关系到的肯定是国家大事,天下大事。

长孙无忌见了,也张了张嘴,结果黄伯玉还没等到他那嘴张开就开口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听了这副对联,长孙无忌高兴的赶紧找纸笔,要把这两句话记录下来。

杜如晦听了,睁大眼睛看向黄伯玉,黄伯玉也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毕竟,杜如晦的身体完全谈不上,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再过几天恐怕就会生一场病,然后这场病会伴随着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黄伯玉可不希望这家伙老早的就挂掉。所以他给出的这副对联,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书房的对联,实际上还有区别,有劝勉杜如晦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因素在里面。

杜如晦显然也知道黄伯玉的劝勉,“好,说得对,我就听你的,多余的心也不操了。”

对此,黄伯玉只能表示为长者效劳,这是应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