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六十三章、全靠忖托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六十三章、全靠忖托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自从和奥斯曼帝国宣战过后,奥地利就进入了战争状态,大量的战略物资沿着多瑙河运往巴尔干半岛,二十万奥地利军队也浩浩荡荡杀了过去。

从表面上来看,奥地利这是要找奥斯曼帝国报仇了。双方的仇恨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要是没有奥斯曼帝国添乱,哈布斯堡王朝早就统一德意志了。

这次弗朗茨欺骗了全世界,又是军队,又是战略物资不断的涌入巴尔干半岛,那怕是奥地利内部看来这都是要打死奥斯曼帝国。

只有少数的高层才知道,这次巴尔干半岛攻势已经告一段落,奥地利的军队和战略物资,向多瑙河流域集结,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西进战略展开过后,可以快速调兵。

运往巴尔干半岛的战略物资,不是还有俄国人需要么?就算是沙皇政府为战争准备了两年,同样没有能够解决国内交通的问题。

本来沙皇政府是准备靠海运解决后勤问题的,他们把战略物资集中到了乌克兰沿岸港口,有黑海舰队护航可谓万无一失。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英法海军一来,海路就不通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盟友出力了,奥地利有一条多瑙河贯通,可以直通保加利亚地区,供应后勤问题不大。

可以说这条多瑙河,是上天赐给奥地利的瑰宝。在铁路没有完工前,水运是最靠谱的方式。

多瑙河起源于巴登,途经过符腾堡、巴伐利亚进入奥地利,经过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入海,这是奥地利西进南德意志和南下巴尔干半岛的后勤生命线。

当然,铁路还是能够修通的好。毕竟多瑙河的覆盖不了所有地区,有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在更加方便。

维也纳

奥地利总参谋部,军队中的请战报告已经堆积如山。军人是需要军功的,占领多瑙河流域两公国根本就没怎么打仗,大家靠什么加官进爵啊?

如果不是拉德斯基元帅威望够高,能够压住军队中的主战派,这些乱七八糟的请战报告就要到弗朗茨的案头了。

据档案局统计,1852年总参谋部收到的请战报告超过了十万份,几乎所有官兵的大名都出现在了请战报告上。

一名中年军官抱着厚厚的文件苦笑着说道:“元帅阁下,这是第十九师送来的请战报告。”

他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多少回抱文件过来了,自从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爆发,奥地利军方就开始磨拳擦掌,准备要大干一场。

总参谋部,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请战报告,以及数不清的作战计划。总之,大家都很着急,生怕俄国人在前面打的太狠,没有他们表现的机会了。

拉德斯基元帅想了想说:“丢给档案室吧,从现在开始所有的这类报告,都不用拿给我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非常的高兴,军队好战是一件好事啊!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德斯基元帅也就麻木了。

自从顺利占领多瑙河两公国后,很多人都把这次战争,看成一场武装游行,仿佛奥斯曼帝国就是一捅即破。

不光是现役官兵们动心了,就连贵族中的纨绔子弟都在四处找关系,想要进入军队中镀金。

这个时候才想加入,自然是不可能了。为了执行西进战略,奥地利政府高层都盯的死死的,任何一点儿疏忽都不允许出现。

“是,元帅!”中年军官回答道

说完之后,中年军官并没有离开,反而有些急促,似乎是有话要说。

看出了这一点后,拉德斯基元帅疑惑问道:“拉菲特少将,还有什么事?”

“元帅阁下,下面群情激愤,我们快要压不住了。”拉菲特少将忐忑的说

拉德斯基元帅严肃的说:“有什么压不住的,告诉他们都给我做好准备就行了,什么时候打仗,还不用他们来操心。

谁要是有意见,马上就勒令他退役回家,奥地利军队就没有这种目无法纪之徒!”

“是,元帅!”拉菲特少将急忙回答道

奥地利军方可没有以下克上的传统,这种军国大事还轮不到下面的官兵们做主。

这个时候要是被勒令退役回家,那就和这次战争无缘了,对有志于在战场上博取功名的人来说,就亏大发了。

压制住了底下的声音,拉德斯基元帅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确实南下巴尔干半岛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现实不允许。

现在奥地利军队的主力都在多瑙河下游两公国活动,表面上是在肃清反抗分子,建立有效的地方统治,实际上还不是为了方便聚集。

就连奥地利海军中能够在多瑙河通航的军舰,战争爆发前也跑到黑海待命,这个时候都在多瑙河流域护航。

准备了这么多,总不能为了在巴尔干半岛占点儿便宜,连西进战略都放弃吧?

军队分散出去容易,想要聚集起来就难了。只需要一道命令,奥地利军队和俄国人联手进攻,要不了多久就能占领巴尔干半岛。

可是一旦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奥地利就拖在了这里,想要抽身就难了。

远离了多瑙河流域,没有水路运输,等把几十万军队集结起来,再从巴尔干半岛运送到南德意志,黄花菜都馊了。

美泉宫

弗朗茨关心的问道:“施泰因先生,国内的铁路主干线建设进行到了那一步,什么时候才可以完成?”

奥地利的铁路网建设,从1849年就开始了,从开工到现在已经三年,部分平原地区路段已经通车。

不过对整个交通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要翻越阿尔卑斯山主脉的铁路就不用说了,再修三年都不一定能够顺利通车。

对山地铁路,弗朗茨的要求也没有那么急,现在最重要的是维也纳通往萨尔茨堡的铁路,必须要提前通车。

没有办法,在他的蝴蝶效应下,近东战争比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提前了一年爆发,这就让西进战略的准备时间少了一年。

一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维也纳距离萨尔茨堡也不过两百多公里,四年时间修通这条铁路,弗朗茨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京张铁路施工条件那么恶劣,才修了不到四年时间,这一段铁路可不需要靠人工凿通八达岭隧道,也不需要架设怀来大桥。

少了一年工期就难办了。为了保密起见,弗朗茨也不可能专门过问这一段铁路。万一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就麻烦了。现在就只能让全国的铁路主干线一起赶工期。

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一旦西进战略展开,奥地利军队就分三路进攻。一路沿着多瑙河打过去,一路从萨尔茨堡出发走陆路直奔慕尼黑,还有一路是沿着莱茵河进入巴伐利亚。

不得不说水系发达就是好,就连从萨尔茨堡进入巴伐利亚,都还有一条萨尔察赫河可以连通莱茵河。

这个年代,巴伐利亚人还没有修建把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的运河,不然这次南德意志统一之战从维也纳调集物资就可以了。

现在增加了一处后勤供应点——萨尔茨堡。因此在战争爆发前,修通维也纳同萨尔茨堡间的铁路至关重要。

铁道部长施泰因向弗朗茨递交了一份文件,说道:“陛下,这是铁路施工的进度计划表、和通车时间的预估表,请过目。

目前,国内的各大铁路公司都提高了施工速度。主干道总体完工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其中三分一路段在年内就可以通车,部分山地铁路可能会延期到1856年通车。”

弗朗茨点了点头,奥地利的铁路建设速度在这个年代来看并不慢,尤其是政府的刺激政策出台后,几家铁路公司都在赶工期。

从今年开始,奥地利铁路将迎来通车潮,很多路段都会陆续通车,国内的交通运输情况将大大改善。

随手一翻,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弗朗茨微笑着说道:“这个速度我很满意,施泰因先生幸苦了,现在你可以去忙了。”

“是,陛下!”

说完施泰因转身就离开了,后面的会议,不是他这个技术官僚能够参合的了。

弗朗茨没有准备培养全才官僚,政府部门的官员大都是精通某一个方面的人才。如果样样精通的话,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了,奥地利政府不需要全才。

真要是有这种天才,弗朗茨认为还是送去搞科研比较好,搞政治太危险了,连他这个皇帝都怕。

目送施泰因离开后,弗朗茨开口说道:“诸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前奥地利通往萨尔茨堡的铁路就可以通车,目前铁路路基施工已经完成了。

原定计划不变,现在还要拖延至少半年时间,梅特涅先生有没有问题?”

被点名的外交大臣梅特涅想了想后回答道:“陛下,这要看巴尔干前线的战况了。

根据我们搜集的情报,俄军在这里投入了25.1万军队,奥斯曼军队名义上有45万人,实际上缺额至少有五分之一,战斗力恐怕不容乐观。

如果俄国人速战速决,在英法干预前攻克了君士坦丁堡,那么我们的原定计划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不要看表面上似乎奥斯曼军队数量更多,可实际上梅特涅还是更看好俄国人。奥斯曼一方的军队数量多,不等于投入到战场上的军队也一定多。

现在俄国人把多瑙河两公国丢给了奥地利,实际上把维护后方的稳定的责任也丢给了奥地利,包括这一地区的后勤运输工作,都是奥地利军队在给他们做。

奥斯曼帝国是本土作战,可惜在保加利亚地区俄国人更得民心。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当地游击队的数量都已经突破了五位数,奥斯曼人本土作战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拉德斯基元帅非常自信的点评道:“梅特涅先生不用担心,这是一场比烂的战争。

经过我们同进入巴尔干半岛俄军的接触,基本上可以判定俄军的战斗力,要比我们之前想象中要低的多。

首先,俄军在兵力配置上非常的混乱,部队编制还停留在反法战争时代,军队内部**严重,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体系混乱。

其次,俄军的军纪涣散,哥萨克骑兵更是一帮蝗虫,他们是走一路祸害一路,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遭遇失败马上就会溃散。

奥斯曼帝**队娉请了法国教官训练,可是只学到了法国人的皮毛,除了看起来像现代化军队外,实际上还是老一套。

在**的问题上,奥斯曼军队更加严重,俄国人好歹能够把编制补齐,奥斯曼军官直接吃起了空饷,部队缺额严重。

很多士兵还是被军官们强征入伍,拉来凑数的,能够有几分战斗力,我不抱有任何期待。

总的来说,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更差。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场战争他们多半会输,不过守住君士坦丁堡的问题不大。”

对拉德斯基元帅的点评,弗朗茨是认可的。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就是一个字——烂,而奥斯曼人则告诉了大家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俄国人和奥斯曼人都处于低估期。不光是他们,实际上法国、奥地利、西班牙、普鲁士四国也是如此,除了英国人外欧洲列强集体不在状态。

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奥地利被抢救了出来,在俄国人和奥斯曼人的忖托下,拉德斯基元帅有了自信的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