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势和游击队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势和游击队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阿富汗的冬天很冷,不过严寒没有挡住战争的脚步。不知道是英国人太无能,还是俄国人太厉害。

1889年的最后一个月俄军如同开了挂一般,先后拿下了马扎尔谢里夫、昆都士、恰赫恰兰,阿富汗地区五分之一的领土易主。

就连英军重兵云集的瓦罕走廊和赫拉特也是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攻克。

打开窗户,寒风呼啸而过。望着飞舞的雪花,帕特里克中将打了一个寒颤。

零下十几度的鬼天气,对英军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不列颠就从来没有过这么冷的天。

不要说出去作战了,就连呆在烧着火炉的指挥部,帕特里克中将都感觉寒风刺骨。

国内那帮官僚们错估了形势,准备的预寒棉衣是按照国内温度配置的,根本就不顶事。

幸好后勤部的官僚们发扬了优良传统,按照之前的人数准备了棉衣。

阵亡、失踪的士兵自然是不需要了,外出执行任务的官兵能够套上两层棉衣。

即便是如此,入冬已来英军非战斗减员人员还是急剧增加。某些地区非战斗减员人数,还超过了和俄军作战的伤亡人数。

前线的失利,与其说是俄军太厉害,还不如是阿富汗的冬天太磨人。

尤其是对一些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印度士兵来说,阿富汗的冬天就是人间地狱。

手、脚、耳朵、脸……全身上下只要露在外面的,就没有一处是好的。

相比之下,对面的俄军就要好得多,虽然也有非战斗减员,但那只是极少数。

除了个别地区外,阿富汗的冬天比起俄罗斯帝国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暖冬。

结果自不用说,俄军士兵在这里如鱼得水,英军在这里度日如年。

炮火的轰鸣声还在继续,赫拉特攻防战再次开始了,亲临前线坐镇指挥的帕特里克中将,此刻已经慌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俄国人敢在冬天降临前发起战争了。

“国内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印度援军是指望不上了,战争进行了三个月,印度总督已经先后给他派出了十五万援兵。

数量看起来是不少,可惜战斗力实在是太感人。依托工事防守还凑合,参加野战就是送人头。

尤其是冬天降临后,长年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印度士兵,很多人都出现了冻伤,近十分之一的人丧失了战斗力。

相比之下,不列颠的本土士兵就要好得多了,不仅战斗力更强,就连抗冻能力也要强得的多。

英伦三岛也是有冬天,尽管没有这么冷,可是零下几度的天气还是有的。

在这种背景下,英军士兵的普遍适应能力,都要比从来没见过雪花的印度士兵强得多。

背后的中年军官回答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国内的首批援兵,将在一个半月后抵达。”

从战斗爆发到援兵抵达,仅仅只花费四个半月,对大英帝国来说,这也是质的提升。

按照以往的惯例,能够在半年内将援兵派过来,那都是国内的官僚勇于任事。

当然,这次高效率也是被逼出来的。敌人是不可一世的俄国人,又是冲着印度来的,英国政府想不紧张都难。

尽管这个效率已经不低了,但是帕特里克中将还是不满意。前线的局势刻不容缓,拖得时间越长,后面的仗就越难打。

“再派人去催,另外通知他们准备好御寒物品,阿富汗的冬天可不好过。”

尽管现在说这些,可能已经有些晚了,帕特里克中将还是选择了提醒。

远征军司令官不好做,印度殖民军的伤亡无所谓,可是英军主力一旦伤亡惨重,帕特里克中将就要倒大霉。

国内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远征军遇到的情况虽然汇报了上去,可是等国内那帮老爷们做出决定,再组织生产、运送过来,冬天估计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让援军做御寒准备,实际上也是让官兵们自己想办法。

英军沿途要经过不少地区,理论上来说是能够采购一部分御寒物资的。

反正命是自己的,要不要为了增加战场上的生存几率砸钱——随意。

……

顶着寒风,一支运输车队缓缓驶出了杰曼城。从车队前进的方向上判断,大致可以确定这是通往阿富汗地区的。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马上就要进入阿富汗地区了。那边可不太平,一不小心就要提前见上帝。”

中年军官响亮的声音传遍了运输车队,所有的人神情都严肃了起来。

阿富汗地区可不太平,外有俄军扣关,内游击队肆掠,就连看上去老实本分的老农,都有可能随时暴起袭击运输队。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英军运输车队被袭击四百七十六次,其中四十六次损失惨重,更有五次全军覆没。

共计阵亡护卫官兵1371人,阵亡民夫3476人,损失物资更是无法统计。

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押送物资虽然威胁,可是收获也丰厚。

一般来说,物资运输是允许发生损耗的。这就是大家财源,只要不超过规定的上限,上面是不会过问的。

要是遇到了游击队袭击,还可以向上报损失,可以捞上一笔。

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上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当然,该分出去的那一份,肯定是要给的。

如果不是阿富汗地区的游击队太猖獗,运送物资实际上也是一份美差。

油水不少、危险小,前线打赢了,运输车队的功劳不小;打输了战争,和他们完全没关系,通常是镀金军官的首选。

遗憾的是阿富汗地区是个例外,单纯从伤亡比例来看,运输队的伤亡率并不比前线的部队小。

远征军有关系背景的,都负责印度境内的物资运输,打发到阿富汗地区执行运输任务的,都是关系背景不够深的主。

一名青年军官应声回答道:“放心吧,中校。这段路我们都走十几次了,就遇到一次乱民袭击,真正危险的路段在前面。”

这是事实,越是深入阿富汗境内越危险,这已经是英军的共识。大部分袭击都是发生在内陆地区,尤其是山林地带最危险。

经过长时间的袭击与反袭击斗争,英军也总结了一套对付游击队的方案。

比如说:发生意外袭击,就报复在周边的原住民身上,逼迫他们站在游击队的对立面。

为了立威,屠村灭镇的事情,英军可没有少干。在激发当地人仇恨的同时,也带去了恐惧。

人性是最复杂的,不是所有阿富汗人都能够视死如归,同样也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游击队投靠英军的二五仔。

越是人烟密集地区,越不利于游击队的潜伏。袭击过后也不方便跑路,所以大部分袭击都转移到了城外。

“闭嘴,韦尔!你的经验都是狗屎,战场上想要活得长,最重要的就是谨慎……”

中年军官的话还没有说完,一颗子弹飞啸而来,命中了他的右臂。

紧接着乱七八糟的枪声响起,所有人都知道游击队来了。慌乱之中押韵物资的民夫已经乱作一团,部分马车已经奔驰了出去。

护卫的官兵急忙拿枪反击,受伤的中年军官强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

似乎是意识到了运输队不好惹,约么一刻钟功夫过后,游击队放弃了继续强攻的准备,留下了几俱尸体就扬长而去。

类似的袭击,几乎每天都在阿富汗地区上演。游击队如同例行公事一般,时常出去打伏击。

也不管双方的实力差距,遇到了英军就袭击。袭击过后立即撤退,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见游击队退去,受伤的中年军官松了一口气,急忙对手下人喊道:“别追了,快清点伤亡,继续上路。”

他们的任务是运送物资,而不是追击游击队。剿灭了游击队只是意外军功,可要是因为剿灭游击队丢了物资,那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可不少,有人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前脚刚出去追究,后脚就被游击队端了运输车队;更有人追究游击队进山,直接被人家反推了回来,下场那个惨……

运输车队人数不多,除了八百多民夫,就只有一个营的护卫队,清点的伤亡的速度很快。

片刻功夫后,韦尔的青年军官就上前汇报道:“中校,这次我们损失惨重。

人员伤亡共计184人,其中护卫官兵伤27人、亡11人,民夫伤127人、亡19人,物资损失7车……”

中年军官挥了挥手,可能是碰触的伤口,脸色一下子苍白了起来,强忍着不适吩咐道:“传令下去继续上路。

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赶到下一个据点,要不然到了晚上就危险了。”

这是杰克中校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凡是被游击队盯上的车队,都不会只袭击一次。

很多时候就算是明知道袭击不可能成功,但是游击队还是会发起袭击。就像是牛皮糖一样,只要粘上了就甩不掉。

莫说这种数十人的游击队,就算是遇上了独行侠袭击,杰克都不敢多停留。

发现杰克中校右臂受伤,韦尔关心的问道:“中校,你的伤先处理一下吧,拖下去容易发炎。”

这年头枪伤也是致命伤。即便是只击中胳膊,要是处理不及时,伤口一旦发了炎,同样有可能丧命。

很多被截肢的士兵,并不是说弹片把肢体炸没了,很可能只是被子弹擦破了皮。因为身体没抗住,伤口发了炎,不得不做截肢处理。

杰克中校摇了摇头:“处理什么?这里又没有军医,况且我们也没有时间耽搁。

放心吧,我已经包扎过了。现在是冬天,没有那么容易发炎的。

带上伤员,立即出发。阵亡官兵先不管了,等回来的时候,再给他们收尸。”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即便是中层军官,在战场上安全同样没有保障。

英军中医疗医院非常有限,还没有奢侈到给运输队配备医护人员的地步。

就算是有医护人员,杰克中校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接受治疗。

作为这支运输车队的指挥官,杰克非常清楚手下人是什么货色。

别看他们刚刚打退了一次游击队的袭击,要是游击队再次发起袭击,能不能挡得住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是部队没有战斗力,主要是军心士气被折腾没了。

本来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运送物资,大家心里就有一肚子的委屈。要是再没了士气,士兵们就要跑路了。

前面就发生过,因为运输队多次遭遇游击队袭击,押运物资的官兵承受不了压力,跑路的真实案例。

为了降低再次遭遇袭击的风险,杰克中校不得不抓紧时间赶路。以至于阵亡官兵的尸体,都没有功夫处理。

明眼人都知道,回来处理只是一个拖词。等大家把物资押送过去,再折回来的时候,尸体早就不知道喂什么动员了。

不过人都是自私的,且不说任务的问题,光在荒郊野外露宿的事情,大家打心眼里排斥。不是吃不了苦,主要是真的很危险。

随着车队离开,大地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有地上的乱七八糟的尸体,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战斗。

夜幕降临,英军运输车队终于抵达了塔卡尔小镇,危险之旅暂时结束了。

荒野之中,一堆篝火旁边几名青年男子正在交头接耳。

一名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厉声说道:“我不同意你们的计划,现在还没有到和英国人决战的时候,强攻塔卡尔小镇只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俄国人只是我们暂时的盟友,你们不会天真的以为,他们就是真的来帮我们驱逐英国人吧?”

拿人手短,吃人口软。

拿到了俄国人的武器援助后,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斗力提升了一大节,从最近搞事情的成功率上就可以看出来。

再怎么提高,要靠一支人数几百人的游击队,跑去强攻英国人控制的城镇,还是有不小的压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