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穿梭诸天无上皇 > 第三十九章 黑我?好的,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老板,买份报纸。”李阳走到报刊亭,对着报纸挑挑选选。

报刊亭老板这时说道:“今天有一份新报纸发行了,你要不要买?”

“新报纸?”李阳摇头道,“不感兴趣,我还是买一份《大晚报》。”

李阳买了《大晚报》,然后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朝校园走去。香港的报纸很多,但大多数报纸都非常枯燥无味。

李阳的同桌周淼喜欢看报纸,但更喜欢看武侠小说,今天他到报刊亭买报纸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份报纸上连载了两篇小说,稍稍看了一下开头,便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随后立即将这份报纸买了下来。

这时,他特意看了一眼报纸的名字,上面写着“明报”二字。

来到教室后,趁着还没上课,周淼立即拿出《明报》看了起来。这一看,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哪怕是上课铃声响了,哪怕是最严厉的数学课,却也无法阻止他继续看下去……

于是,周淼悲剧了。

当场被数学老师揪住,不仅报纸别没收了,而且还被数学老师狠狠地教训了一番。

下课后,周淼对李阳说道:“李阳,老师走过来了,你怎么不提醒我一下啊!”

“我怎么没提醒你啊,我都偷偷地踢了你一脚,谁知你居然浑然不觉,看报纸看那么入迷!”李阳很是无语,“对了,周淼,你在看什么报纸啊,我以前从没见过你看报纸都能看的这么入迷!”

“是一份今天才发行的新报纸,叫做《明报》!”周淼说话的语气透着几许激动,“这份报上面连载了两部武侠小说,一个叫《龙虎斗京华》,一个叫《书剑恩仇录》,简直太好看了,比我以前看的武侠小说好看无数倍!”

李阳受到同桌周淼的影响,有时候也会看一下武侠小说,渐渐地也迷上了。此刻听到周淼这么推崇这两部小说,不禁好奇起来。

到了中午,李阳吃完午餐之后,特地去了一趟报刊亭买了一份《明报》,于是,他也很快沦陷了……成为了《明报》的忠实用户。

……

《大公报》总编对《明报》很是关注,安排了很多人调查《明报》的销售情况。

“总编,根据我们的调查,《明报》的销量不佳,还不到1万份!”调查员眉飞色舞,激动地说道。

《大公报》总编听到这话,终于松了口气。

1万份报纸都没卖出去,看来销量真的不行!《大公报》那可是十几万份,有时候突破20万份。

“大家都把赵灿传的神乎其神,其实他也没什么,做报纸不是那么容易的!”总编面露一丝得意与嘲笑。

“是的,总编。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他创办的《明报》要是一下子就超过我们了,那我们这些多年从事报纸的人岂不是都白活了!”

“这是当然!”总编笑道。

次日,多家小报纸报道赵灿创办的《明报》销量不佳,可能会扑街。而《大公报》这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仍旧对《明报》进行封杀,冷处理。

小报纸却不管,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他们报纸赵灿创办的《明报》销量不佳,却是一个很好的噱头,说不定能够增加自己的报纸销量。

《天才少年赵灿进军报纸行业,遭遇滑铁卢!》

《不敢相信,赵老板居然失败了!》

这些报道一出来,很快引起香港市民的讨论。

人们开始质疑赵灿的天才之名,他身上的光环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听说了吗?赵灿赵老板创办了一份报纸,结果销路不佳,失败了。”

“知道,大家都在说呢。看来,天才也不是干什么都行啊!”

“是啊,他才15岁,能有多少见识和才干啊。”

“……”

其实,对于一份刚刚发行的新报纸而言,能有近一万份的销量已经算是很成功了。前世,《明报》创建之初,1000份都不到。香港《东方日报》初创时,也是销路不佳。

这一世,即便赵灿花了一些钱做硬广告,但人们对新报纸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目前看报纸的人群多半是中高收入阶层,他们看报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息。

武侠小说?

虽然也有一些人喜欢看,但是一般不会在报纸上看。而且,金庸和梁羽生都是第一次写武侠小说,没有知名度。酒香也怕巷子深。结果导致,虽然赵灿花了不少钱做推广,但效果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其实如果赵灿选择知名作家的作品发布到《明报》上,效果肯定会大增。

不过无所谓啦,有金庸和梁羽生两大武侠宗师坐镇,还不够牛逼的了吗?

媒体唱衰赵灿,赵灿根本不在意,心说,等《明报》火了,你们就知道脸为什么会那么红了,那是打脸打的。

不过,赵灿也不是什么也不做。

“《明报》还要招人!”赵灿来到报社,对金庸、梁羽生、沈宝新等人说道。

沈宝新皱眉道:“老板,《明报》销量不佳,这个关头,我们还要招人?”

赵灿微笑道:“销量不佳只是暂时的,我相信销量很快就会上升。我决定要招聘200余名编采人员,驻外记者20余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特派记者,采访站遍及全球,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为读者送上最快、最充实及最准确的信息!我要让《明报》的读者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

香港报纸不是讽刺哥吗?

好的,那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钞能力!!!

《东方日报》就是靠这一手,连续三十多年雄踞香港报坛一哥,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它报章。

赵灿的命令,即便有人质疑,也无济于事。在《明报》,几乎是赵灿的一言堂。金庸和梁羽生由于报纸销量不佳,暂时还硬不起来啊。

于是到第二天,《明报》发布了招聘广告。

“招聘200余名编采人员,驻外记者20余名,待遇从优,业内第一!”

管你业内开的工资是多少,反正赵灿就敢给你开第一的工资,但前提是你的能力足够强大。

这招聘广告一登,立马在业内掀起了一股跳槽风潮。众报社见状,不禁对赵灿恨得牙痒痒。

于是,各种对赵灿的抹黑接踵而至。

ps:下午突然有点事出去了,现在先更新一章,还有一章还在写,大概也是晚上1点左右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