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百二十六章、制造恐慌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百二十六章、制造恐慌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维也纳宫,刚刚收到阿瓦被攻克的好消息,弗朗茨还没来得及高兴,坏消息就接踵而至。

俄国人提供的理由,弗朗茨不关心。“屠城”已经成为了事实,参与者那么多想要保密太难了,现在需要的是善后。

如果换个时间点,那也无所谓。反正毛熊的名声又不好,再增加一个“屠夫”的名头,也不会掉块肉。

欧洲很少发生屠城事件,类似的事情却经常干。表面上看抢劫比屠城文明,实际上很多时候抢劫,造成的后果和屠城差不多。食物都抢光了,让民众怎么活?

19世纪之前,欧洲大陆人口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战争中伴随着的抢劫,大量的民众因为缺乏食物而饿死。

殖民地更不用说,谁也不比谁干净多少。只不过殖民帝国掌控着世界话语权,大家假装没看见。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阿瓦被屠的消息肯定瞒不住,现在需要立即进行善后。

民间舆论不担心,民众不会在意奥斯曼人的死活,最多也就感慨两句,麻烦的是英国人。要是伦敦政府趁机搞事情,政治上对我们非常不利。”

得,这都直接认定是俄军屠城了,根本就不相信俄国人的解释。

弗朗茨也不相信俄国人的解释,当地民众激烈反抗他相信是有的,但所有人都那么跳出来抵抗俄军入侵,这不是搞笑么?

奥斯曼帝国可是多民族国家,很多民族都幻想着要独立。从战争爆发到现在,维也纳政府都已经和奥斯曼国内的多个民族领袖接触过了。

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等民族都有独立倾向。

让他们起来造反,或许大家还会犹豫,可是让他们为奥斯曼帝国卖命,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阿瓦城内就没少数民族了?这个说法,恐怕谁都不会信。想要遮掩过去,怎么也得留下一些人作证吧!

奥斯曼帝国民族矛盾严重,正常情况下,找一帮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出来指证并不难,仇恨面前谁在乎真相?

或许很多人都会拍手称快,说俄国人干得漂亮。不要说这些被压迫的民族,就连奥地利国内都会很多人替俄国人叫好。

费利克斯首相:“拿破仑三世刚死,拿破仑四世刚刚继位,内部矛盾就够他忙活的了,短时间内法国人没有精力参合近东战争。

巴黎政府只是摇旗呐喊,不采取实际行动的话,伦敦政府实际上也做不了什么。

普鲁士人真忙着吞并波兰,可不会在乎奥斯曼盟友的死活。或许他们还会庆幸爆发了这件事,帮他们分散了国际注意力。

阿瓦的战争,都是俄国人独自完成的,还牵扯不到我们头上。只要俄国人咬死不承认,就可以一直拖下去。

这个世界不太平,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发生,先冷处理一段时间,等新的新闻出现,舆论就会顾不上了。”

这个处理方式有些阴损,沙皇政府会承担全部的压力。奥地利没有士兵登陆,想要撇清关系并不难。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不用着急,把这个选择权交给沙皇政府好了。

俄军要么整肃军纪,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要么再接再厉一路杀下去,这么干反对的虽然多,但支持的人同样不少。

奥斯曼帝国可是欧洲噩梦,现在能够彻底根治,想必民众们不会抵触。俄国人本来就没有名声,再糟糕一些也无妨。”

死道友不死贫道。事情既然是俄军惹出来的,那么就该由沙皇政府自己出来善后,弗朗茨可不想替人背锅。

或许对沙皇政府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俄罗斯民众从来都不怕沙皇对敌人残暴,阿瓦“屠城”事件还可以分散一下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不管怎么说,只要打赢了沙皇政府就可以借助战争带来的威望,把改革造成的反弹压下去。

……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脸色阴沉的可怕。关键时刻又掉链子了,“阿瓦被屠”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善后。

不管怎么说,人都是俄军杀的,就算是再抵赖,也挡不住泱泱众口,这个责任是推不出去的。

只见亚历山大二世随手一抛,将手中的文件丢了出去,冷喝一声:“哼!”转过身背对众人,问道:“维也纳政府是什么立场,这次战争的外交可是他们负责的?”

没错,俄奥两国也是有分工的。外交这种不擅长的领域,沙皇政府自然不会抢了。

经历一系列的社会毒打,亚历山大二世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外交不是儿戏,不能够靠想当然就能够解决问题。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上前一步:“陛下,维也纳政府做出了承诺,他们会负责摆平欧洲各国,但是国际舆论他们无能为力。”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亚历山大二世的意料,在他看来这次的事情是俄军搞出来的,发生了这种事情,维也纳政府也应该犯愁才对,怎么可能一口答应下来呢?

相比之下,舆论就没有被亚历山大二世放在眼里,报纸要骂那就由他们骂好了。反正都已经习惯了,要是那天欧洲报纸上没有骂沙皇政府的新闻,那才是真正的“新闻”。

“不会这么简单吧?维也纳政府答应的这么爽快,弗朗茨在打什么注意?”

这是亚历山大二世和奥地利打交道总结出来的经验,基本上维也纳政府只要爽快答应了,都会有附加条件。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尴尬的解释道:“维也纳政府提议:要么我们整肃军纪,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要么继续把屠杀进行下去。”

听到这个答案,亚历山大二世先是一惊,随及眼前一亮。

“屠城”会引发国际社会的责难,会增加奥斯曼民众的抵抗意志,同样也会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跑路。

想要驱逐当地民众离开,也不是那么简单。可怕换了一支顶着“屠夫”恶名的军队,恐怕大部分民众都会望风而逃。

奥斯曼帝国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民众禁锢在地方上,这种高难度的执行能力,不是封建帝国可以完成的。

只有制造了恐慌,让大量的奥斯曼民众加入了逃难队伍中,在战略上联军就已经获得了胜利。

俄军一路横扫下去,恐怕靠难民就能够拖垮奥斯曼帝国。人都是要吃饭的,如果苏丹政府没有办法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饿急了的人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后方乱了,前线还怎么打仗?亚历山大二世可不认为奥斯曼帝国在前线储存的战略物资,就够这场战争消耗了。

想了想过后,亚历山大二世还是不敢冒然做出决定,向众人问道:“你们怎么看?”

财政大臣克里斯坦瓦尔:“陛下,这需要把握一个度。奥斯曼人有上千万,杀是不可能杀光的,国际社会也不能够容忍。

奥地利人的意思是制造恐慌气氛,逼迫沿海地区民众内迁,并不是真的要把奥斯曼人全部杀掉。

真要是把奥斯曼人逼急了,和我们血战到底,这场战争就会没完没了。我们托了太长时间,先把奥斯曼帝国击败,逼迫他们割地赔款。

要灭掉奥斯曼帝国,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每过上十几二十年,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一场战争,逐步蚕食他们才是最佳选择。”

这个“最佳选择”是建立在财政上的,沙皇政府财力有限,真要是一下子灭掉奥斯曼帝国,他们也吃不下去,只会便宜了奥地利人。

沉思了一会儿后,亚历山大二世点了点头:“给前线发电,就这么办。记得告诉伊万诺夫那个蠢货,后面的战争必须要打好。

类似的乌龙事件,我不想再出现第二次了。俄罗斯帝国经不起这么折腾,如果他干不了的话,就给我趁早回家。”

作为俄军总指挥,阿瓦爆发了“屠城”事件,伊万诺夫是难辞其咎的。

至于当事人,就算是要追究责任,也轮不到亚历山大二世亲自处置,不然还要下面的人干嘛!

越级处理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大忌。都让沙皇把事情干完了,下面的大臣们干什么?

一旦这些人闲了下来,内斗也就要爆发了。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绝大部分党争爆发,都是大臣们太闲了。

闲的蛋疼,就难勉不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杂念。今天你算计我,明天我算计你,时间长了大家就会内斗了,别的事情啥也不会干。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十二字格言一旦成为了官场行为准则,那么这个国家就悲剧了。

……

阿瓦,遭到了血洗过后,这座城市变得阴森了起来,走到大街上都会让人不寒而粟。

俄军毕竟只是外来户,不可能搜遍每一个角落,漏网之鱼还是有的。

阿克约尔师徒就是幸运儿之一,趁乱躲进了铁匠铺的地窖里,逃过了一劫。

深夜,俄军已经收队回营。阿瓦城人都死光了,俄军自然不会戒备森严。

些许漏网之鱼,根本就不被俄国人重视。在战斗的过程中,就有不少人趁乱跑路了。

还有这么多俄军士兵参与,保密根本就不可能。想杀人灭口,俄国人也做不到。

为了可能存在的漏网之鱼花费精力,还不如想想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有人逃跑,正好可以把恐慌传播出去,或许不用等他们动手赶人,周边的乡村都会人去楼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