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我的战机是洞天法宝 > 第101章

我的战机是洞天法宝 第101章

作者:爱鱼的肥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17:53:01 来源:258中文

翌日,陈管事上门跟方天林沈家河敲定了商谈时间。贰伍捌中文

当天半下午,两人一同前往陈管事预先定下的茶楼雅间,正式同安三老爷洽谈这桩生意合作事宜。

方天林跟沈家河不是第一次见安三老爷,此人面相亲和,别以为这样就能小瞧了他。能将生意做成这样的,哪个没有点本事?越是面容和善之人,反倒越不容易对付。

当然,双方是谈合作,又不是直接竞争对手,没有多少利益上的冲突,自是不需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去打击对方,气氛就融洽多了,不见一丝剑拔弩张。

“沈老爷,方老爷,明人不说暗话,我们合作也有段时间了,彼此都很愉快,别的我也不多问,我想确定一下,昨儿个陈管事说的不是夸大之词吧?”安三老爷早就调查过沈家这两位,平日里也有所关注,对于两人的性情不说有十成十的把握,至少六七分是有的。

方天林跟沈家河不是奸商,只要以诚相待,不欺他们,就不用担心他们在背后阴他,同他们合作再省心不过。这也是安三老爷为何没有拿身份地位压制他们,从他们手中攫取大量利润的一大缘由。

常年在商场中行走,安三老爷自有一套应对方案,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什么样的对手,他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而不是粗暴的统一对待。

正因为他眼光精准,又不轻易得罪人,安三老爷名下酒楼生意才会一年比一年更加兴隆。尤其是近段时间来,从“好再来”超级食坊销售模式中获取灵感后,生意那是更上一层楼,已经隐隐有赶超年收益排在他上面兄弟的趋势,自那之后,对于沈家这两位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当然不是。”方天林端起茶碗,浅抿了一口,“除了雪糕之外,还有好几类,成品正在制作中,安老爷想看,过几天就能看到。不过现在技术还不算成熟,目前能做的只是少数,等到将这些都吃透了,相信以后能推出的新产品会更多。”

安三老爷盯着方天林看了许久,确定他不是在夸夸其谈,当即收起嘴边常年挂着的淡淡笑意,难得正色道:“说吧,你有什么要求。我记得上次我们见面谈的是制冰方子的事情,这次你们提供的雪糕类生意的确赚钱,却远不如制冰钱来得快,就算这生意大有可为,让陈管事同我汇报一下进度也就够了,你们有什么附加条件?”

方天林并不觉得意外,聪明人哪都有,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安老爷,这么说吧,冰品生意涵盖范围极广,雪糕跟之后沈家要推出的品种也只是其中一大类,却是非常赚钱的一类。至于这项生意的关键,想必安老爷早就心中有数,那就是它离不开冰。”

略微一停顿之后,方天林继续说道:“既然沈家已经把制冰方子卖给你们,就没想过再大规模自己制冰,大家都是长眼睛的,凭空冒出一大堆找不到来源的冰,不说其他人,就连沈家雇工都糊弄不过去。如此一来,咽喉便被卖冰的商家卡住,就算安老爷看在两家以往合作愉快的份上,低价卖冰给我们,数量也有个限度,毕竟制冰这门生意并不是安家一家所有,沈记最多也就小打小闹,掀不起多少风浪,这要是安家将雪糕这项生意握在手中,那……”

安三老爷敛下眸子,方天林说得那么透,把沈家所有不利之处都摊在他面前,这事情反倒不好办了。他问对方有什么其他要求,结果他说了这么一堆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怕是另有他图。

“雪糕应该比较容易仿制吧?”安三老爷没有就着方天林的话语继续往下说,转而换了一个方向。

“短期内不用担心这个,就算被仿制,也只是其中一些口味,其他那些就不一定。”方天林并没有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一定无人能仿造,除非制作方法只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这显然不现实,要想赚取大量银子,必然要扩大生产,各种口味配方或许还有办法控制住,但制作雪糕的法子即便商家短时间内分析不出来,他们也有别的办法,只要动用一番手段,势必能从生产雪糕的作坊雇工那里弄到。

有钱能使鬼推磨,纵使雪糕作坊由沈家开办,依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想要撬开雇工的嘴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给出少则几两,多则几十两银子,想必沦陷在金钱攻势下的人不少。二·八·中·文·网

方天林不用想就能断定,这种随口一说就能轻松赚到一大笔银子的事情,怕是没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诱惑。出卖东家其实并没那么难,毕竟他们只是雇工,再说就算是沈家下人,他也不能保证什么。这世上吃里扒外,背主求荣的婢仆难道还少了不成?

身份不能决定什么,难得的是忠诚,方天林想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能力是其次,忠诚才是首要。至于其他人合则来不合则去,利益加上一点情分作为维系双方之间的纽带就可以了,他不会对这些人报以多大期望。

安三老爷没有说话,静待方天林下文。

“安老爷,制作雪糕的方法以及各种配方沈家都可以卖给你,但沈记要以优惠价从安家拿货,不得以任何理由断供。”

“可以。”安三老爷不禁坐正了身体,这要求就跟没提差不多,定然还有后续。沈家如此让利给安家,不可能没有所求。

方天林隐晦地看了一眼陈管事,慢悠悠开始品起茶来。

安三老爷心中一凛,之前沈家跟安家合作,从不曾主动避讳陈管事,让不让他旁听,那都是他的事,沈家不干涉,现在……

陈管事也是个机灵的,不等安三老爷吩咐,主动找了个借口退出雅间。

“我年长你们几岁,就托个大。”安三老爷这会也想不明白沈家这两位究竟想图谋什么,“方老弟,沈老弟,你们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真到了这时,方天林心中也生起一丝踌躇。直到沈家河手覆在他上面,眼里尽是支持,他才彻底定下心来。

以沈家现在蒸蒸日上的势头,就算不做其他,只一心经营沈记,这一辈子也不愁吃穿。可这真是他想要的吗?若没有得到乾元族传承,那能做到衣食无忧,培养好后代,他就已经非常满足。问题是他现在有这个能力,却放着不用,只着眼于自个小家,是不是太过浪费?

踏出这一步,就再没回头路可走,方天林事到临头,又在脑海中思虑良久,才幽幽开口:“安兄,借一步说话。”

安三老爷面容越发严肃,往方天林这边挪了挪椅子。

沈家河起身拉开房门,朝外扫了几眼,之后便关上门,将耳朵贴在门上,以防有人偷听。

“安兄,无论听到什么你都别急,等我说完咱再来商议。”方天林事先打好预防针,免得安三老爷听到之后惊叫出声。见对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这才接着开口,“我想要靖朝东南至西南沿海一带的详细消息,方便的话,附近国家也捎带上。作为交换,沈家可以和安家进行深入合作。冰品只是小头,而且它情况特殊,是直接卖给你们,以后沈家出产的商品,将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安三老爷瞳孔微缩,方天林话中透露的信息不少,他说的是商品,而不是吃食或食品,这就意味着沈家后劲极强。更重要的是,这让安三老爷心中产生了顾忌,沈家这两位出身如何,他再清楚不过,若只是吃食的话,还可以理解为他们人聪明,有这方面的天赋,可连其他行业都涉及到,这就不是光农家出身的沈家能做到的,他们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个连安家也查不到的势力存在?

这也就罢了,安三老爷勉强能接受,这世上就是有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人和事存在。再说,不管是沈家人就这么厉害,还是背后有人支持,就目前来看,对安家并无不利之处,他不用为此生忧,可最先这一句话就让他心中大骇。

安三老爷不信方天林说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只想要了解一下靖朝东南西南一带的情况,好方便沈家在那些地方做生意。如果只是这样,都还不算什么,让他惊惧的是沈家为何会知道安家的触角已经延伸到这些地方,甚至连国外都包括在内?

这已经不只是生意上的问题,安家能在云州城都排得上号,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安家只是富商,明面上结交的官员品级最高也就云州府同知,再加上几个安家资助出来的高官,还都是地方上的,就这样的势力,他们凭什么同那些王公贵族世家支持下的商家斗?那自然是因为安家暗地里还有支持者,可这样秘密的事,沈家怎么会知道?

安三老爷心中惊涛骇浪翻腾不休,面上还算平和的神色都差点维持不住。安家子弟众多,这样隐秘的信息,就连他那些庶出兄弟都无从得知,若非摊子铺得太大,人手不太足,需要更多可靠的安家人来支撑暗地里的事务,安三老爷这个嫡二子恐怕都没有资格知晓,他也不会把大儿子从小就送离身边,隔几年才能见上一面。

想虽这么想,安三老爷还是明知故问:“行啊,要消息还不简单,我回家派人去打听一下,不出几天就能给你想要的。这事先放放,我倒是对你说的新货品感兴趣,你们沈家人脑瓜子怎么长得,这么聪明,我名下那些酒楼饭馆开了这么多年,真正意义上的新品菜肴那也是难得一见。”

方天林不由失笑,对于安三老爷这样的应对丝毫没有不满之意。最开始他只是想同安家做雪糕生意,并无其他想法,后来无意间发现安家资金动向有问题,就动用这个世界没有的手段调查了一番,这才发现安家暗地里行动的一些蛛丝马迹。

方天林当然不会将这些说出来,也没有继续深入打探的意思,知道这些就已经够了,他也不拆穿,顺着安三老爷的话说道:“安兄,就像你所说那样,我们也就脑子还算好用,要不是来到云州城让我们大开眼界,怕是这一辈子都要窝在广延村毫无作为。我跟家河打听那边的消息,也没其他意思,就是想找个地方建立宗祠,作为沈氏一族最后的庇护地,退无可退之时可以在那休养生息,不被人迫害。”

“你也知道,广延村不是生活的好地方,到现在我们都还不清楚那里到底如何,回老家势必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云州城太过繁华,起势之时无所谓,一旦沈家落魄,再留在这边就不合适,要是运气更糟糕一点,被打压得抬不起头,那只能远走他方,一个安全隐秘的地方就非常有必要。”

“我想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沈家人最后的去处,人迹罕至,道路难行都无所谓,只要安全就行。我相信以安家的能耐,找到符合要求的地方不难,可能的话最好多找几个这样的地方,我们也好有选择的余地。嗯,知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

听了方天林这一番话,安三老爷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安家暗中之事暴露出来,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对于把陈管事给支出去一事,他也找到了理由。作为沈家最后的退路,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即便那里不容易攻打,对于沈家人来说,那也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把广延村那边的族人全都迁过去,又能有多少人?一旦对上权贵,不过是一个命令之事,就能将他们全数摧毁。

这一条没问题,其他那些就更简单,双方之间曾合作过不止一次,制冰那么大利润的生意都没让两家闹翻,雪糕这一项来钱不那么快的生意就更不会另双方红脸,两边各自让出一部分利益,事情很快就搞定。

最终结果是沈家拿一层干红,制作雪糕法子跟各种口味冰品配方另外付钱,沈记“好再来”超级食坊以略高于成本价的价位购入货物,雪糕沈家不冠名,这个扬名的机会让给安家。

双方算是各取所需,方天林其实可以不用麻烦安家,等大型货运船入海之后,自己去满世界寻找合适的安居之地,可这样太过耗费时间,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的就是时间。人生苦短,若他无法将生物医药科技提升到一定高度,那他最多活个百多岁就尘归尘土归土,没了他指引方向,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科技突飞猛进,没有打牢基础,很可能出现断层,同时制度也很难跟上。老观念带动新科技,呵呵,两者之间怕是难以处理好,极大可能是新技术被权贵把持在手里,成为他们控制百姓的利刃,那这还不如就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至少目前双方的武力差距没那么大,想要推翻腐朽的统治更加容易。

科技越发达,军工技术越高,百姓越难以撼动统治阶级,若制度不合理,技术被全面封锁,苦的还是老百姓。至少现代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高精尖武器可能无法制作,想要制备普通枪支弹药还是没问题的,以现在靖朝的制度,就别指望朝廷会这么好心。

方天林不想看到百姓被奴役的场面,尤其还是自己造成的,想来乾元族也会赞成他的做法。

回到家后,沈家河不再当木头椽子,一坐下就问道:“天林,真要找那样一个地方作为沈家祖地?”

“你不想吗?”方天林反问。

“想是想,可符合你说的那些要求的地方,出入是个麻烦事,真要退守祖地,以后还能有出去的一天?”沈家河心中很是矛盾,这事两人之前就商量好了,可真要付诸实施时,他又犹豫了。这真是进去容易出来难,“只找偏僻的地方不行吗?”

方天林摇了摇头,他这么说只是借口,就是不想轻易被人找到,只偏僻这一点不足以满足他的要求。再偏僻,那都是有人烟的,他要的是没有人踏足,最次也得是无人定居。当然,后者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可能的话,他要一个完完全全没有开发,只属于他家的地盘。

这样的地方有吗?放在现代可能没有,在靖朝这边,有且不止一个,方天林不经过实地考察,就能下此定论。

“好吧,你说行就行。”沈家河没有过多纠结此事,反正就是建一个村子的事,同他们目前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干系,不过就是花点钱罢了,他家承担得起。现在对沈家没有任何好处,说不定以后真能成为沈家最后的庇护所。不管何等辉煌的家族,都不可能永远屹立不倒,总有没落的时候,到时候祖地就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见沈家河如此,笑意在方天林眼底荡开,能得到自家媳妇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沈家河起身进房,不消一会就拿着账本出来:“天林,作坊跟食坊的收入加上最新一笔卖冰品方子得的进项,到时候提货运船估计没有任何问题,还能有不少盈余,可要建设未来的祖地,这钱是远远不够。”

沈家人如今再不是乡下土包子,都见识过世间繁华,既然要建设新村子,那自然不能按照以前的要求来,不奢求多好,起码得是木屋石屋,能有青砖瓦房那更好。又因可能的祖地必然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任何东西都最好能自给自足,特别是吃穿喝这三样,必须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外人。

要想沈家人有朝一日能再次崛起,那学堂就必不可少,人不可能不生病,医馆也得有,要想过得好,各种工匠也至少要一样来一个,还得有人守护村子,护卫也得培养……沈家河随便这么一想,就觉得头大如斗,这得要投入多少钱?

沈家河可从没想过瞒着媳妇,想到此,便把他心中的忧虑一股脑儿全说给方天林听。

“没事,我们还年轻着,可以慢慢来。”方天林没有把他心中所想直接说出来,那样也只是给沈家河徒增烦恼。似是想起什么,方天林迟疑了一会还是说出口,“家河,这事先不要告诉爹娘大哥他们,等我们弄得差不多时再说,免得他们担心。”

“好。”沈家河没有反对,他也不愿意爹娘这么大年纪了还操心这个。

不管祖地定在哪里,都会离云州城很远,方天林决定扩大信鸽规模,方便两地间传递消息。

有了之前驯养第一批信鸽的经验,方天林跟沈家河两人对如何选鸽子已经有相当多的心得,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完全凭直觉选择。

这次还是同上回那样,方天林一家五口全部出动,打的便是儿子们喜欢鸽子这个幌子,这样即便有人调查沈家,也不会觉得他家有任何异常。

方天林没有买太多,照样只要了五只,若这还是不够用,那就让鸽子们自我繁殖。有空间水在,一代只会比一代更好。当然,这是在前一代寿命极短的情况下,要是它们寿命长,空间水喂食量相同的话,那后来者无论如何比不过它们的前辈。

信鸽训练方法有很多,最低要求是让它们具备在远离鸽巢时,放飞后能及时正确返家,达到这个程度,信鸽就能担负起送信的职责。

方天林一家最先养的五只信鸽,已经具备这个能力,现在他们正在训练鸽子的第二项本领,争取让它们达到不但能认鸽巢也能认人的地步。这个就比较难,若信鸽没有长期饮用空间水,想要让它们做到后面这点,需要长时间训练,就算这样,范围也不大,几百公里顶天了,再远就需要鸽子寻路性能更优,训练方式也得更加科学。

恰好,这两样方天林都能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