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庆功会1

九源界 第一百四十五章 庆功会1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这一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巳时一过,临朐城外靖安军大营内中军开阔处,数千将士渐渐次第森然环形而列,上百面各色旗帜皆林立于诸队前。于志龙,赵石,孙兴,谢林等伫立于中间木质高台上,高台高约丈半,长十丈,宽五丈。高台上扎有彩门,各色花布缠绕在台柱上,中间点缀有大小不一的彩色花球,彩门、花球皆是于兰等姐妹连夜赶制而成。高台后还做着近百军民代表。

门楼上高悬着几个斗大的的楷书字,红底黑字,上书“靖安军庆功大会”七个大字。这是田烈手书,字体浑厚潇洒,逸兴横飞,笔力透纸。

大营内不时有号角低声吹起,高台下有二十面牛皮大鼓,在士卒的一阵阵急促鼓点打击下,引导着靖安军各部有序进入各自的站位。

大战结束已两日,靖安军内将士的军功已经完全统计,核实完毕。按照战前宣告,于志龙与赵石在仔细审阅了方学等最终拟就的请功表后,商议今日全军集于大营内,公开犒赏诸立功将士。

为了有合适的场地,于志龙特地令在大营中军内移走部分营帐,整理出大块平坦空地,清除杂草,并赶制了这一座木台。

战后于志龙和赵石商讨,觉得军功犒赏之事宜早不宜迟,一来是体现为将者言出必行,令出如山,二来诸将士舍死忘生,沙场浴血,不酬功,不重赏,不足以激励敢战将士,三来军前公开宣唱有功将士,示其英勇,既是激励本人保持敢战之心,也是给全军将士一个榜样,敢战者,奖,怯战者,惩!

此次庆功还邀请军属和地方民众,顺天军其他各部将佐代表一同参加。超过六千民众聚在划定的观礼区跷足以待。

终于三通鼓响后,全军列阵完毕,将士衣甲鲜明,肃然林立,再无一丝声响。

大鼓敲毕,然后是台前一列军中小鼓开始砰砰敲响,这是行军鼓,因制式小,可身悬挂携带行走,以便时时敲击。小鼓声阵阵,以便调整将士行军之速。

着一阵牛角吹响,意即全军肃静。

再一通小鼓声响,意即各部将官谨立,准备。后每一通小鼓敲响,自有一部将官依次出列至台前陈禀。

吴四德第一个雄赳赳策马出列,禀告所部。“骑军校尉吴四德陈禀将军:本部原有将士四百十二人,亡百八十四人,伤者不良行者五十六人,军前候命者百七十二人!请飞将军示下!”

此战靖安军骑军伤亡最重,大战后几乎人人带伤,现在尚能列于军前的,大多也是甲内裹着包扎之物。重伤之人全部被送至城内悉心照料,但其中还是有二十余人在收治中亡于伤势过重。

一战生还者不足半数,可见当日作战之惨烈。正因为其数次与强敌冲杀,并捣毁元军后阵,继而再杀奔也先所在,获其帅旗,逼得也先弃阵而逃,才大振顺天军各部军心。

论功,骑军首功当之无愧!其将吴四德功不可没,故而特安排吴四德为军前陈禀第一人。

吴四德天生大嗓,在全军瞩目下,他此时更是意气风发,胸腔内一颗心砰砰猛跳,高声陈禀时,连话音都微微打颤。不过这吴四德的筹算之术委实上不得台面,这些数字都是其部下一遍遍仔细核算后再教由吴四德硬生生背熟。

于志龙与赵石等长身站立台上,环顾四周数千将士,感觉与战前动员之时又有所不同,战后余生之各部明显带着一股铁血铮铮之意,虽仍有稚嫩之感,可已有真正成军之相。

于志龙看向吴四德,这厮今日鲜甲怒马,头带铁盔,手持那杆战场拾来的铁枪,人马的衣甲,鞍具等刷洗的干干净净,就连这厮脸上的须髭也被其修剪梳理的顺溜了许多,配上他在马上剽悍挺拔的伟岸身躯,还真有一番英雄气样。

“归队!”于志龙回礼,大声回应。

“诺!”吴四德一个刚猛的回礼后拨马归队。

接着是马如龙、明雄、穆春、纪献诚、侯英等依次徒步出列,来到台前一一陈禀。黄二身负重伤,现在还卧床不能起,今日只能有由其副职代禀。

赵石本来腹部受创,皮肤被破开,战后郎中使骨针以桑皮线缝合,好在创口不大,未伤及内脏,赵石日常轻微活动无碍,今日军前犒赏是大事,赵石坚持亲自到场,于志龙劝阻不得,也就由着他。

其实于志龙此时背后骨肉亦是时时疼痛,当日孟柳大力劈砍数刀,虽然没有什么明伤,但是暗疾甚重,以至于于志龙当时陷于昏迷幻境之中。再次醒转,幻境的印象大多模糊,感觉只留下一片猩红。

他修养了两日,至今虽然行动自如,不过疼痛感仍未彻底消除,于兰知道后当日就急急捎来了跌打药酒一瓶,细细问询孙兴事情经过。她面嫩,两人有又无婚约嫁娶之事,不可能亲自为他敷药,按摩,小心交代给孙兴后,又与于志龙聊了几句,红着脸去了。

桑皮线,即取桑树之根皮,去其表层黄皮,留取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经锤制加工而成之纤维细线。桑皮线不仅制作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且不易断折,更有药性和平,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桑皮线的使用在《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世医得效方》等多出均有记载。

《旧唐书》中的《安金藏传》:金藏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并出,流血被地,因气绝而仆。则天闻之,遣医人却纳五藏,以桑白皮为线缝合,傅之药,经宿,金藏始醒。

马如龙所部共计六百,此战后阵亡两百,伤者百余人,今日可出列者不足三百,论其部战功仅次于吴四德部。将其列为第二,亦是彰扬其功。

为了今日场面,马如龙所部全部手持两丈多长的长矛,矛头全为锃亮的锐利铁器,衬以红缨,一片片俨然是片枪林。

各部将领陈禀结束,方学自一侧来至高台中央,展开手中一卷厚厚的书册,面对数千将士高声诵读:“鞑虏无德,暴虐残民,汉家百姓无不翘首以待救民救国之英杰!前鞑虏不自量力,妄启战端,临朐一战,元虏丢盔弃甲,弃械抛帜,天下无敌之盛誉尽败于我手!今有靖安军上下同心,舍死忘生,为前宋雪旧耻,为新汉开天下,众志成城,杀敌无数,扭转乾坤于一线,方有辉煌之胜。兹一统各部战果,校核点验无误,经飞将军报顺天王勘印,现明赏军前。”

方学顿了顿,回首看了于志龙一眼。于志龙示意他继续。

在数千浴血将士面前独自宣告,方学平身可是第一次,虽然日光明媚,但是军阵森立,枪明甲亮,战后余生的将士无言静立,无形中就带有一股萧杀之凛然气,即便是飞鸟也不敢轻易飞掠过军阵之上。

方学转回头,将手中书册翻卷一页,勉强压下心中的紧张和激动,仔细看着书页中的颁赏姓名,再次大声继续道:“战功特等者,骑军校尉吴四德,骑军总旗苟富贵,骑军总旗郑泽波,步军校尉黄二,步军总旗劳景,步军牌子头任大科,步军牌子头石天明出列。”

这几人或阵斩元军千户、数个百户,或夺其旗帜,或身先士卒,勇破敌阵,极大鼓舞了己部将士,均为战局扭转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何评定战功,界定类属,于志龙和赵石,明雄等煞费苦心。军功虽说以斩首为计似乎最为简洁,但是若简而行之必失之不公。

后人曾有言:论功行赏,视首级之多寡以为最。然臣以为论小敌则可;若遇大敌,则当先破敌者势难取功,夺首级者未必杀贼。此不惟功赏不明,人心解体;往往又因争首级,而至误事。

又有人言:两军相敌,当先格斗者,手眼瞬息,不得差池,何暇割首?使其割首,则再不能战,而为敌所乘,为后军所争夺,死矣!

最后两人还是确定以战阵表现为主。

本次战功评定特有明雄居中参赞谋划,按照凡交锋之际突入贼阵、透出其背杀败贼众者;敢勇入阵、斩将搴旗者;本队已败贼众、能救援别队克敌者;受命能任其事、出奇破贼成功者,皆为特等。齐力前进、首先败贼者;前队交锋未决、后队向前破贼者皆为头功。余俱次功。

于志龙因为身为靖安军主将,本次不计其功。赵石阵前斩孟河,获其旗,论等亦属特功,不过赵石同样坚辞不受,最后亦未计入。

吴四德,苟富贵,郑泽波,劳景,任大科,石天明快步跑上台,先对于志龙和赵石行军礼,再一字排开,面冲台下。

孙兴出列,展开军功簿,朗声高念:“骑军校尉吴四德,亲领所部,冲锋陷阵,与虏骑反复对阵数次,破元军步阵六重,与飞将军合力斩唐兀卫副指挥使,缴获也先帅旗,论功特等!擢为骑军下千户,赏银四百两!骑军总旗苟富贵破阵数次,斩敌百户两人,总旗一人,论功特等!擢为骑军百户,赏银百三十两!步军总旗郑泽波斩敌千户一人,总旗两人,论功特等!擢为百户,赏银百六十两!步军总旗劳景斩敌百户两人,总旗一人,牌子头四人,论功特等!擢为百户,赏银百八十两,步军牌子头任大科斩敌千户一人,士卒八人,论功特等!擢为百户,赏银百八十两,步军总旗石天明俘百户一人,斩百户一人,俘总旗两人,斩士卒四人,论功特等!擢为百户,赏银两百两。”

孙兴稍稍喘口气,再道:“步军校尉黄二阵前身先士卒,挡者披靡,斩敌总旗一人,牌子头四人,士卒十三人,伤者无算!论功特等!擢为下千户,赏银两百四十两。”这是对黄二的指挥之功,敢战之事而加以褒奖。

本次军功评定,斩俘相当,士卒每人十两,牌子头二十两,总旗三十两,百户五十两,千户一百两。若得其旗帜,同等封赏。

“以上得特等军功者,另有每人良田三十亩的封赏!现有地契在此,各人画押后即可领取!”见孙兴说完,方学再次站出来,由县衙主簿那里接过六份地契,高高举起一一展示给台下众军观看,再有衙役抬过来一张小桌,递过来毛笔,印油,分别由吴四德等一一画押,按上手印,一式两份,一份各人收藏,一份归入县衙归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