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异界大地主 > 第616章 当中国大豆冲击市场(1/2)

异界大地主 第616章 当中国大豆冲击市场(1/2)

作者:迷路行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5-01 22:49:48 来源:258中文

“我们已经与112家大豆加工商签订了大豆供货协议,全是产值过亿的大厂.byae.大豆销售价格以国储大豆价格为底价,按蛋白质含量加价的原则,每吨4900元。这样,以市场交易为基础,以优质优价为原则,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建立起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嘉谷总经理王昱业手里拿着报告书,并没有打开,而是复述似的给发改委胡主任介绍。

发改委不算嘉谷的什么主管单位,但对于实施国产大豆振兴计划以来的第一波收获,力推此计划的胡副主任可谓是最关注的的人之一了。

所以,对于王昱业的主动沟通,他听得非常认真。

当听到价格的时候,胡副主任挑了挑眉:“4900元吨这个价格合理吗”

别误会,他不是嫌高了,相反,他是觉得偏低了。

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最近几个月进口大豆的到港价格大约在610美元吨左右浮动,算上3的关税以及13的增值税,国内榨油厂可以用每吨710美元左右的价格提货,换算成人民币大约为4400元。

看上去嘉谷大豆的价格还是比进口大豆高了近500元,但要知道,这一波中早熟大豆是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哪怕在国际上,都要比转基因大豆贵1030,嘉谷的这个定价,可以说是极其良心了。x

胡副主任担心的是,嘉谷是不是为了推销国产大豆,压低了豆农的收益。

王昱业微笑道:“不会,这个价格是综合各方的利益而制定的,而且也保证了国产大豆的竞争。”胡副主任点点头。

“一般国产大豆的生产成本大都在每吨27003100元,如果再加上租地的成本,很多时候逼近了4000元。这也导致在中国种大豆经常成了亏钱的买卖。”王昱业先抑后扬道:“而合作社的服务功能除了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最明显的就是降低成本了。”

“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可节约生产费用1520,体现在嘉谷大豆合作社上,这一项至少降低了500元吨;而桂省大豆因为是与甘蔗套种,机械作业效果不明显,但人工成本也比单家独户作业费用降低40。”

“这样的话,我们的高蛋白大豆生产成本在每吨2300元左右;但别忘了,产量同时也增加了100多斤亩,虽然售价基本没怎么上涨,但蔗农实质增收了80。”

胡副主任连连点头。

说一千道一万,国际贸易中,价格才是王道。

进口大豆为何能所向披靡生产成本差异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而生产成本的差异,既有“生产力”落后于人的因素,也有政府的巨额补贴有关。

国产大豆拼规模,拼补贴,肯定是拼不过美国的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在单产上,在协作与联合上想办法。

幸而有嘉谷!

虽然最高产的高油品种“嘉豆13号”还没有完全将增产潜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但单单是南方大豆的爆发,就足以让胡副主任看到嘉谷在品种和栽培技术两要素上对国产大豆增产的贡献。

嘉谷现在基本是将桂省高蛋白大豆的生产成本降低到美国平均水平,而尚未成熟的高油大豆“嘉豆13号”,配套机械作业程度更高,增产也更明显,其生产成本进一步拉低是显而易见的了。

“而且,定价稍微低一点,也有利于加工商收购国产大豆。”王昱业补充道,“或者说,有利于加强国产大豆产业联盟。”

胡副主任摩挲着下巴,道:“你说得对。”

天知道,在预计国产大豆产量“暴增”的时候,为了鼓励使用国产大豆,发改委内部一度传出了要学习泰国“每进口一吨大豆必须认购一吨国产大豆”等措施的呼声。

谁知嘉谷摆摆手,只将大豆生产成本降下来,在售价上稍微让利,不需要太多官方的鼓励措施,大豆加工商就对国产大豆趋之如骛了。

老实说,嘉谷大豆价格再高一点会缺买家吗不会。

但能有几百个买家随便挑吗那就不见得了。

而现在嘉谷轻轻松松就挑出了上百个产值过亿的买家,以胡副主任的眼光,自然认识到,这可不仅仅是嘉谷的合作商,而是一个围绕着嘉谷不断壮大的大豆产业联盟。

如何与外资“航空母舰”般的产业链对抗

嘉谷给出了自己答案:将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和散兵游勇似的大豆加工企业等“小舢板”慢慢联合起来,组成我们的“大豆航空母舰”嘉谷就是舰队中的旗舰。

胡副主任想得更深远:“嘉谷,是打算争取大豆定价权吧”

国产大豆产业的变化科技进步让大豆增产;农户之间加强协作与联合;大豆加工企业之间不再各自为战分开看貌似都挺正常,但结合起来,就隐隐可窥嘉谷剑指大豆定价主动权的野心。

“没错。”王昱业直言不讳。

胡副主任眼皮子都在跳:“这一步,很难走啊。”

“确实很难走。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却没有掌握任何定价权。究其原因,牵涉到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和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复杂问题。而在国内市场,外资、国资和民资之间的利益博弈也是盘根错节。”王昱业停了停,轻描淡写道:“我们也不奢求一蹴而就,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胡副主任不禁沉吟起来,念头一转,问道:“我听说,齐董现在正在南美使劲”

“嗯,国内耕地资源还是有限,我们必须学会整合全球的农业资源。”王昱业说得理所当然。x

“你们这是全方位出击啊!”胡副主任感慨道。

这让他想起了国家的石油战略。

中国的石油产业和大豆产业发展轨迹很像孪生兄弟对外依存度极高,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口的主要来源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定价博弈中严重处于被动状态。

但石油可比大豆受重视多了。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家石油进口已经渐渐“突围”。今天,我国可以从几十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原油,遍布中东、非洲、俄罗斯和南美洲,构建了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格局;同时在国内大力提升原油储备和炼油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而大豆呢此前基本吊在美洲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棵树上。也就嘉谷崛起,在国内和俄远东地区发力了,才挽回点颜面。

“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对于主动“趟水”的嘉谷,胡副主任一贯表达充分的尊重。

“还真的有。”王昱业露出微微笑,“有些事,譬如提高国产大豆生产力;推动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增进整体议价能力;建立多元化进口格局嘉谷都可以自己慢慢来;但有些事,只能由政府来主导,譬如说权威的大豆信息发布中心。”

定价博弈可不是仅仅停留在产量上,权威的“中国数据”也是关键一环。

纵观中国大豆产业吃的亏,“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各种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只靠老美的“忽悠”,分分钟会掉坑里。

因此,要想争夺大豆定价权,国内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大豆信息发布中心,能及时了解和准确判断全球大豆产业供给、需求及影响因素等市场信息的动态变化和中长期趋势,以便为政府制定产业管理政策、生产者调整生产计划、贸易商调整经营策略和消费者调整消费预期提供依据和参考。

胡副主任嘿嘿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正好在建立更完善的大豆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就从发布今年的国家大豆生产形势开始。”

“现在就发布”王昱业讶然。

“桂省大豆的如期丰收给了大家信心嘛。而且,我们也想看看,当中国新增千万吨大豆冲击市场,其杠杆效应能对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产生多大的影响。”胡副主任大笑两声。

i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