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575章 游说,以及对手的对手(1/2)

异界大地主 第575章 游说,以及对手的对手(1/2)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美国华盛顿,嘉谷集团新设立的办事处。

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的首席代表戈尔悄然出现在会议室,得到了嘉谷集团公关部部长张泽宏的热情款待。

艾金岗波是美国三家从事院外活动的律师事务所中的一家,它以拥有强大的政治关系与人脉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它所做的业务正好处于法律、公共政策的交叉领域。在公共政策这块业务上,包括院外活动和为客户提供解决政策问题的服务。

戈尔为此骄傲地介绍道:“我们在这方面的服务首屈一指。”

张泽宏点点头道:“我相信,否则也不会找上你们事务所了。”

在美国,游说是一个庞大而合法的行业,是指为了让政策对自己有利而对美国议会和各部门决策机构做工作。一般的套路就是雇主给游说团体支付一笔优厚的佣金,再由游说团体在华府上下对雇主的利益进行系统性的支持。

但这又是一个备受非议的领域。

在这个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潜规则”横行的灰色地带,经常爆出钱权交易的“丑闻”。在这个行业翻车的人并不少见,最出名的案例就是号称“美国游说行业之父”的杰克·阿布拉莫夫案,在06年美国政坛尤其是国会山上引起了一场大地震。

张泽宏,或者说嘉谷,都是第一次在美国参与这个陌生的游说游戏。为了玩好这个由别人制定规则的游戏,嘉谷重金雇佣了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

“嘉谷的选择是很明智的。”戈尔微笑道:“目前,在美国雇佣游说公司的中国企业并不多。中国企业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愿意购买东西而不愿购买服务……”

“但一家中国企业想要在美国有大作为的话,需要有人站在你这一边。不光是意见领袖站在你这边,还要保证社会舆论站在你这边。”让戈尔说出这番话的,是几年前与中海油的合作。

05年,在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案中,艾金岗波事务所就是中海油雇佣的游说公司,不过,合作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妙就是了。

戈尔对其失败结果并不讳言:“太晚了。如果中海油更早找到我们,我们会帮助他设计一个更好的方案,并购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张泽宏不置可否。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马后炮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希望艾金岗波事务所能这次能给力点,而不是让嘉谷对高鸿的收购又成为另一个反面案例。

戈尔仿佛读到了张泽宏的想法,为了展现他们的价值,详细解释道:“在美国,游说需要的是全盘规划,商业元素、财务因素、法律业务和政治因素,缺一不可。譬如对于所处行业的敏感性;竞争对手是否感到威胁;能否通过代表相关利益的政治力量的调查;将碰到哪个审批部门和审批人;都牵涉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我们公司在美国,还是有一些支持者的。”张泽宏打断他的话,平静地说道。

“哦?嘉谷对高鸿的收购将是一单重磅收购,一般的支持者可能没有多少话语权……”

“杜邦,强生,辉瑞……”随着一家家公司、一个个游说团体从张泽宏口中吐出,戈尔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怎么可能?”

张泽宏微微一笑,并不多做解释。

是的,美国医药公司联盟经过讨论,有条件地答应支持对美国第三大谷物贸易商高鸿的收购,首先就是政治上的直接游说。

游说活动常用的政治战略有四种:直接游说、间接游说、草根游说和政治行动委员会。这四种政治战略各有其优点和弊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政治形势,利益集团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战略展开行动。

其中,直接游说是最为传统和古老的游说手段,但至今仍是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政治战略。

尤其关键的是,这种面对面的沟通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可能发生的耗散、扭曲和误读,保证了游说的质量。

但是,并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跑到白宫或国会山去找总统、部长或议员反映情况的,政客们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他们可没有时间陪你“闲聊”。另外,国会大厦和政府大楼里有几百位议员和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事务,当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敲哪个门、找什么人。

也就是说,直接游说是以微妙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多一个关系,多一条路”。

每一家大型医药公司,都有政府离退官员担任说客,在国会里熟人一抓一大把。

艾金岗波事务所的关系网络可能比一家大型医药公司的路子要广,但这么多家赫赫有名的大型医药公司联合起来,哪怕每家只出一部分关系,都能轻松超过艾金岗波事务所。

戈尔不知道他们与嘉谷之间有什么PY交易,在确认张泽宏不是开玩笑后,不禁喃喃道:“这样的话,还需要我们事务所干什么?”

“我需要你们统筹起各方的合作。而且,正如你所说,哪怕政治和监管因素不成问题了,但我们还需要说服高鸿的股东;在并购过程中监控舆论等等……”张泽宏气定神闲地说道。

戈尔闻言,简直是精神一振。

一般来说,大型跨国并购案中,政治因素往往是最大的“拦路虎”。但现在嘉谷显然有足够的资源,去影响政客的关键决断,这让收购的成功率直线上升。

虽然说,企业的收购失败了,也不一定会影响到艾金岗波事务所的收入,但谁不希望自己服务的项目成功呢?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只有真正替雇主“消灾”了,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富兰克林”入账。

从这也可以看出,长期标榜民主的美国体制,还远没有达到人民做主的水平。美国政客们在说客的牵线搭桥下,几乎成为了企业利益的传声筒。

但谁在意呢?

张泽宏才不会关心这种游说是不是损害美国人民利益,尤其在嘉谷还是受益者的情况下。

以此谋生的戈尔就更不会在意了,相反,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那么,我总结一下,现在的重点,一是要说服高鸿的股东同意嘉谷的收购,二是要控制好舆论走向。”

“对,你们有什么建议?”张泽宏颔首道。

第一个目标的重点不在“说服”上,毕竟,只要肯开出天价,傻子才不会不同意呢!但嘉谷也不是傻子,只有通过合适的代价拿下高鸿的股东和管理层,才是嘉谷想要的。

舆论走向也不可能忽视的。公众都支持未必能让你成事,但公众都反对,肯定能让你坏事。

戈尔不过思考一瞬,说道:“第一个目标其实不难。从资料上来看,因为高鸿公司出现的亏损以及背负的债务,大部分股东有退出的意向。归根到底,只要开价与沟通都到位了,让他们接纳嘉谷,问题不大。”

张泽宏微微点头。

戈尔继续分析道:“至于舆论走向,其实又关乎到竞争对手的问题,包括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

“从目前的资料看,最大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岛国的丸红商社,间接对手则是美国本土的粮商们,譬如嘉吉、ADM等,他们不会愿意看到在美国出现新的强大竞争对手。”

“嗯。”

“但问题是,嘉吉他们在美国已经有完整的粮食贸易体系,不需要也不愿意接手负债累累的高鸿了,到最后,高鸿总会被境外并购者吞下的。”戈尔微微眯眼,道:“所以,我觉得,我们能说服嘉吉这些本土粮商,支持嘉谷收购高鸿,或者说,起码不会太反对嘉谷收购高鸿。”

“哦?”张泽宏这下子来了兴趣。

戈尔目露精光,缓缓道:“从业务上来说,丸红商社的大部分粮食交易量,要从嘉吉他们手中采购,如果让丸红收购了高鸿,显然是帮助丸红完成了多年来无数次公开提出的让嘉吉他们痛恨的‘脱ABCD战略’;但嘉谷本来就与嘉吉没有合作啊,如果让嘉谷收购了高鸿,虽然会产生业务上的竞争,但起码不会有双向损失。”

戈尔不知道中国有句话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他说的无疑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看,嘉谷是嘉吉他们的对手,但同时也是他们对手的对手。综合得失的话,获得美国本土粮商的支持或者不反对,还真的有可能。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戈尔没有说出来,但张泽宏也同样想到了。

在没有收购一家公司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市场很难,但在进入美国市场后要站稳脚跟,同样很困难。

那么问题来了。

是在美国粮食贸易界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丸红容易获得成功?还是“新兵蛋子”的嘉谷容易成功?不言而喻。

如果注定要有一个竞争对手,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相对弱小的呢?

张泽宏最后笑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