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八十五章 树旗3

九源界 第八十五章 树旗3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檄文内容文白杂陈,大家听得不甚了了,大概意思还是明白,主要就是讲蒙廷无道,百姓不堪其苦,我等为民请命,解民倒悬之意。{}{} sen][}

告示的内容就简单多了,主要是宣告四方,刘正风等将在所据之地内取消各种匠户和军户之策,所有匠民和军户自通告之日起,全部除籍,不做约束。各家各户自凭今后出路。同时刘正风等将为其提供部分粮米、牲畜、农具、田亩等物,重新登记造册。

原先的奴户全部废除,若双方仍愿继续雇佣关系,则应在县里签订雇佣合约,被雇佣者有相当的自由,不允许受到雇主的伤害,同时雇主应支付被雇佣者的工钱。

原先的高息或佃租借贷基本作废,对所有原借贷合约清查所还利息数目,只要已经偿还一倍本金的,全部终止合约。新的借贷利息将不得超过本金的三成。为了避免纠纷,双方可持文约至县衙或周围几个大处加以检验、重新签订。凡是债主不遵的,县里将强制执行,蓄意违抗的,抄没其家!

各项细节另有规定,不做赘言。

总的来看,这些条款还是相当粗糙,许多地方只是提出一个模式,并没有详细加以规范,具体操作时必然会有人利用这些漏洞上下其手。不过作为一项重大的施政纲领,还是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的。

众人多不识字,由一个识字的先生在旁一一讲解,不明白的由于志龙在旁解释。通了一边后,大家没有异议。

于世昌心中郁闷,这于志龙处处出众,有了这个安民告示和檄文,这四周的民户等闻讯后必然望风景从,刚才还说要树旗,招兵买马,有了这个,无异于是大杀器。

看看于志龙双眼泛红丝,面容有些憔悴,相比这小子这几日是没有休息好。当初他一力留下谢林,看来是用对人了。

于世昌心中暗暗计较,今后自己也要注意网罗各色人手,总不能被他再次比下去。

万金海算是爽直性子,不由得哈哈一笑:“于小哥,你做了这一手可是为咱们涨了志气,说书的讲揭竿起义就是咱们这回事吧!好得很,这告示一出,四周的百姓还不是潮水般过来!今后咱们的人马是不用愁了!”

夏侯恩、曲波纷纷点头称赞。

刘启眨巴眨巴眼,觉得这于志龙做事是一步赶一步,自其领前锋后,竟是步步抢先,难怪此人今日有如此规模。不过他一家实力独大,对大家今后总不是好事,万金海、夏侯恩心眼少,还不觉得。这刘正风可是大头领,心内难道就没有不舒服?

他转眼偷觑刘正风脸色,果然,刘正风虽也是一脸喜色,但眉眼中却是隐隐透着一股冷色。这于志龙再怎样礼敬刘正风,但两者的实力差距在这里摆着,刘正风若想稳当的做这大头领,这于志龙早晚是其肉中一根刺。

刘启暗暗思索,面上自然还是一片春风,继续说着刘正风称王的事。

这件事议毕,檄文和告示立即被刘正风下令四处张贴于城内,同时令于志龙等四处遣兵将在城外的野广为散发,张贴,务必将这些内容尽快宣告于四方。

一个时辰后,于志龙终于走出了这座精美的府邸。

于志龙长长的出了口气。回头再看看这座府邸的两扇红漆大门,此时两扇大门洞开,正对大门的是里面一个巨大的照壁,上面绘制着白山绿水,一轮红日照地,一幅万里江山无限的风光。日光照耀着这幅画面,闪闪发亮。

于志龙恍若如,刚才众头领兴奋癫狂的神情还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最终刘正风的王号被定为顺天王,意为承天命,顺天意。刘启、秦占山、万金海、夏侯恩分受前后左右将军,因为于志龙曾领前锋,为全军开路,在石峪附近又挽救了全军,刘正风特命其为飞将军。于世昌、曲波因为一直在刘正风手下作战,被刘正风授予校尉,品级仅低于将军,另外还有几十人也被授予校尉、千户之职。

从总的派系来看,刘正风、于志龙、刘启、秦占山、万金海、夏侯恩是最大的头领,手下人马最多,再小的头领们则多是分别依附于刘正风、刘启、秦占山、万金海、夏侯恩五人。

见刘正风做了顺天王,心情异常的高兴,于志龙当众提出为自己的部曲请名为靖安军,靖安之意即为保境安民。

众人一听,心里都觉得俗气,这比那些常胜军、亲卫军、忠勇军之类的差远了,见刘正风许了,大家也就纷纷举杯祝贺于志龙一军自此有了自己的军名。

诸将多是关心自己的将军名号,对于给自己的部曲专门起个名称不感兴趣,只是在座的人谁也没有料到今日取了这许多的名号,大多是昙花一现,付之于流水,只有靖安军的军威扬名于长城内外,江淮两岸。

今日找刘正风所议之事结束,于志龙不再继续与他们闲扯,告辞出来,想起昨日在私塾的一幕,不知那家现在怎样了,遂与孙兴来到大街上,寻到一家杂货铺,敲开门进去,让孙兴买了最好的一小包莒州雪青茶和两刀上好的泾县雪白宣纸,一方端州砚台,让伙计包好,问明道路而去。

那店家因惧兵事,故此这几日闭门不做生意,听到于志龙敲门,忐忑不安得开了门,见这些入城的贼寇居然客客气气的只买了茶叶和宣纸,而且还以银两付账,不由得啧啧称奇。

一路上于志龙见一些蒙色权富之家已经开始被将士们查抄,男仆女婢等皆被就地还其自由之身,蒙色亲族等人无分男女老幼则被绑执,驱赶出宅,集中到县狱关押。其家资等尽被收缴。于志龙不时见蒙色人等中杂有一些幼子,面对凶神恶煞般的破家之人,或哇哇啼哭,或满脸惊恐神色。个别性格桀骜的蒙色男子不愿被拘,竟然挺身反抗,直接被士卒们强行捆绑,拖行至大街上,当众斩首!鲜血噗得溅起老高,惊得围观的民众不由纷纷退步。

当然围观者中也有叫好之人,毕竟这些大户日常欺凌汉民的事情多了去了,今日遭遇在人们眼中不过是因果报应而已。

于志龙微微皱眉,这种血腥场面他素不喜,虽然被绑之人并非全是有罪者,但是既然汉家百姓已经受虐多年,今日蒙色人等有此结果也是报应。

按照万金海等人意思,除了奴婢外,这些人应是全部被斩杀,不过于志龙觉得杀性太大,建议还是留下妇孺,多造杀孽总不是好事。

刘正风等琢磨了一番后才终于决定:男子皆不放过,无论其年纪大小,女子倒是可以留下为婢为奴,毕竟自己现在做了老爷,身边总是需要人侍候的。而营中士卒也需要发泄,到时分派一些女子至军中为妓亦可稳定军心,毕竟那些汉子不可能一直在城内逛青楼。

在世人的观念里,家族的延续必须是男丁,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生下一个男丁,男子可以光明正大的休妻另娶,或纳妾;而女性更偏重是一种繁殖后代的母体。家谱中只是给其列出出生日期,而姓名往往不过是某某氏,嫁于某某家某某子,再想继续查找这个女子的信息,就必须到其夫家的家谱中翻阅了!

在部分县里差役的带领下,天一亮就开始对城内的各家蒙人大肆搜索,按照计划,明日会集中处决这些蒙色权富之家的男子,若是些小户人家倒是不必过刀了。城门虽然开放,但是城门看守将严加盘查过往之人,没有坊官等的身份出具不得外出。

有元时期,在县一级下面设立两套行政结构:城里实施坊里制;城外实施社制。坊里制于城内分若干片,名曰隅。隅下设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设里或社,置里正、社长;有的设巷而不设里,置巷长。城外县下设,置长;有的设里正而不设长。

想到可能会有数百人丧命,于志龙亦是无奈。这个时代的执法动不动就是灭族,株连,一次往往牵连数十人,数百人,其中绝大部分人皆是无辜,只因一件谋逆、造反或触怒帝君之事而遭飞来横祸,这份冤情真真无处述说。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当世时宗族观念极盛,除了君权能够直接对各省、腹里的大小城池有着无以伦比的莫大威力外,到了,特别是偏远之地,主要行使统治力量的却基本是族之权,故自古就有皇权不下之说。在宗族管理乃理所当然,例如偷奸女子被浸猪笼,完全是族里自行处理,官府不究。

这种根于血缘的宗族管理,往往导致族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斩草要除根的观点就自然产生了。这与后世的法理观念完全不同。

于志龙不是圣人,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道理还是懂的,倘若失败,自己这些人的下场绝不会好过他们!再说现在不是做烂好人的时候,眼见这一天天过去,益都的鞑子大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杀过来,这些事自己根本无心也无力去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