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军歌

九源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军歌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什么大富大贵?你这道士倒是能哄人!问你可有避难之法,怎的尽劝行善事?既如此,我等径去庙里拜菩萨,何劳你在此啰嗦!”于兰虽喜却不信。{}{} sen][}

“贫道虽略通参化之术,不过天道玄玄,岂是人力可穷?略窥一二就是万幸,卜算之道在趋吉避凶,适才因见这位男施主一身杀气,恐杀业过盛祸延自身及子孙,好好一幅功业相,若是就此毁了忒过可惜,故忍不住方有所问。”

“不过见位女施主乃大贵之相,贫道数十年所仅见,故奇之。且女施主贵气绵绵,福荫子女亲眷,当真妙不可言。”

于兰又羞又喜,偷觑于志龙一眼,嗔道:“朝不保夕之人,何来子女?”

“哎,看面相,女施主分明是子女双全,哪里有假!女施主能否出掌相看?”道士信誓旦旦道。

于志龙大喜:“好啊,好啊!”他年岁渐长,这男女之情渐渐浓郁。若无意外,两人喜结连理应是必然。听到于兰有子女双全,于志龙不禁喜不自胜。

道士自矜道:“贫道观人,屡屡中的。若问前程祸福,因多涉机缘,寻常人自是难以卜算、剖析,但命中姻缘、子女多为命数,贫道有行来,尚未有差,譬如这位男施主亦是多子多孙之相,若能逢凶化吉,子孙繁茂优甚于女施主!”

此话一出,于志龙和于兰更是欢喜,即两人俱是一呆,面面相觑后,于志龙面色尴尬,于兰轻哼一声,再不听道士说解。她本要伸出手掌问测的,如今直接握着半截糖葫芦跺脚自去了!

孙兴不由笑道:“这道士胡言乱语,竟无眼色,徒惹人恼!”他虽然发笑,手握钢刀却无松懈。

卜算之说自古有之,于志龙狐疑的再细看这道士。这人目光炯炯,眼光清亮,不似奸邪蒙骗之人。最初此人之言的确惊了于志龙,旁人或以为是语意渺渺,难明其意,但自家事自家知,于志龙焉能不惊。见于兰急走,他本有心再细问一二,却无暇留下,只得看了这道士几眼,才尾追于兰而去。

半路上,于志龙对孙兴道:“派人查查这道士的来历,可有疑点?”

道士目送于兰等远去,想了想,开始收拾摊子。旁边的摊主笑道:“这位道长今日好彩头,几日吃喝不愁了!”他是看到了于兰递过来的碎银颇大。

道士轻轻一笑:“今日开张大吉,贫道见好就收可也。诸位,贫道先告辞了。”

那摊主奇道:“观飞将军与身旁女子眉眼亲昵,应是互有心属,如此兆象,道长难道不识?何故惹得女子羞怒而走?”

道士本不愿答,见他一心热切,遂道:“此女虽有大富大贵之相,然机缘深浅多决于其胸怀,若不容人,亦是枉然!今日贫道出此言,不过小试耳。”

他在案上压一张白纸,草草书就几个大字,再将纸笔砚台等收进包裹,留下案几不顾,只举着旗幡竟悠悠然出城而去。待孙兴安排的人手过来打探时,早已不知所踪。

手下将留字最后呈交于志龙,只见“福祸相依转生死,善德仁行萌后生”这十四字。

于志龙不免内心嘀咕,难道自己还真是遇到了什么隐世的高人。再追问那道人来历,只知是这两日自外地过来,除了每日摆摊为人占卜外,就是在四处游荡,城内外皆可见他的踪影,孙兴断道:八成是益都来的探子,过来窥我虚实!可惜走了此贼,下次遇到定要擒住他好生询问!

孙兴却不知那道士临出城时,这特意留下的字句,既是给于志龙,也是给他。

倒是于兰羞恼,于志龙去开解,于兰借故不见,一连两次,皆是如此,于志龙无奈,他事务繁忙,无暇儿女情长,有心留字,可惜于兰又不识,暂且作罢。

一连几日,顺天军各部操练不已。刘启、秦占山所部终于结束了营内戏乐,也开始转入了操练。万金海、夏侯恩、曲波等则不时到靖安军这边加以观摩,取经,毕竟靖安军操练最有章法,成效最著。

于志龙等虽已有自树一帜的心思,但是并不排斥与这些将领拉拢感情,万、夏侯、曲等皆为各部主将,今后若能被于志龙所用自然最好。

每次于志龙、赵石则顺便挽留,交流感情,傍晚大家在营内共座而食,不过万金海等埋怨于志龙这里的伙食未免清淡,不仅餐中无酒,且每人只有二荤二素。他却不知若无外客,靖安军的这些千户、校尉等的伙食也不过是一荤一素。

后有人憋不住,道战后军中伙食一直如此,万金海等愕然,再问,于志龙无奈道:军中将士多,特别是城外涌入的流民暴增,再加上县里已开始大规模组织饥民和农户开始务农事,原先的储粮大为减少,于志龙不得不颁发军令,自飞将军以下,诸将士日常用度皆需节省,不得侈靡。战前为了保证军中士气,曾士卒每餐皆有荤菜,现在则改为每日一荤。菜油用量也减了些。

至于军中每日供给的白面馒头等,也开始部分换为黍、稷、豆等。

万金海、夏侯恩、曲波等听了不禁有些汗颜。近期涌入的流民大多是被于志龙安置,所需粮米被服也是其想方设法予以周济。其他各部多是应付了事。至于组织人力疏通沟渠,深耕追肥等更是没有放在心上。

刘正风虽数次有些安排,但一是他志不在此,二来手下亦无得力之人经办,救济、兴农等事自然没有什么出色之事。

夏侯恩骂道:“狗日的鞑子,竟想出这损招!飞将军做了大善事,咱家佩服,这就回去让小的自军中取粮,先取千石,不够再说!”

“老万这次是服了飞将军了,既然夏侯兄弟都开了口,嗯,那老万也出粮千石!”万金海琢磨了下自己的储备,也凑了数。

曲波皱眉,他隶属于刘正风,自己可决定不了这事,不过还是拍着胸脯道:“老曲的斤两大家都晓得,回去自去请刘天王再施恩救济!总不能看着这些饥民今后饿毙吧。”

于志龙和赵石相视大喜,齐齐对三人施礼道:“三位慈悲,吾等代饥民谢之。军中无酒,取碗来,满茶,吾等敬几位兄弟!”

几人相座而欢,谈性愈浓。忽听帐外传来阵阵军歌。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歌声渐渐激昂,这是饭前各部歌咏明志,也是靖安军一个特色。

这汉军军歌乃是田烈自典籍中翻阅而出,连着曲谱,敬呈于志龙。于志龙大喜。

军中鼓舞士气之事,最重着是连战连捷,己方人马小损,但是军队的日常训练和驻守毕竟是常态,此时就需要各类奖赏、声乐以助之。

军歌明志,以聚军心,自古有之。

想到汉军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雄功伟业,于志龙就不禁心潮澎湃。为此还专门向田烈请教了窦宪、霍去病、卫青、班固的事迹。他此时正为如何提振士气而发愁,田烈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请城里艺人教唱全军时,于志龙特定集合将佐专门听讲了田烈的汉军征战匈奴的众多典故,并在军中选十数个口舌伶俐的士卒专门跟着城里的说书艺人,学了不少征战匈奴的演义故事,在训练休息的间隙为所部将士,一一讲述。这算是靖安军中早期的文艺队了。

此事实施后,于志龙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此时娱乐内容极少,听书看戏乃主流,何况这些典故桥段皆是汉军出战匈奴的精彩战例,每停到精要处,将士们多喝彩声阵阵,说书的士卒得了于志龙的赏银更是愈发用心,讲的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

春秋战国即有军歌,延绵至今,尤以秦、汉、唐时影响力最盛,故于志龙索性令田烈和明雄等从中搜集曲谱歌词,再教习全军。

此时帐内众人听的就是讲述当年征战匈奴的汉军战歌。开始只是一部将士开始歌咏,渐渐各部加入,歌声激扬,响彻靖安军大营。

于志龙、赵石持筷著击碗,亦之哼唱,孙兴则横刀击刀鞘,靖安军血战一胜后,将士们逐渐有了杀伐血性,此时歌声宏宏,词义豪迈,间有切切敲击声,乃各部军士持著击碗声。

各部将士连唱数遍方歇。

当是时,戏曲杂剧纷杂,戏文白话众多,通俗易懂,极得民众喜爱,好者多熟识一些曲目,口清唱者多矣。帐内众人亦不免俗。万金海等虽不晓此歌,亦不自禁竖耳倾听,渐渐之哼和。

夏侯恩道:“飞将军有心了,寻来这战歌以振营伍。我军中无乐,将士闲暇时无以排遣落寞,可否请将军遣人教之?”

“夏侯将军言重,此易事耳!”于志龙回道。

“莫忘了我等!”万金海,曲波即问道。

“我军各部生死与共,休戚相关,何劳挂齿?”赵石看了于志龙一眼,爽然应承。众人哈哈一笑,接着叙话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