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198章 冤家路窄(4/4)

异界大地主 第198章 冤家路窄(4/4)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无名英雄齐政将江右省的稻螟虫害来了一波“团灭”之后,留下一批研究人员摸不着头脑。

幼虫,好像都死了;成虫,半个都没剩;虫卵,貌似也不孵化了……

这农药的效果简直是见鬼了吧?

齐政可不管研究员们做什么猜想,在解决了稻螟虫害后,水稻生产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了,他也就将注意力放到钟华志的嘉谷商贸上去了。

嘉谷农资和嘉谷农业协调水稻种植生产,保证了粮源;嘉谷商贸就一头扎进了水稻仓储和物流的建设上。

我国好像无论是哪种资源,都存在着生产地和消费市场之间的不协调,稻米亦如此。

国内多省存在稻米消费缺口,需要从供应过剩的地区调入,譬如江右省作为早籼米主产区,其大米流向为沪市以及隔壁的江南省和岷省。

中晚籼稻品质比早籼稻要好,是南方主要的口粮。中晚籼稻农民一般除了满足自己的口粮外,剩下的基本作为商品粮出售。中晚籼稻产销区位明确,贸易流向多年来也比较稳定。

国内稻米的运输分为短途运输和跨省的长途运输,短途运输以公路包装运输为主;跨高官途运输主要是铁路运输、水铁联运、公路水路及水路方式运输,其中铁路运输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如果说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还有一点搞头,在国内,嘉谷对铁路运输是插不上手的当然,除了“铁老大”,也没人能插得上手了。

所以,钟华志也只能将目光先放在仓储上。

同样,在国内的粮食仓储上,也有一个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庞然大物存在国储粮。

目前来说,我国粮食市场放开不久,本土真正称得上大型粮食企业的,也就是国粮和国储粮了。

我国大型粮食企业基本属于国有企业,在体制及运营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无论是国粮还是国储粮,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粮食物流运作供应链的一体化。国储粮在粮食储备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分散,产销不能协同,各粮食仓库各自为政,不能发挥企业整体交通的特点

国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本世纪初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负责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储备,收储国家战略储备粮以及用于调节粮食市场的托市收购粮、临时储备粮。

从去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实行托市收购政策。执行这一政策的主体就是国储粮。

国储粮以托市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留下战略储备粮之后,再将剩余部分以市场价格销售给各类粮食企业,粮企再向市场销售。

嘉谷要启动主粮战略,国家的政策不可忽视。针对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好是坏,嘉谷内部还专门讨论了一次。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农民来说是好事,但对粮食企业来说,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托市”,顾名思义,即把粮食价格“托”起来,稳定粮食价格。

首先,托市收购政策毫无疑问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

由于托市价格高于市场价,大部分农民和粮贩子就更愿意将粮食卖给国家粮库,粮食便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国储粮体系。

而在嘉谷这样的粮食企业看来,这样的托市政策无疑是干扰了市场,使价格不能反映价值。

“最初制定最低收购价,是因为市场价格比较低,为了防止谷贱伤农而制定。不过这个价格说是最低收购价,但从一开始执行就成为了市场的最高收购价,这实际上是把价格拉起来了。”王昱业习惯性地直指本质。

“虽然这样调节了市场,但是已经没有市场了。”钟华志补充道。

齐政自是最清楚不过了。

确实,因为市场价格的扭曲,托市十多年后,“卖粮难”再次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政策目标,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增产。

但增产后的粮食,一方面价格不断走高,另一方面,市场主体都不收了,只有国储粮来收。“后果就是严重扭曲了市场,商品流通部分的粮食也进了国储粮的粮库。”

这样一来,嘉谷这样的民营粮食企业,就要和国储粮发生事实上的“抢粮”了。

当然,如果比库存量,嘉谷拍马也比不上有国家支持的国储粮。

国储粮到底有多少粮食库存,没有公开信息披露。但有消息称,“全世界最庞大的库存已经建立起来了。”

如此巨大的收储量,仅仅靠国储粮一家企业肯定是完不成的。事实上,八成以上的收储量是委托收储,临时收储的粮油分散储存在全国的基层粮库等地方。国储粮自己的直属库仅有三百多个,委托收储库点数量是国储粮直属库数量的三十多倍。

嘉谷也不需要跟国储粮比库存量,只需要能储存粮食的粮仓。而在这其中,嘉谷就看到了机会。

机会来自粮食流通体制改制后,基层粮库面临的困境。

去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县级储备粮库与其他三级粮库一起构成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承担着调节市场供求、平抑年际间粮食产量波动等多项重要任务。

又因为逐步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基层粮库不再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完全自负盈亏。这使部分粮库生产经营艰难,负债沉重。

简单来说,基层粮库要执行代储业务,但国储粮分配下来的指标总是不太固定,有时很多,有时又很少,所以从国储粮那里收的代储费也不稳定。

但如果跟嘉谷商贸合作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嘉谷商贸初进军主粮贸易,没有多少自己的粮库,收购的粮食正好无处存放。

所以在嘉谷商贸进军的南方几大产粮区,在生死存亡中挣扎的县级粮库对于合作是求之不得,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除了嘉谷,那些外资巨头也同样极有眼力,嘉谷看中的机会,他们也看中了。

在江右省粮食主产区,先前跟嘉谷商贸一拍即合的县级粮库现在又犹豫了,因为有第三者插足。

益海集团!

当初在收购大豆压榨厂上想要与嘉谷联手合作的外资企业,被嘉谷拒绝后,又在压榨厂并购上被嘉谷抢去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双方的关系一度势如水火。

天道好轮回,现在轮到益海集团过来抢嘉谷的蛋糕了。

真是冤家路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