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 第九十四章昔人黄鹤(二十九)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第九十四章昔人黄鹤(二十九)

作者:非语逐魂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3:27 来源:258中文

早在月饼藏回焦尾琴之前,我就已经用手机拍下了图画。比量着四象之间的距离,反复计算了几遍,参照武汉地图,大体确定了慧雅居旧址的位置。从高德地图查找,位于汉口区,周遭是武汉最繁华的商业街。其中,一条长数十米、宽四五米,左右各两条宽窄不一的“里份”最为明显。

所谓“里份”,是武汉特有称呼。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石库门”、福州的“三坊七巷”,都属于城市独特的民居形式,是最具历史年代感的建筑群落。

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的十九世纪末。这条很有名的里份(鉴于某种原因,我不方便写出具体名称),始建于1917年,位于两条颇有名气的道路之间。百年前居住的多为商贾富贵,如今却是附近商贩的群租房。

我寻思着,如果判断没错,那条线索确实存在,总不能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吧?早在城市改建的时候,不是被发现就是被破坏。

唯一可能性,就在这条百年里份。也只有这种地方,才会隐藏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着“想一百遍不如踏实做一件事”的原则,我和月饼沿街拦了辆出租车,说了商业街的地名。

司机师傅黑黑瘦瘦,满车黄鹤楼的烟味儿。两个乌青的黑眼圈,显然是常年跑夜车熬夜的结果,沉甸甸地兜裹着“生活不易”四个大字。

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人文风情,最靠谱的不是导游,而是出租车司机。

月饼托着下巴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可能还在为“我有了新发现,一时兴奋,忽略了海燕遗体”这件事不高兴。我也没当回事儿,和司机师傅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多了解一些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总是好的。

司机师傅不太爱说话,皱着眉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爱搭不理地“嗯”、“哦”、“啊”着拟声词。

“南瓜,师傅开了大半晚上车,你就别聒噪了。”月饼递给师傅一根烟,双手举着火机点了火,“不好意思,我们头一会儿来武汉,有些兴奋。您尝尝这烟,劲儿大,提神儿。”

司机师傅深深吸了口,很陶醉地眯着眼吐着烟柱,打开车窗散着烟味儿:“小兄弟,不是我不爱说话,只是你们去的地方,有些奇怪啊。开夜车的有些忌讳。不太方便说。”

“那么繁华的商业街,还能有什么怪事?”月饼摸摸鼻子笑得很腼腆,“怕不是满街漂亮的武汉妹子,大晚上的……嘿嘿……”

“哈哈哈哈……”司机师傅像是被点了笑穴,一改方才的颓废状,“小兄弟,老哥也年轻过,挺有想法啊。那条街,晚上确实有不少喝多的女伢子,我还拉过好几次。自从有次吐了一车,三五天车里还有酒臭味,再大的单子也不接了。不过,我说说的奇怪事,可不是那些漂亮女伢子。那条商业街,有条老里份,几年前,出过一次事。我也是听说,可渗人了。”

“哦?”月饼做大感兴趣又略微害怕状,又递了根烟,“师傅您可别吓唬我啊。”

“谢谢……谢谢……这哪儿好意思,抽您两根烟。”师傅接过烟自己点着火,“我这有火,您别客气。”

我坐在后排,嘴巴张得足能塞下一个拳头。目瞪口呆瞪着坐在副驾驶的月饼和司机师傅亲如家人,心说男人与男人之间拉近距离,果然离不开烟、酒、女人三个话题。月公公行啊,就这么几分钟,把司机师傅归拢得服服帖帖。不做个销售、卖个保险,真是可惜了这幅好材料。

也许是故意营造恐怖气氛,司机师傅压低了嗓音。奈何浓重的武汉腔调普通话,怎么听着都觉得特有违和感。再配上挤眉弄眼的表情,甚至有些滑稽。

可是他讲的那件事,却一点儿也不滑稽,甚至透着森森的寒意。

以下是司机师傅的讲述——

那条商业街有条百年老里份,住着很多开铺子小商贩。也有些小作坊,图着房租便宜,离商业街近便,就在里份租了房子,做些小玩意儿,晚上摆摊贩卖。

里份最深处,有间老房。据说是民国时期,一位武汉很有名的富商,怕老婆怕得没边儿,特地买下来,养小妾金屋藏娇的地儿。不知为什么,那天深夜,富人喝得醉醺醺回去,开门一看,当场就吓得醒酒了。

小妾穿着一身白衣,长长的头发遮盖着脸,脖子挂着肚兜搓成的绳带,晃晃悠悠悬在横梁,就这么吊死了。

奇得是,小妾个子不高,脚底下没有板凳、桌子这些物件,总不能自己飞上去自尽吧?

事后有人猜测,估计是富商那个醋劲儿十足的老婆,察觉此事,找人半夜把小妾害死了。

当时那个年代,小妾的地位还不如妓女。虽说做的都是皮肉生意,好歹妓女也算是个职业,就算被妻子知道了,充其量也就是和丈夫大吵大闹,总不会去找妓女麻烦。

毕竟,妓女不会威胁到妻子的家庭地位。而小妾就不大大不同了,这可是随时能上位的狐狸精,随时都能取代妻子的正室身份。

不过,放到现在这个年代,好像也是这个么道理。那么多“妻子带着人抓小三暴打”的新闻、视频,从没听说过“当老婆的去KTV、洗浴中心找小姐算账”的消息。

(司机师傅这番关于小姐和小三的理论,顿时让我刮目相看!那些娱乐节目的情感专家都不能把这事儿分析得这么透彻。)

书归正传——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富商把房子卖给来武汉做生意、不知情的朋友,合计合计给小妾的花销,倒还小赚了一笔钱。

也就过了半个多月光景,朋友的幼子受了惊吓,说是晚上睡觉时,总看到有个长发覆面的女人,舌头伸得很长,悬吊在横梁上面。

朋友重金请了本地最有名的神婆子,作法施术给儿子驱邪。谁曾想,神婆子进屋不到一柱香的光景,惊慌失措地裹着小脚跑了出来,面色乌青地念叨:“娃娃仙饶命……娃娃仙饶命……婆子再也不敢冒犯。”

朋友觉得这事儿不对劲,细细打听才知道屋子里吊死过人,破口痛骂“富商不仁义”,连夜搬家而去。说来也怪,自从这件怪事之后,富商连做几笔赔本买卖,家道算是败落了,沦为街头乞丐。

自此,那间屋子仿佛被下了某种诅咒。但凡住进去的人,不出半月,不是受惊就是生病,闭口不言匆匆搬走。

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老里份的居民都知道屋子的蹊跷,路过都要远远躲着走,哪还敢住人?

也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曾经走夜路时,见到这件荒废的屋子忽然亮起灯,墙壁映着一个长发女子的身影。

及至这几年,老里份的老房屋对外出租。有对外来夫妻,不知前因后果,看中了房子便宜,租下来做个小作坊。夫妻俩有着描线上色的上等手艺,接了几个玩具厂商的单子,专门给玩偶娃娃描眉画眼涂个腮红。

老里份的居民们早已搬迁,房屋租出去吃个租子享清福,新搬来的商贩们压根儿不懂这些门道儿。

如此过了半年,夫妻俩相安无事,买卖也做得不错。大钱没赚多少,小钱也有盈余,商量着接完这单活,就换个好些的环境,当个工作室。

也就是当晚,中元节(鬼节)前两天,丈夫联系生意在外应酬,妻子在家给玩偶娃娃画五官。夜深了有些累,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回来的时候,手机屏幕亮了。

她以为是丈夫打来的电话,拿起来一看,吓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因为许多客户**需要保密,她专门买了部能拍摄试图开机,输错密码就将相貌拍下来的手机。

而手机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玩具娃娃,探着指头摁屏幕,盯着手机的照片……

自那以后,这间老屋,再也没人租住,彻底荒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