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天之梦—探险 > 第一千一十章 阜城的下一步工作

天之梦—探险 第一千一十章 阜城的下一步工作

作者:王大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03:40 来源:258中文

从八六年至今的四年时间里,变形金刚模型卖出了八百多万件,这些模型都是由火家制造的,是塑料模型,而最初的钢铁模型只有十二万件,并且这些模型中大部分都是擎天柱、大黄蜂、红蜘蛛这几个熟悉形象,一些只在漫画里出现过数次的形象没有做多少,最少的一个机器人只制造了三百多个。

十二多万件钢铁模型看似不少,但是放在全世界范围内那真就不足为奇了,理论上来说,能凑齐这三十多个形象的至多只有二百多人,但刘琅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恐怕不会超过十人,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二十年后,这一整套钢铁模型一定会价值连城的,当然,对刘琅来说这些模型就是一个纪念,而且这些模型都是钢铁锻造,非常容易生锈,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保养一下。

宋立峰和王振东走进刘琅的办公室,两人早就对这些壮观的变形金刚习以为常,只是看了一眼就坐在了沙发上,茶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陶瓷罐,王振东也不客气,打开后拿了两小搓茶叶放在茶碗里,然后又倒了刚刚烧开的滚开水,屋子里立刻弥漫了浓郁的香气。

宋立峰用力的嗅了嗅,然后一副陶醉的样子。

“刘总的茶叶可是国家高层才能喝到的,今天我又有口福了。”

两罐茶叶是去年刘琅在首都时那位副总长给他的,当时拿了半斤,让那位副总长心疼不已,按照他的话来说这种茶叶每年只产两斤,全中国能喝到这种茶叶的人不会多于二十人,刘琅一下子就拿了他两年的份额,不过对方不亏,刘琅对岛国的经济预测逐渐成为现实,国家在那边至少能赚上十亿美金。

“宋大哥,先喝口茶去去寒!”

今天是大年三十儿,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这两天阜城下了大雪,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三十度,不过北方工业集团的办公楼里非常暖和,四蒸吨的大锅炉天天烧着,都用不着空调屋里的温度就达到二十度以上。

宋立峰喝了一口茶水,热气夹着香气进入肚腹将体内寒气驱赶出来。

“真是好茶呀!”

宋立峰不忘感慨一番,这种茶叶他是喝不到的,恐怕连高官一年下来也喝不到几口,当然,茶叶这东西就是草,说它值钱就值钱,说它不值钱也一文不值,刘琅对这东西没什么需求,难道喝完了能够成为神仙?

“刘总,现在阜城的建设已经渐渐步入正规,只要发展下去,相信会越来越好,但是我总觉得这些还不够,引进外资固然是很重要,但是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阜城现在还没有一家企业站出来成立私人企业。”

宋立峰说得没错,在刘琅眼里,现阶段阜城的开放程度远远前世同一时期,改革的春风已经刮到了这里,人们的心思都开始活分起来,但这些还是不够,宋立峰的期望是大家站出来成立自己的公司,依托北方工业集团发展起自己的公司,这才是自我造血。

刘琅听完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阜城老百姓还是太“老实”了,就算有刘琅给他们做靠山,他们也不敢放手一搏,不像当年的孙明凡,什么都没有就敢贷款几十万把风扇三厂买下来。

刘琅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推进这个问题,一是在技术上给予扶持,北方工业集团今年开始就要制造自己的产品,一是刀具,二是轴承,刀具嘛,现在别的企业还做不好,模具、锻造和工艺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好的,至于轴承,我觉得是可以做的,辽北第四机床厂、金陵机床厂分厂他们都是为我的轴承产业提供下游产品,不过他们这几家厂子还要有下游产品,比如说轴承粗坯、初步锻造加工等等,这些完全都可以我们自己的工厂来做。”

“对,对,就是形成产业链条,北方工业生产最上游产品,金陵机床厂制造中游产品,至于下游产品完全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工厂来制造!”

宋立峰频频点头,他现在是颇为感慨,感慨的是北方工业集团发展的太快了。

两年前,刘琅刚刚成立公司时聘用的全都是本地的工人,那时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结果不到两年时间,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在刘琅的教导下都成了一群高手,反观其他工人,他们原本也可以选择一个不同的人生,但是落后的思想让他们选择了“安稳”的生活,的确,他们这两年都日子过得是很安稳,一天天无所事事,领着每个月不到三百多块钱的工资,勉强糊口罢了,再看看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工资水平接近他们的三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了。

现在阜城很多工人早就后悔了,可是后悔有什么用?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后果也要他们自己来承担。

当然,宋立峰和刘琅不会因为他们的怯懦而放弃这些人,阜城要全面发展,不能让任何人掉队,整体水平提高才是最关键的,但毫无疑问,即便以后阜城人均收入提高了,北方工业集团的职工工资也属于最顶尖的,别人每个月赚一千,他们就要赚三千乃至更高,从当初他们选择加入北方工业集团的那一刻起,这些人注定会跟着刘琅走向人生巅峰,刘琅保证让他们这些人在十年内都有房有车。

“对了刘总,刚才你说有两方面问题,第一方面是让他们承接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制造,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宋立峰接着说道。

“第二个问题还是老生常谈,那就是再次解放思想,给他们最优惠的政策,国家的特企模式我觉得对于阜城来说还是有些苛刻,别的不说,就拿设备来说,大部分工厂的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即便还能使用,但是在我看来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值不了几个钱。

我看谁要想卖下工厂,所有设备就免费送给他,不要钱,还有厂房,免费送,土地不能送,但是我们可以先行租借,比如三年内土地免费使用,三年后到第五年土地租金按最低价收取,五年后可以考虑卖给他们,这就起码有至少三年的缓冲时间,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就可以,要记住,我们的责任是对企业进行改革,帮助他们做大企业,而不是收他们的土地费用,这是根本。”

“嗯,刘总说得没错,反正我们是工业特区,完全可以改变一下现有的规定,总之有利于我们发展工业就行!”

宋立峰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大到“违反”有关规定的程度,而且还“言之有理”,甚至是越做越上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