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553章 国家名片,超级工程(2/3)

异界大地主 第553章 国家名片,超级工程(2/3)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超级农业强国第三卷:一荐甘泉赋 第553章 国家名片,超级工程(2/3)( ..) 无论是在发改委胡主任眼里,还是在齐政眼里,亦或是在国家大佬等人眼里,阿拉鄯沙漠区的治理开发,都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工程,它还附带着强烈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政治上,仅从国际上来看好了。关注土地问题的第一个全球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十五年来,阶段性目标愈发清晰——“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作为全球治沙“尖子生”,中国一直向国际社会宣布履约自愿目标,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嘉谷的治沙工程,正好与国家这一意图不谋而合。

经济上,哪怕向沙漠要粮性价比不高,但利用沙漠里大量空置的平地,以及充沛的阳光资源,生产生物能源,难道不香吗?

这种既可以做成“国家名片”,又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只要不是脑袋瓦特了,都会大力支持的。

唯一忧虑的是,袁院士的跟踪研究生态环境影响的时间还太短,得出的结论很难说就是有代表性的。

嘉谷虽然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运用大量的资源,来完成更大的项目。但就时间上来看,嘉谷开发沙漠也就几年的时间而已。

这么短的时间,并不足以令投资人感到安心,无论是私人投资人,还是“机构”投资人。

而比起经济上的损失,国家名片受到损害,是更加不可接受之事。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再缓上几年,让中科院的数据模型更加完备,再加大投入,才是政治正确。

但对于能开挂,能确保项目不失控的齐政来说,国外如潮般的反对,反而是件好事。

不是说外国人反对的,我们就一定要赞同;而是在袁院士证明了嘉谷开发阿拉鄯沙漠区会形成正向循环的前提下,海外的反对,让国家终于也下定决心,誓要把阿拉鄯沙漠治理到底。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刺激,就不会下定决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石的半导体产业,在美国一再制裁我们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之后,国家才痛下决心,大手笔发展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以突破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

11月底,在发改委的协调下,嘉谷与国投集团联合成立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募资1000亿元,投向作业道路、管道管网、覆草固沙等沙漠治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这是沙漠治理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案例,震惊了产业界、资本市场。如此大手笔,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国家意志,看到了政府对全面治理开发阿拉鄯沙漠区的魄力。

与此同时,中科院公布了阿拉鄯沙漠“深层循环水层”的地理大发现成果;“两漠水库”工程在水库主体大致完善的情况下,二期工程,即修建通过腾格里沙漠的水道,绕过贺兰山向黄河补水的东线工程,正式通过审批,即日动工建设。

主流媒体也定调,将“两漠水库”工程和阿拉鄯沙漠治理开发工程,称为“超级工程”,是“国之重器”!

别看我们国家在国际舆论上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是在国内,战斗力还是杠杠的。

“阿拉鄯地区,虽然坐拥三大沙漠,但在历史上曾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甚至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

如果说沙漠是大自然的惩罚,那我们就要做出一点弥补。

如果每一代人,都只索取自然资源,把治理交给下一代,终究会让人类无以为继。

而我们也见证了,用勤劳的双手、科学的理论,终能力挽狂澜、全力回天。

这样的盛事,一生见证一次,已足够震撼。

治沙,关乎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治沙与治国,在当代,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向土地荒漠化宣战,中国在行动!

维护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在行动!

守卫人类的共同命运,中国在行动!

……”

央视播放的关于嘉谷开发出的绿洲和“两漠水库”的纪录片《超级工程》,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人,对于“大”的追求,简直是刻到骨子里的。

买房子要尽力买“大”房子;买手机要“大”屏幕;看电影追求“大”制作;连称赞都以“大”为尊……将几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变为耕地,将可循环的深层地下水滋润整个西北,这样的超级“大”工程,足够振奋人心!

在主流媒体的力挺下,之前舆论对于嘉谷开发沙漠这一行为的谴责,就如雨打风吹去,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气候了。

……

回到嘉谷总部,看着陡转的舆论形势,齐政乐了:“有国家做背书就是牛啊!”

这就是嘉谷公关部的舆论战战略,根本无需与绿和组织硬碰硬,只要趁此机会,将嘉谷沙漠开发项目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内的舆论就迎刃而解了。

绿和组织是头铁,国际影响力也很大,但在中国这一亩三分地上,还轮不到他们撒野。

与国家意志对抗?那不等于是送人头吗?

你看他们组织的所谓“抗议活动”,对于阿拉鄯沙漠区正在建设的“两漠水库”就选择视而不见,而是只选择针对嘉谷沙漠开发基地,不就是“柿子挑软的捏”吗?

王昱业就笑笑道:“有国家做靠山当然好,但压力也不小啊,说得难听点,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

齐政耸耸肩:“没办法,谁让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呢?”

嘉谷虽然资源充沛,但几亿年形成的生态系统,被几百年的现代文明破坏,想用几十年把它恢复,谈何容易。

资金资源自不用多说,即使是1000亿元,洒到阿拉鄯沙漠的基础设施建设里,也就打个水漂。

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缺的不仅仅是人才,还有大量普通劳动力。西北沙漠毕竟不同东部地区,生活称得上是艰难,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甚至连东部的小城镇都不如。如果全靠嘉谷组织人力,成本之高可想而知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要系统地治理开发沙漠,连国企都算上,也找不到一家比嘉谷更合适的了。

有了水,在沙漠里把树养活不算难,但要真正发展出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自主可控的沙漠产业,齐政只想叉腰呐喊——还有谁!

而如果能完成这一超级工程,那么,嘉谷就等于是站在了顶端。

相比开发阿拉鄯沙漠带来的种种好处,所谓的负面效果,简直不值一提。

——国内对嘉谷的谴责已经不成气候,但是国外依然是冷言冷语当道。

齐政却更不在意了:“要做大事,还怕被骂吗?爱因斯坦还因为原子弹而备受责难呢。再说了,现在,挑事的绿和组织应该顾不上骂我们了吧?”

王昱业露出微笑:“呵,他们都自身难保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