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没人挑水,沈家河都一直省着用。二·八·中·文·网就他这么个省水法,两大缸水倒是能支撑好些天。
连着躺了将近一个礼拜,方天林躺得都快发霉。闲来无事,他便开始反省。两个月来他在打猎一事上走得一帆风顺,让他有点得意忘形。猎户是比普通农户日子过得好,可为何猎户那么少?还不是大家都明白,高收益通常伴随高风险,那些钱都是拿命赚的,谁都不敢保证,每回都能全须全尾回来。
方天林这回是他运气好,仗着身体素质强健,人又年轻,反应灵敏,这要是年纪再大点,反应再慢点,结果可以想见。
哎,这个来钱的营生,怕是不能继续了,方天林长叹一声。自个媳妇的担忧,他看在眼中,再过几个月,家里就会多一个孩子,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以后即便进山,也只能在外围转悠,他不能让自己出意外,留下孤儿寡夫讨生活,光想想他心里就一抽一抽的痛。
这次为方天林治伤,沈家河总共付了二两多银子。这还是在方天林坚持,没有让老大夫开贵重补身药材的基础上,不然,花出去的钱将远不止这个数。
方天林不禁感叹,真是到哪都一样,生什么不能生病!
之前方天林见天进山打猎,家里攒了不少存货,再加上受伤那回留下没卖的那些,家里不缺肉食。在沈家那段日子,张婆子宁可掏钱买肉,也不会将钱花在鱼身上,除非是非吃鱼不可的时候。
方天林倒也不是有多喜欢吃鱼,在他眼中,鱼还不如肉对他有吸引力。不过,他听说多吃鱼人长得聪明,特别是对于小孩子而言,鱼的作用似乎更大。他的朋友中,就有一个小时候在各种鱼肝油的滋润下度过。而这一位,恰恰学习成绩不错,打小就是老师眼中的资优生,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方天林不确定两者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他秉着宁可错杀,不可错过的原则,见天买鱼给沈家河增加营养,现在也算上他自己一个。这次受伤,他到底亏了气血,不好好养一段,恐怕会损及身体根本。
大冷天的,漓河水位不高,捕捞上来的鱼极少。方天林将整个菜市场都转遍,这才买到几条合心意的鱼。
入冬了,绿叶菜也渐渐绝迹,这段日子,方天林每天都会买上一些,留够每日吃的,其他那些便储存在水空间中。
想起家里备给孩子吃的精米被他吃了个精光,方天林又转进米行,买了一小袋。稻米在这边基本不出产,金贵得很,精米更是贵得离谱,一斤要二十五文,比猪肉价格还高。一般人根本不会将它放入日常吃食行列,也就男媳妇生产后,才会拿它熬米汤喂孩子。
将所有东西都采买齐全后,日头已升上半空。方天林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盘算着家底。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在村里时他还没多大感觉,这一出门,诸般东西都要花钱买,这才深切体会到没有田地的麻烦之处。
农户手头虽没什么余钱,好歹还有田地里的出息,只要不出意外,弄口吃喝并不是太难。城里百姓有能耐的先不去说,那些没什么本事,就靠出卖劳力为生之人,生活估计还不如农户来得殷实。可大家的认知却不是如此,大多数城里人都看不起乡下人,甭管双方家境如何。村子里出来的,也多半认为这样理所应当,似乎只要是城里人,就合该被高看一眼。
算上治伤的花费,三个多月下来,两人竟然花去了将近九两银子。这要是让沈家人知道,怕是早就炸了,至少两人耳朵再没法清静。
方天林却是心中明白,这样的开销看着是不少,实际上花在吃喝上的并不多。光治伤和房租就占了差不多四两,加上置办家什的费用,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只花了一两左右,满打满算,一天支出也就三十几文。
方天林和沈家河都是壮劳力,能吃能喝,纵使省着用,缺油少盐,全素着吃,一日三餐没个十来文也搞不定。更何况,方天林哪是会亏待自己的人?在家的时候吃一个锅里的,他只能三不五时开小灶,还能忍。现在,就如同狼入羊群,山珍海味他不求,至少寻常食材,他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沈家河曾经支吾着说过一回,觉得家里都在省吃俭用,他们两人在外面大吃大喝不合适,立马被方天林反驳得毫无回嘴之地。
沈家河是个孕夫,应该好好补充营养,没条件也就罢了,现在有这个能力,为何还要如此委屈?亏谁也不能亏了他的嘴不是?至于方天林自己,他常出入山林,不吃好哪有力气,这要是出个差池……
剩下的话,方天林没能出口,被沈家河一把拦下。有着这么多理由,沈家河也不再纠结于此。他不能常出门,便每天在院子里走走,再干点轻省的活计,日子倒是比以往还要轻松许多。只要他不想起自身有孕的事情,就一切都好。
方天林这般想着,便到了家门口。
院子里静悄悄的,沈家河估计还在睡觉。方天林把东西放进灶房,洗了把手就开始做早饭。
灶膛刚燃上火,耳边便传来一阵婴儿的哼唧声。方天林愣住,手沾上火星才回过神来,忙铲起灶灰熄灭灶火,几步便冲进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