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215章 永远不可能超越

异界大地主 第215章 永远不可能超越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10月中旬,嘉谷牧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来者叫邓久谦,曾是猛牛集团的副总裁,如今是一位创业者现代牧业的创始人。

因工作关系,邓久谦与伊力、三元等乳品企业的高层都十分熟悉,出身伊力的杨业也不例外,因此杨业亲自过来接待邓久谦。

老友相见,自是先寒暄一番。

待说到正题,邓久谦毫不避讳地说道:“老伙计啊,我今天是带着学习的心态过来的,有秘诀你可不要藏着掖着了!”

杨业就摇头苦笑道:“现在我们嘉谷乳业都被全行业声讨了,有啥好藏着掖着的?”

邓久谦撇撇嘴:“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只剩下放嘴炮的工夫了。至于真正的业内人,唱衰大型牧场的,不是蠢就是坏,不值得一提。”不同于当下乳业界的主流意见,邓久谦认为集约化、大型化的奶牛养殖,才是中国奶源真正出路。

杨业闻言倒是若有所思:“看来,猛牛也对奶源质量有想法了。”

现代牧业和猛牛的关系江湖皆知,邓久谦不意外杨业会联想到猛牛身上,爽快地承认道:“对,实不相瞒,创立现代牧业,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的自主创业冲动,另一方面,也有猛牛的推动。”

“养殖属于农业,乳品加工属于工业,两种行业利益并不一致,整个链条中就不具备可控性。”邓久谦对此深有感触,“国内乳品的加工能力在世界都是一流的,但这么多年做下来之后,我们感觉压力最大就是奶源,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太大。一个大品牌,把自己放在脆弱的奶源基础上,是件很危险的事。”

今年,尽管超女节目被“横刀夺爱”,但凭借着巨大的广告营销投入,猛牛集团总收入已逼近百亿元,与伊力共同成为乳业中唯二销售额破百亿的企业。此时警钟尚未敲响,不过作为领军者,猛牛已意识到奶源缺失的潜在风险。

但是,猛牛本身无法从事养殖行业。

“这是境外投资者的限制。”邓久谦透露,原因是奶牛养殖风险大、投入高。

众所周知,猛牛的崛起离不开境外投资者的大笔资金,投资者的钱用着是爽,但他们划下的红线也难以突破。

“建一个像样的牧场,投资要7亿多,也就能年产300多吨牛奶,而只要拿2.5个亿,就可以做一个年加工800吨的工厂。”因此,投资者和猛牛约定,全年用于“扶植奶站建设”的基金,不能超过2亿元。

如此看来,猛牛“墙外开花”,再建一个实体经营奶源,似乎是早晚的事。

现代牧业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猛牛不能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但通过人脉关系,邓久谦还是筹集了一笔资金,在徽省选址建设国内第二家万头牧场。

但一家万头牧场,要怎样设计,怎样管理,都是从未有过的经验。

这个时候,作为国内第一家万头牧场且目前运营良好的嘉谷牧场,就是邓久谦最看重的学习对象了。

收到现代牧业的参观请求后,齐政没有迟疑地答应了虽然互为竞争对手,但能推进国内乳业的集约化进程,齐政不吝助力。

……

经过两轮消毒之后,邓久谦在杨业的带领下得以进入嘉谷牧场内。

一进门,放眼望去,犊牛舍、青年牛舍、高产牛舍、中低产牛舍……数千头奶牛分别在各自“地盘”上悠闲生活。

杨业就指着奶牛运动场上踱步的奶牛风趣地说道:“平时让奶牛适当做点健身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奶质。”

在高产奶牛区,一辆满载饲料的运料机从过道上“突突突”地开过,饲料均匀地撒进牛槽里,奶牛闻着草香,探着脑袋,甩着尾巴,不紧不慢地凑到槽前,埋头吃起来。

“我们引进全自动日粮饲喂系统,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按照饲料配方,配制出全混合日粮,以保证奶牛营养均衡,产出优质牛奶。”杨业介绍道,牧场的挤奶设备则是采用荷兰的转盘式棚架系统、以色列的控制及接收系统、美国的真空及接收系统,构成世界领先的挤奶运行流程。

到了挤奶时间,智能赶牛系统将奶牛驱赶后,奶牛排队进入现代化挤奶厅,整个过程无人督促,听话的奶牛让人瞠目结舌。

在现代化挤奶大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洗、消毒、安装挤奶设备……一切准备就绪,挤奶器启动,乳白色的牛奶顺着管道流进奶罐里。

邓久谦瞪大了眼,不得不承认,现代牧业的第一家牧场建设,目前似乎走了一些弯路。

现代牧业是请美国资深养牛专家设计,那些专家都是“老头级别”的,赴美参观的也是这些专家们设计的牛场。不过,现在跟嘉谷牧场一对比,那些场舍规划不要说在美国,就在国内都已属于过去时。

眼前所见,才是代表着未来。

邓久谦同时发现,牧场内几乎闻不到一般养殖场普遍存在的异味。

对此,杨业得意地介绍道,嘉谷牧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光产出牛奶,还打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使牧场养殖全程无污染、零排放,让不值钱的牛粪变成宝贝。

邓久谦就看到,各个牛棚一侧都有个全自动的牛粪处理设备。奶牛产生粪便后,这套设备会通过自动传输带,将牛粪运输到位于牧场一侧的有机肥生产中心,紧接着大型干湿分离机器将牛粪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脱水、发酵等处理,生产成有机肥料,给附近牧草基地浇灌使用。

杨业好心地提醒邓久谦,徽省同属南方,下雨大,积水快,牧场的粪尿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外泄造成环境污染。

邓久谦回想了一下自己牧场粪尿池的设计布局,不由得暗汗,作为从北方刚到南方的一员,他对这个问题还真的没有注意到。

这趟参观肯定是来对了,邓久谦同时对杨业的倾囊相授感激不已。

最后他们来到了牧场周边的牧草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牧草,葱葱郁郁而长;远方的防护林沿海边绵延,挡住海风的侵袭,将牧场牢牢地保护在身后。

邓久谦羡慕得口水都要流了:“老伙计,你们这附属的牧草基地占地多少亩啊?”

“单单牧草种植就有十万亩,还有种植了几万亩玉米,全部是有机生产,品质优越,产量也高。”杨业故作轻描淡写道。

邓久谦咂咂嘴,这个自己就没法学习了,南方地少人多,腾出几千亩地建设一个大型牧场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像嘉谷牧场这样的,总占地面积超过二十万亩,饲料大部分能自给自足,简直是过分!

杨业就说道:“你以为我们牧场能有如今的规模容易啊?我们是一手一脚将这块二十万亩盐碱化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今天的良田,单单看这几百公里的‘绿色海防长城’,就知道我们的投入有多大了!”

邓久谦就顺口一问:“嘉谷牧场总投入多少?”

杨业略作思考,“将土地改良和嘉谷乳业加工厂包含在内,所有投资在15亿元左右。”

邓久谦咋舌,嘉谷牧场先进得让他痴迷,但是这投资额度也高得让他心颤,紧接着反应过来:“没有贷款?”

杨业笑得一脸满足:“没有贷款,集团全额投资!”

这下邓久谦不只是羡慕了,他简直是妒忌恨了。

想他一个人,靠着这张老脸和猛牛的名号,东拼西凑的,才凑了两亿多元;好家伙,人家居然连贷款都不需要,就在一个牧场砸进去了15亿。

如果不是各为其主,邓久谦都想抱着嘉谷的大腿哭喊,土豪,求包养啊!

除了感慨嘉谷的财大气粗外,邓久谦也深刻体会到为什么伊力、猛牛等大企业在自建牧场上投入有限了。

以嘉谷牧场为例,建一个存栏4万头,日产800吨原奶的奶牛牧场,投入要15亿元左右,哪怕除开盐碱地改造的费用,投资额也比建一家日加工800吨乳制品的工厂高多了,收回投资的时间也比做乳制品加工长得多。

而即使是一个日产800吨原奶的万头牧场,一年的原奶供应量也只有不到30万吨,而根据年报,猛牛乳业今年乳制品产能达到200万吨,如果全部自建牧场,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再想想嘉谷乳业现在“爆牧场”的操作,即使有贷款,前期投入也是一个巨额数字,除了感叹一句“贼有钱”外,邓久谦已经不想说话。

……

仔细参观完毕后,心累的邓久谦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打击离开了。

嘉谷牧场现在的主人,嘉谷农牧公司的负责人李东亮就笑着调侃杨业道:“老杨,你这么倾囊相授,不怕现代牧业联合猛牛集团超越我们吗?”

“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得了我们。”这是杨业的评价,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神态从容,面带开朗微笑,就像是说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平常。

但这样的平常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底气和信心,那是来自于一个团队,一条真正贯通的产业链的信心。

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

嘉谷牧场,是真正将种植、养殖以及乳制品加工结合起来的典范。

高人一筹的优质牧草,有赖于嘉谷实验室的牧草育种培养虽然其实是“青竹百灵阵”的功劳;全部健康成长,高产优质奶的奶牛,有赖于牧场员工团队的管理虽然大多是“三星聚灵阵”的功劳;物质循环利用的种养模式,有赖于实验室的设计虽然……好吧,这就是陈建章的功劳;乳制品新品类的开发和畅销,有赖于嘉谷乳业公司团队的绞尽脑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集团的“氪金”操作那些世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相较于连启动资金都差点凑不出来的现代牧业,有着上下游支持的嘉谷乳业,有充分的蔑视对手的底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