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民1

九源界 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民1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藏人多彪悍,难受元廷管束。这夜军乱,藏军营盘也受到冲击,洛桑嘉措恼急,索性提军,携带军中一应细软,奔着营外冲出去,免得被乱军殃及池鱼。

可惜他算计的很好,却中了许岩等的计策。

许岩知道扰乱元军大营的必要。引导各部冲击沿途元营,甚至故意扰乱出营乱战的元军各部,将他们的溃散方向引导至彼此交错。这藏军一时不察,就此入彀。被引至了杨通贯大营处。

“列阵,挡住这帮蛮子!射箭,快射箭!”杨通贯大声疾呼,连连吩咐。藏军多骑军,自己刚刚率领不属乱纷纷冲出来,这要是直插过来,苗军前后自然被截断,乱战下死伤之大可是难以估算。

乱纷纷的箭雨劈脸落向冲过来的藏骑。

洛桑加措正拍马急行,一**箭雨过来,当下死伤了前面的无数藏家儿郎。

“什么人拦路?”洛桑加措怒喝。

“是苗狗!他们在袭击我们。”有亲随大叫。

“不开化的汉狗,正好报吾仇!”洛桑加措恨道,“分队,浪击!”他这是下令骑军依次组织出数道横队,波浪式冲击前方敌军。

藏骑和蒙骑熟悉战前变阵,特别是对如何快速组成数道横排军列冲击敌军极有心得。马上民族的天性使得他们几乎是天生的骑军。

牛角被号兵哞哞的吹响,响彻天地,各队藏骑自动在将佐的吆喝下,驱使坐骑,不断的调整前后间距,如一把炽烘的铁锤狠狠扎进了苗军的中腰。

苗军与藏军的混战,彻底搅乱了元军大营恢复秩序的可能。

正所谓祸不单行,元军中军大营的侧卫处,一处火药库突然遇火爆炸,霎时,火光冲天,烈焰滔滔,惊得太不花及周围元将、军士目瞪口呆。爆炸引起火器营内连锁反应,很快将侧营的储备火药几乎全部引燃,引爆。炸的元军人仰马翻,周围的元骑根本控制不住胯下战马,纷纷被惊马甩下。

元军的火铳和火炮所需军火之物霎时出现短缺,被太不花等倚为重器的火军就此成了摆设。此时中军内有战力的,并能依旧听调的成建制军伍不过寥寥几个营头了!

此刻高邮城门大开,张士诚、张士信、张士德等当先领着残余的守军兴奋地冲向烈火冲天的元军大营。史文柄等虽然无法打探出元营生变的究竟,但元军自乱阵脚确实不假,这是挽救高邮存亡的最后一线生机。

突然望见元军中军处爆炸连连,火势冲天,喜得张士诚高举腰刀大叫:“天佑我大吴,诸君努力!伪元破败就在今夜!”

跟随出城作战的还有城内数千青壮,他们乱糟糟的杀向前方。元军若破城,他们绝无善终,此时只能跟着张士诚继续与元军死战。

张士诚的反击成了压垮元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天佑我华夏万民,蒙元颓败就在今时!”

于志龙兴奋地挥鞭直指前方。靖安军一路风尘滚滚,经五莲,直指日照,

赵石夺下莒县,大大改善了靖安军的生存空间,为临朐建立了一块广大的地域后路。他一连击退了数股前来莒县增援的地方元军后,得知于志龙再占沂水,留下副将暂时坐镇,自己快马加鞭过来相会。

沂水城内,两人汇合、简单商议后,决定事不宜迟,趁着元廷还未特别关注益都路战事的时机,抓紧时间继续拓展、稳固靖安军地盘。赵石被于志龙留下镇守莒县,兼顾沂水防务,顺便向沂南、莒南发展,至少要把信息刺探的触角伸到该处,为于志龙、赵石的大局筹划提供情报;于志龙则整顿在沂水整编的军伍,迅速率领大部直接向东,杀向日照。按计划,若是得手,将沿海北上,奔胶州,即墨、文登、莱州,力争将益都路的东部彻底囊括在手。

赵石在莒县接连击退数次前来围剿支援的地方元军和豪绅武装,剿灭了数十家抗拒的大户,得其财货,迅速组建一支不下三千人的部曲,暂时站稳了脚跟。为提高新军战力,于志龙紧急发文至临朐,令纪献诚在旧部和万金海、夏侯恩等部中立即挑选得力将卒四百人,调至莒县补充为新军骨干。

赵石一时不做他想,能在此时得到这批人员,可谓大喜。此时临朐大战后,百废待举,于志龙能从中抽调精兵强将也是不易。

但赵石新收抚的参赞中却有人暗中不免寻思,这于志龙这般安排,未尝没有掌控新军,削弱他部的心思。不过他心思细密,此话实在不宜与外人说。

天色阴沉,北风呼啸。寒冬已经彻底笼罩了腹里疆域。靖安军的冬装至今尚未全部有着落。虽然有冬装缴获,但数量仍不充裕。

实际上,缴获的冬装数量还是勉强够。但是地方贫民、流民太多,于志龙为了安抚民心,除了救灾、赈济、分田外,不得不拿出相当多的冬装拨给这些贫寒人家。至于军士,除了部分精锐外,一般只得继续暂穿秋装了。

考虑到军心派系,为了稳定夏侯恩、万金海等,这几部的军士优先所得冬装最多。于志龙旧部不少只得在寒风中继续忍耐。初时,黄二、罗成、侯英等还不忿。不为自己,也为手下部属争取,几人商议欲齐至于志龙处分辨。

于志龙正在大帐内批阅,案上已经被披览的信笺积了一摞。几人见到于志龙仍是一身单衣秋装,只是外罩一件朱红大袍,内絮乱麻或丝绵。这是靖安军骑军将士标配。方学曾供一件上好狐裘给于志龙御寒,于志龙坚不纳。

“凡吾军中有一士未得暖,吾必与其同衣!”

初时,万金海等不信,遣人探视,后亲自禀告营内军事,目睹如是,始信。

后诸将有羞惭者,渐渐与于志龙同。赵石自莒县得知,鼓掌大笑:“吾家将军得飞将军之志矣!”遂起居衣食皆仿于志龙。

主帅亦无裘棉御寒,帐内只生一火炉,故此,几人见到后,黄二立刻闭口。

于志龙问其为何事所来。罗成哧哧艾艾,涨红了脸,无言以对侧身让出身后的侯英。

侯英忙讪笑道:“多日未见将军,属下等挂念不已。想往日得幸与将军时常秉烛长谈,我等感怀不已,今日特来拜见。今见将军日理万机,分身乏术,我等只恨技艺浅薄,不通文墨,不能为大人分忧!”

军中对棉衣分配有异议,于志龙早已知晓,见这几人面色尴尬,也不点破。他面色无波,留下温颜问了几句军中操训、条例之事,几人不敢久坐,捡着重点回禀了几句,羞惭归去。

靖安军接连打下了沂水,莒县,倒是先后搜刮了不少棉布和棉絮,于志龙、赵石当即下令召集当地衣铺商等立即赶制冬装,根据其各地衣铺商的现有缝衣匠人数,分派了制衣限额和工期,颁行了成衣规制。

各地衣铺商的家人也被明令居住于城内,非允许不得出城。同时按照于志龙的授意,以超出市价二成的价格给付冬装费用,先付一半银两,待供货验收合格后,再付后一半。。

有白银首付,大多数衣铺商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乱世中谋活不易,这靖安军肯给白银垫付,而不是给贬值的元钞,令这些商人大大安心,至少在雇工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至于家人为质,商人们并没有太多怨言。乱世谋生、经商不易,靖安军虽然对其家人有限足,但只禁止出城,早晚也是派遣兵丁、本地户曹等日常巡视衣铺、货栈等处的安全,大大较少了往日的盗贼、火患。

作为主帅,于志龙与大多靖安军将士一样,若说不冷,自然是假话。不过以他为表率,军中大小将佐皆是如此,近万士卒见到主帅尚如此,心中如何想自然可知。

每日士卒集中分批晨跑、操训,于志龙令除了纪献诚、赵石外,将佐必须参与,即便是万金海、夏侯恩、黄二、罗成等高级将领也不能例外。靖安军将卒一体,共御寒风。营内饮食几乎不分彼此。不同者,主要在于俸禄高低;将领有自己的营帐、亲卫和居所,将领有富裕者,也可在城内外置地、购屋,雇佣下人侍候等。

故天虽冷,但士气高涨,更何况靖安军多了沂水、莒县,击退了济宁路和临沂来的元军,现在形势大好。

冬季天寒地冻,流民和贫民难以度日。即便是于志龙早已分发了钱粮救济,也不能照顾长远。故于志龙特地下令,营中所需柴薪一部分派军中士卒轮流上荒山砍伐,一部以钱钞、铜板等垫付给地方伐薪为业的百姓,助其过冬。

再出粮出钱,雇佣劳工修整道路、沟渠、桥梁,解决部分少地、无地的人家生计。

同时令谢林等各地文官、掾吏等定期行县,行县的效果和频次作为官吏考绩的一项主要指标。特别是冬日雨雪后,更应每家每户,探访。家贫无劳力者,给以赈济;有劳力者而暂无收入者,可暂时赊账,待来年可以服地方劳役或缴纳收成等来偿还。

地方官佐、掾吏例行行县,本是两汉就有的朝廷体制。它可以令地方官吏了解本地民情民风民生,是否有盗贼猖獗,各地路况和桥梁养护如何,不至于官吏施政时闭门造车。可惜此制每到历朝中后期,多是形同虚设。

于志龙念古及今,一时也无更好的办法,他苦思数日,与谢林等推敲,亲自补充制定了行县的章程和考绩条目,令监察吏等明察暗访,务求考较真实。

一次性全部巡视所有的乡村,不可能,但是主官必须保证一年内基本巡视完毕。同时,于志龙规制出各类统计表格,细化条目,说明使用方法和流程,使得各衙署的书吏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为了强化县衙对乡村的掌控,这次于志龙特地令谢林督办各县户曹、劝农掾吏等至各乡中拜访本地耆老、宿儒等。甚至于志龙也亲自冒着寒风,领着县里的户曹等吏属到临朐周边的几十个大小乡村依次拜访,嘘寒问暖,馈赠米酒冬衣等。顺便探查乡情民风,各地救济、垦荒、、平整道路、修葺水利等事,前后历时六七天。

这一路风餐露宿,虽然辛苦,于志龙还是觉得大有收获。战后临朐周边,包括临朐城破败不堪,人口损失不菲,经过这段时间的官衙救济,流民安置,农耕预备等措施,各项事务已经逐渐走向正轨。谢林、程世林都是干员,知道于志龙极为看重吏治和民生,在这方面不敢稍迨,不仅诸事亲自督办,勘验效果,还裁撤昏庸无用之人,重新筛选清明实干的掾吏充实衙署。

这次行县,于志龙也从中发现了十几个办事不力,克扣民众救济口粮,贪墨钱款,强买强卖的下吏。毫无二话,直接下令将他们法办,从快从重,家属尽皆附罪,并召来谢林、程世林面责。两人大惊,不敢分辨,只是称罪不已。

于志龙知道这不是二人本意,树大有枯枝,这在所难免。靖安军正是大发展的势头,于志龙当下主要把握的是如何构建各地衙署,筛选负责的官吏,配套有效的督查;这二人自归附后,主要精力放在了地方治政上,特别是临朐连续几次大战后勤及战后抚恤、兴农、安置流民、清算地方田亩等,在用人上确实不能面面俱到。于志龙面责的目的只是警示二人,今后用人应严加人品考较,不可放任自流。同时也安慰、鼓励二人莫因往日身份而顾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