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如来必须死 > 0109:君子

如来必须死 0109:君子

作者:鸟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9-30 10:27:28 来源:258中文

算是摆平了孙皓这一头之后,王迪马不停蹄的又前往建业与葛系会晤。

在王迪看来,事情应该是已经操作的差不多了,结果,在葛系府上见面之后,葛系却是一脸抱歉的看着王迪:“子均,出了点意外。”

关键时刻居然出了意外?王迪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之前不是说世家代表和朝中重臣都联络的差不多了吗?各路谣言,不是,各路祥瑞也整理的差不多了,怎么可能还出什么差错呢?

“有一个人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强硬,而且,”说到这里,葛系有点不好意思:“也是老夫的疏忽,以为他的分量没有那么重要,结果……”

一个没有什么分量的人居然还能起到这种阻碍作用?王迪不信问道:“究竟是何人?”

“左御史大夫丁固。”

这个人在之前整理的重要大臣名单里面曾经提到过,王迪对这个人的唯一印象就是字号:子贱。没错,就是这两个字。一笑而过之后也就没当回事了。

之所以没有什么印象是因为丁固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父亲丁览也有很大的关系:丁览,字孝连,曾出任会稽郡功曹,守始平长。为人精微洁净,门无杂宾(因而为孙权所器重)。丁固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一点点在官场升迁,累迁至尚书,从孙和(还是太子的时候)到孙亮到孙峻孙綝专权再到孙休,朝局几经震荡,此公都是屹立不倒,并且在两年前升迁至御史大夫。

葛系依据平时的接触了解,感觉这个老头子(都六十多岁了)也就是一个混退休金的平庸之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高的位置上来,就是熬资历和小心谨慎,没有什么出彩的业绩(倒也不是葛系低估此人,丁固几乎所有的成绩都是在孙皓继位之后才做了一些出来),到时候保证他地位不变,顶多是再砸一些钱就算了,所以,一开始就没把他真正放在眼里。而王迪,虽然没有接触过,但一是前世游戏或者看书的时候就没有发现这号人物,二是看这份情报,也就是普通的组织部公布的干部简历,也没当回事。

结果,在相当一部分世家和朝中大臣都准备扶持孙皓上位,一大部分人选择中立,最后一脚冲上去蹭点经验的时候,一把年纪的丁固居然站了出来,在各种私人场合(还没有公开化到朝堂之上讨论)坚决反对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理由呢?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子均不想听他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王迪不相信还有人敢于出这个风头,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即便有,也不会是丁固这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人,所以,只能是在利益上和仕途上没有喂饱。

“那就没有了,”葛系的脸更苦了:“钱财肯定是不行了,此人颇有其父风范,别看位列三公,却已然做到了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后庭无声乐。”

“这个丁固是哪里人?”

“会稽。”

“会稽是否有隐匿田产家奴?”王迪不信这个时代还有两袖清风的世家大族。

“此人并非会稽的豪门望族,人丁也不是很兴旺,并无此类行径。”很显然,葛系一伙也不是没想过从这个角度下手令其就范,但无机可乘啊。

“儿子呢?他有几个儿子,儿子们有没有什么问题?”王迪坚信,老子如果一身正气,无比清廉的话,多半是把财产藏匿在子孙身上了。

“膝下只有一子名唤丁弥,而立之年还在会稽地方做官,丁固很注意这一点,甚至多次因为自己的身份阻止丁弥的升迁,”说到这里,葛系也蛮是佩服:“这丁弥的心态倒也是好,前两年才得一子,名曰丁潭,反而把心思都放在了培养儿子上面,于官场也不做多想。”

“他周围的朋友呢?”王迪挠挠头,对于这种没几年奔头的老头子,之所以一直在钱财上找突破口,真是因为没法再这官场之上给好处了,毕竟,此人起点太高,已经是御史大夫了,而且,为了保住的一世清名和君子之风,连自己的儿子的升迁之路都给堵住,也太特么的狠了。

“友人嘛,明面上一个没有,但根据私下打探,只有一个算是走的密切一点,但也就是点到为止,”提到这个话题,葛系更是一脸绝望的表情:“右御史大夫孟宗。”

因为同为御史大夫,所以为了做给世人一幅君子不党的姿态就私下才有点联系?也是够谨慎的了,不过……“孟宗?”王迪总觉得这个名字在哪里听到过,但是,到嘴边就是想不起来。

“说起这孟宗孟恭武,也是个妙人,”葛系又换了一副敬仰的表情:“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其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

我靠,听了这话,王迪不禁瞠目结舌: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二十四孝的哭竹生笋吗?三国时代北有王祥卧冰求鲤,南有这孟仁哭竹生笋,难道这孟宗和孟仁是一个人,后来改名字了?明白了,那孙皓字元宗,估计是为了避讳吧。

对于卧冰求鲤和哭竹生笋这种事情,王迪是一万个不信的,对长辈孝顺的人,他自然是佩服,尤其是穿越之后,那一世的父母再无依靠,想想就是心痛,但是,孝心能感天动地到这种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鲁迅同志就曾经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里说过:“‘哭竹生笋’就很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上帝。”

鲁迅这一点王迪是深深赞同的,在他看来,刻意宣扬、炒作这种事情,多半是为自己的仕途和名望做铺垫。时人世人对王祥的评价,多为德行方面,甚至还给封了一个孝圣,从政方面也是名气大于政绩,难道这孟仁也是同道中人?

再一问葛系,果然如此,名声多为好学和孝顺两者,因为学习学的废寝忘食就被评价为“有宰相之器”,废话,也不看看是谁做的评价,南阳人李肃啊,东吴选曹尚书(主管选拔官吏的官职,相当于组织部长了),师从李肃,官场上的道路还能坎坷得了?李肃闲暇之余还喜欢搞一些甄别记录奇闻异事,说不定这哭竹生笋的背后就有李肃的参谋推广也说不定,之后孟宗更有名气,是因为嘉禾六年孙权禁官奔丧,但作为大孝子的孟宗依旧是我行我素,只不过敢作敢当,处理完后已而自拘於武昌以听刑。靠着陆逊等人陆逊陈情哀求,孙权才没有从重处罚,这在孟仁的整个官场生涯之中已经是最有血性的一件事情了,但这种有血性仅限于孝道方面为官却是谨慎的要死,后来孙綝废掉孙亮,这孟宗也没有挺身而出,反而乖乖的按照指示告太庙(太平三年,迁光禄勋,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令宗告太庙,出屯江夏),之后,孙休继位,干掉了孙綝,孟宗还是继续升官,直到前两年,和丁固一前一后成为了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能够和孟宗这样的人成为暗中的死党,可见,本质上应该是一路人,名声和官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无所谓,更不会为了所谓的臣子气节舍下自己多年的经营积累。

此二人别看都是有君子之风,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卓尔不群朋而不党,但面对权臣不敢发声就是和而不同了?明面上不来往私底下有联系就是朋而不党了?所以,在你们身上,卓尔不群是不存在的,也就是个不群罢了,丁不群!孟不群!

有软肋,有所图就好办了,这个孟宗不去管他(你改名字改定了!),右御史大夫,还是丁固的朋友,所以,摆平了丁固就是摆平了你,为了节约时间和资源,就重点攻击丁固吧。

只是这个老家伙的突破口在哪里呢?虽然确定了方向,清晰了思路,但是一想到要面对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老家伙,王迪也是要头疼的。

“这个丁子贱还有什么事情,哪怕是趣闻典故,大人想必也是知道不少吧,能不能多说一些,子均好看看有无下手之处。”无奈,王迪也只能从八卦新闻等蛛丝马迹入手了。

“也不是没有,这丁子贱身上有不少奇闻,”屏风后面闪现一人,笑道:“不知小英雄能听出什么来?”

穿越快一年了,第一次有人把英雄(虽然是小)按在自己名头上,还是个素未谋面的老人,但王迪还是有点飘飘然。

“此乃刘车骑。”葛系忙起身介绍。

刘篡?看着眼前这个五六十岁,白发红颜(人家都是白发苍颜,此人保养的还真是好)的老人,王迪有点吃惊,不是说满面红光而奇怪,而是,真看不出是一个武将出身啊。

汉朝将军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车骑将军,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张飞、张郃等人都当过,待遇也很高。至于这刘篡嘛,拿得出手的履历也就是一次平叛(副职)一次北伐(一群人)一次政变(围攻吕据),所以说,关键是人家除了写的一手好字就是娶了两个好老婆:孙权的两个女儿,次女早亡,三女孙鲁育在朱据死后改嫁——说来这刘篡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孙鲁育与第一位丈夫朱据生的女儿就嫁给孙休的今日太后,但刘篡为了个人前途废掉此人居然毫不心软,相反是最为积极。

“还请刘车骑多多指教。”心里吐槽,面上的王迪可是不敢失了礼节。

“指教不敢当,就说两件,一个是风评,一个是奇闻,本将军一直很好奇的两件事,不知你这年纪轻轻却出手果决的少年英雄有何见解。”

虽然王迪心里有点不齿刘篡,但不得不承认,此人说话,确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