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试探1

九源界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试探1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终于元军的中军出现在眼前,孟氏义军早已前移至元军的右侧,正好对着于志龙所部,也先的帅旗在前阵的护卫下,很快树立在了前方,各部的汉军作为中军拱卫在四周。田氏义军则摆在了元军的左侧。

城北是广阔的田野,没有起伏的山丘,只有不成片的一丛丛树林、荒野和块块农田,间或有一些农舍散布在其中。几条小溪曲曲折折的自西边的山峦中流过来,经过块块农田后,再流向远方,小溪不深也不宽,人马都可直接涉溪而过。

这片开阔地是正好是绝佳的战场。

两军逐渐排列好阵型,刘正风是依托城池和营寨而列,面北背南。

都元帅也先自昨日行军,为力求保持士卒的体力,一路缓慢而来,这益都至临朐不过七十里,快马不需一日可到,士卒快速行军一日也可到达。也先令大军昨日行了约五十多里后就扎营休息。今日天刚亮后则全军饭后开拔,慢慢行来,到了这里已是巳时了。

今日也先在拔营行军后不久,斥候就报来消息,反贼已经大部出营,开始在营寨外布阵,似乎是要与官军正面野战。

也先愕然,环顾左右,不由得哈哈大笑,有亲近的属下凑趣,上前道:“大人何故大笑?”

“我笑贼子无知,竟敢与官军野战!”

顾凯在其身旁,施礼道:“还请大人指教?”

也先微微一笑,道:“大人乃朝中文职,行伍之事想必不甚了了。这些贼子虽众,十几日前却多是农户出身,根本不习战阵,不通刀枪技击之法。斥候报敌军虽草草练习数日,依本将看来不过是临急抱佛脚耳,真要是两军对阵,只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顾凯听后,施礼道:“诚如大人所言,乃官军之幸,我朝之福。下官先在此祝大人马到成功了!”

也先瓮声瓮气地大声道:“顾大人只管在旁稍待片刻,待我军齐至后,看本将如何破敌!诸位,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前面的战功究竟是花落谁家,就看诸位的本事了!”

“愿为大人效死力!”身边的部将们纷纷高声呐喊。

两军列毕,也先到了阵前,手塔凉棚,看向对面,此时正是巳时中,艳阳高照,元军面南背北,视线角度受日光影响看不甚清楚。各处的斥候一拨拨的如流水般打马来回禀告。

观反贼的阵列厚度和和宽度,再结合斥候回报,也先估计对方的兵马大约有万人上下,比自己的人数稍稍多些。

不过再多的反贼,也先也不放在心上,就如对顾凯说的,这些未经严格操练的对手,都是自己的战功而已,一群猪狗不如的泥腿子,活该是下贱货!在这个世上,只有蒙古人才是真正的主人。

今日就用自己的战刀狠狠地教训这些不安分的汉狗!

也先觉得此战结束后是不是应该考虑屠个城,给山东地境的汉人们提个醒,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这里的主人。听说前两年脱脱大帅屠了徐州,现在那里的百姓们可是老实了许多。

不过出发前益都城的众多命官们纷纷建议还是以剿灭贼军,稳定地方民心为上,毕竟近些年山道地域匪寇丛生,不仅是民众苦不堪言,就是地方大户豪绅,朝廷权贵们的财路也是大大缩水,若是屠城,对地方的影响太大,难免会滋生后事。买奴终于采纳众人之言。

斜言觑了顾凯一眼,这个京师来的文官到了益都后,常常在益王面前唠叨些水载舟,亦沉舟的道理,听得益王和自己腻歪得不行,若非顾忌他与脱脱丞相关系密切,早就给他脸色了!

这汉官若说的真是有理,当初又怎么会是我们得了天下?听说这顾大人是科举入仕,也不知脱脱丞相为什么这么着迷一定要重开科举?这帮只会吟诗填词、夸夸清谈的酸儒害了前金、前宋,还想在我大元朝扰乱朝纲吗?

收回心思,也先定了下神。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先解决了眼前的反贼是正紧!

一拨拨的传令兵流水般的过来汇报各部的就位情况,这时各部已经排出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大小军官在阵前不断地吆喝,督促着本队士卒打起精神,对齐前后左右的排列。与对面的反贼对比,官军和义军的方阵犹如豆腐块一般,横平竖直,特别是中军的阵型,严整密实,刀盾弓矢等层列井然,这里几乎全是汉军!

也先等诸将细细观看对面的敌手。能够在严整的官军大阵面前仍然保持队形不乱,军心稳定的反贼并不多。自己麾下近万的兵马在这田野摆开后,浩浩荡荡,犹如坚厚的城墙,各个大小方阵规整静立,枪戟如林,雪亮晃人眼。

此时除了一声声号令外,各部将士均静默不言,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只有传令兵往返急驰而过。

如此强盛的军容,也先自己都甚是满意,但是看对方的士卒只是在己方赶到,完成全部方阵就位后,阵形不自然的纷乱了一番,后在一些军官的鼓励下,渐渐稳住了阵形,竟然再次敢直面自己的大阵。

也先不由地有些佩服对手,这么点时间就能约束全军在自己面前不散,不乱,可以勉强作为自己的对手了!

“大人,您看!反贼的左翼似乎最冷静,刚才在我军布阵时的骚动最小,特别是旗帜不乱。”一个副将骑在马上,指给也先看。也先也注意到了反贼的左翼表现最稳定,其他各部的反贼对自己的军容之盛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骚动,旗帜也乱了一阵,只有左翼的反贼表现突出,而且是阵列明显规整的多。

两军相遇,互相观敌料阵,这敌方军阵的特点和严整是观察首位。

不动如山在军阵对决中得到了异常明显的体现。将士的士气如何,各个部曲的掌控力强弱直接体现在这里。

“大人,看来贼子的左翼控制较强,只不知其战力如何?”也先身后的主簿道。

“嗯,这部贼子确实与众不同,不过战力如何还有待一试!”也先有些不屑。

当初徐州的芝麻李号称三十万众,不知深浅的竟要在野外与脱脱丞相的十万大军相搏。结果是两军对阵没多久,芝麻李大溃,兵败如山倒,几十万大军被杀得屁滚尿流。这些眼前的反贼估计也差不多!

“贼军左翼是何人?”也先虽然有些轻视,不过作战前还是要了解对方的。

“观旗号乃贼军于志龙部。”一个副将上前回答。

“于小贼?”也先微微一怔,“情报司不是称于小贼只有两千贼众吗,怎的看起来竟有三千以上?”

也先久于军伍,经验老道,他观于志龙部的阵列厚度和长度,以及旗帜数量和密度就估算出于志龙部的大约兵马数量。

“应是情报司探查有误,毕竟贼人奸诈,隐瞒部分人马也是有的。”这副将赶紧解释。情报司的主管是其连襟,两人同气连枝,此时可要为其分辨,免得也先责罚。

“再探!”也先扫了他一眼,这副将也算是他心腹,不想在此深究,“问问望楼上可有具体敌情。”

有百户攀上中军吊楼,登高瞭望,一会儿下来禀告:“大帅,贼军左翼于贼处阵列颇厚重,后方贼营内隐隐绰绰似有人马,数目不详。”

他顿了顿,又道:“贼军分左中右,各军兵马分别约三四千人。中军后亦见部分贼骑,彼等旗帜杂乱,数目亦不知,估计近千。”

过了一会儿,又有探马数拨过来禀告,观旗号,贼军左翼为于志龙、赵石部,中军是刘正风、于世昌部、右翼是秦占山、万金海部,后军是刘启、夏侯恩部等。城外大营内留有部分贼军,数量不详,城上有贼军已处于防御态势等等。

听他们一一禀告完,一个骑将向也先大声请战:“大人,请准我部首先出战,不冲垮反贼的军阵,属下愿受军法!”说话这人是元骑的主将,名李振雄,官任侍卫亲军唐兀卫的都指挥使,正三品,祖籍西夏人氏。

自成吉思汗数次征西夏国后,西夏终于在百年前彻底并入元朝版图。当地的住民往往被蒙古征调入军,南下大理,东征中原,多有战功。李振雄的先祖曾入蒙古大军,因功累官升至万户,到了李振雄这一代,子袭父业,现就任三十四卫中的唐兀卫的都指挥使。

色目卫中还有钦察卫、贵赤卫、西域卫、康里卫、左右阿速卫、隆镇卫、宣忠翰罗斯卫,除此之外还有威武阿速卫、宣镇宿卫、高丽侍卫等。唐兀卫乃是蒙古最先建立的色目卫,其都指挥使在各色目卫中的权柄是最重之一。

丞相脱脱为了剿灭张士诚,已经率领侍卫亲军的大部南下,这次是益王买奴考虑到上次颜赤的元骑对反贼作战的巨大战果,偏偏益都军自身已经没有大股成建制的元骑了,有限的元骑基本上都被调往高邮战场了,买奴索性向大都枢密院发送了急件,请调部分侍卫亲军的元骑来援。

有了哈麻的批示,枢密院考虑到反贼已经蚁附成军,为了尽快剿灭反贼,遂同意将留守的李振雄所部派遣来。唐兀卫编制约三千人,除了留下少量驻京人马,大部李振雄南下剿匪。

为了争取作战的突然性,枢密院特地快马告知买奴,安排李振雄所部在益都军出发的那日赶至益都汇合。这李振雄本以为没有与脱脱丞相南下,失去了立功的大好机会,这些时日在大都家里是长吁短叹,借酒浇愁,不料峰回路转,枢密院突然下发调令,令自己率军火速前往山东益都路,参加对临朐反贼的征剿。

这下李振雄觉得真是拨云见日一般,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想来这些益都路的反贼刚刚蚁附成军,尚不足月,能有多少战力?自己率领元骑加入后,犹如在一座破草房上再来一脚,战功还不是稳拿吗!

按照枢密院严令,李振雄一路控制行军速度,注意节约马力,终于在昨日赶到了益都城汇合。买奴见到后自然大喜,有了这两千元骑,至少相当于增加了六千汉军啊!

如今,见到对面的反贼竟然不知死活的野外列阵对决,不仅是也先不屑,李振雄更是嗤之以鼻,所以直接首先请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