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 第十三章人面桃花(十三)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第十三章人面桃花(十三)

作者:非语逐魂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3:27 来源:258中文

鬼谷子生平极为神秘,甚至有学术研究推论,历史并无此人。依据是他的门徒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白起、吕不韦,时间跨度由战国初年及至秦一统天下,这期间足有数百年历史,后世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出山时,也号称其门徒。

也就是说,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变革、时局动荡,都和鬼谷子有关。

最常理的分析,一个人怎么可能活那么久?还有诸如“后世谋略家为了显示身份冒名传人”、“鬼谷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某个神秘组织的代称”,甚至还有“鬼谷子是外星人”的说法。

我对此一直抱着可有可无的观点。又不耽误我吃饭睡觉写书,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心?

如今,月饼确实通过类似于虫洞概念的几个古墓进行了“有限的生命经历无限的时间”,那么鬼谷子十有**确有其人,甚至是第一个发现某些地方具备时间空间任意转换的人。

更有可能,他现在还活着!

想到这一层,我气都喘不利索了。

月饼所说的“道家寻求的成仙”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道家不仅仅是练气结丹、培神元婴,更擅长观星定位、望气堪舆,是否就是在寻找类似的地点?

唐宋诗词黄钟大吕年代,众多文人骚客都崇尚道教、寻求成仙,所著诗词也隐隐体现了类似的概念。

比如李白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难道仅仅是浪漫主义幻想文学的表现手法么?

为什么唐宋文人,喜好游历神州,足迹遍布山川大河,每到一处都会题诗赋词,难道仅仅是借物咏志么?

联想一展开,有种“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激动。脑子里更是浮现出许多光怪陆离的念头,众多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略一推敲,似乎都和此事有关。

这是我从未接触过的思维领域,整个人就像喝醉了酒,脸涨得通红,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我经历的事情更奇妙。”月饼停顿了片刻,似乎在考虑怎么讲述,“墓门重新关闭,我想了好久……能够回到现在的唯一方式,就是需要有人告诉你我的位置。每座古墓,都有一条通往机关匠人暗中修建,留着活命的暗道。我出来的时候,居然是北齐时期。”

“这不又隔了好几百年?”虽然已经想到,可是听月饼说出来,我还是眼睛瞪得溜圆,既神往又觉得不可思议。

“兵荒马乱,有什么好向往的。”月饼很不以为然地的扬扬眉毛,突然苦瓜着脸,“南少侠,你是不知道啊。我这牛仔裤白衬衫,短发背包的打扮,在那时走哪儿都被当成怪物好不好?而且他们说话全是古语,又没有普通话,隔个百十里地,就是一种方言,我压根儿听不懂,还差点被流窜的逃军拉了壮丁……当时特别怀念你。”

“嗯,蛊族最强的男人月公公要是从了军,再加上丰富的历史知识,说不定就是一代开国皇帝,最起码也是项少龙级别,好几个老婆,无数艳遇。”

月饼干脆没搭理我的调侃:“蛊族,有很特别的联系方式。我找到陶安然,跟他讲了身份来历,按照那么点儿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他,陶家庄很快就会被战火焚毁。”

“你不知道陶安然是冒名顶替的蛊族?”我觉得月饼这事儿做得有些托大了,依着陶安然这么阴沉的性格,但凡有点儿别的心思,月饼这条命算是交代在一千多年前了。

“他确实是蛊族一脉。”月饼左手食指抵住右手中指第二个骨节,两手大拇指攒成桃形,“蛊族既然有联系方式,肯定会有辨别方式。”

这个动作估计是蛊族某种暗号,我倒不是很关心,反而有些骇然:“陶华讲的故事是假的?”

“我不确定,”月饼从橱柜里翻出一床床单,轻轻覆盖陶华,“你讲的时候,我没有插话,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题。先听我讲完。”

“陶安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将陶氏一族迁居到桃花峪。作为交换条件,我教了他几种蛊术,告诉了几处咱们这个年代已知发掘的宝藏,服下可以长久睡眠的蛊药,由他将我暗中运至这里。”月饼摸出几枚桃木钉,举在我面前晃了晃,“我算好了时间,陶氏一族的后人,在这个时代,带着一枚桃木钉作为信物找到你,告诉你如何找到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会是陶华,为什么不是桃木钉而是照片?为什么会晚了一年多?”

“你这么做太冒险吧?”我心说月饼这种“玩儿的就是心跳”的性格真该改改了,“这可是一千多年啊,谁知道能经历什么事儿?陶家绝了后咋办?这座古墓被发掘了咋办?陶安然不按照你的计划做咋办?”

“蛊族的神秘和信誉,远超乎你的想象。”月饼嘴角扬起一丝笑容,背对着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我这不是好生生站你面前么?”

月饼这句话说的我无法反驳。反倒是注意到,开启墓门找到月饼,是清晨。就在古墓里待了那么一会儿,不知不觉居然又天黑了?

时间过得似乎有些太快。

“再说我比你聪明那么一点点儿,设置了吴均的《山中杂诗》为开启密码,你肯定能破译,”月饼拿起窗布擦着玻璃上残留的血迹,“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那个时代的土夫子,有几个念过书,根本开不了墓门。”

“等一下,”我意识到有个环节联系不上,“没有‘黄、目、戈、令、则、戈、山’这七个简体字?”

月饼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自顾自说着:“我在古墓醒来,才知道是座北齐古墓。知道葬的两个人是谁么?”

“懒得猜!”

“云南,保山,龙凤牌。”月饼慢悠悠说出几个字,又在窗户上呵了口气,用力擦拭。

“兰陵王和夷女?他们怎么会……他们不是……(详情请见《灯下黑》第一部‘兰陵王龙凤牌’)”我只觉得这一天接受的信息,每一条都能像鞭炮插进耳朵,炸得轰轰作响。

“这是他们的衣冠冢。”月饼拿着桃木钉细心地抠着窗户上最后一点残渣,“知道是谁给他们安葬的么?”

我正要说“你丫今天存心让我猜谜语是不”,忽然想到了那两个人:“是?”

“除了他们,还会有谁。”月饼终于清理好窗户,满意地呼了口气,“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一本,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唐诗宋词手抄本在古墓里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开启墓门的文字密码,变成了‘黄、目、戈、令、则、戈、山’。”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话一出口,觉得有些好笑,这个“他们”,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我们”。

“提示。”月饼食指抵着窗户,虚写了“黄、目、戈、令、则、戈、山”七个字,“南瓜,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总算有了存在感,清清嗓子,“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月饼托着下巴看着窗户上写的七个字:“把那句诗的字拆成了一半儿?”

“我当时也想不出来,正好看到周边景色有些熟悉,两者一联系,也就破译了。”我故作“这也就是个小事儿”的轻描淡写状。

“简体字,庐山?或许是他们为了不让我在被你找到之前加的双保险。”月饼伸了个懒腰,打了两个哈欠,“把事情解决,就该按照提示出发了。”

“把陶华好好安葬,你说的提示是什么意思?”我一半明白一半糊涂。

“你的那个笔记本,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开启墓门的文字密码,也是关于庐山。”月饼推开窗户,用力吸了口清冷的春风,“藏大半天,该出来了。”

外面有人?

我侧身转向窗户,月色皎洁,树影草踪一览无遗,哪里有什么人?

“不愧是月无华……”那株千年老桃树后,传出中年男子的声音,“如此小心还是被你发现了。”

“我们本来也没准备躲啊。”年轻男子慢慢走了出来,口气倨傲,“两只沽名钓誉的蝼蚁。哼……叔叔,月无华交给我。”

“哈哈,年轻人历练历练也好。”

距离很远,我看不清楚他们的模样。

只是,声音很熟悉,非常熟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