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 第一百四十五章月落乌啼(九)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 第一百四十五章月落乌啼(九)

作者:非语逐魂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03:27 来源:258中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月落乌啼(九)

孔亮简单几句话,却藏着很深的玄机,使我暴怒的心情瞬间平复。月饼看向我的目光充满疑惑,正要询问,我抬手示意噤声,轻轻甩动凉润的鱼竿,“呜呜”的破风声在寂静黑夜,分外清亮。

鱼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会知道?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出自于,晋?苻朗《苻子?方外》,“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民间相传——

商纣时期,纣王宠幸妲己,暴虐无德。西伯侯姬昌(周文王)欲推翻暴政,便四处招贤纳士。

年逾花甲,空有一身治国经略之才的姜子牙听闻,千里迢迢来到西歧,在渭水北岸结庐居住。每天,会在清晨坐在溪边垂钓,日暮而归。

他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

樵夫武吉路到河边,大感疑惑:“你这老翁,如此钓鱼,可笑之至!”

姜子牙不予置否:“我钓的不是鱼,而是王侯。”

此事传至姬昌,大感好奇,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拜访。

经过一番长谈,姬昌知晓姜子牙是当世奇才,亲自为其拉车,请回镐(音同“浩”)京,也就是西安西部。拉至808步,车绳断了,姜子牙仰天长笑:“天数已定,我保周朝800年。”

姬昌去世,周武王姬发即位,尊姜子牙为“尚父”,灭商立周,封姜子牙于齐地,也就是齐国。

这些民间传闻虽说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巧合的是,战国时期,周朝已经名存实亡,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仍是名义上的诸侯国。秦朝灭六国一统天下,最后攻克的正是齐国,这才宣告周朝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历史年份,就可知道周朝延续了多少年。

书归正传——

我拿出比高考还要认真的态度,把这段历史反复推敲了好几遍,结合当下情形,大概弄懂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一、 金色鲤鱼真实存在,绝对不是孔亮故意出的难题,让我完成不了这件事。

二、 鱼饵,只是个代称。并非常见的钓鱼饵食,而是某种我知晓却忽略的玩意儿。

三、 “茴”字的四种写法和钓金色鲤鱼,这两件事,都是针对我设计,而不是方才所想,我和月饼弄反了顺序。

四、 孔亮所说,昨天从船舷刻痕放入江水,他怎么能确定,鱼还在这里?或许,金色鲤鱼,并非真鱼?!是类似鱼或者谐音的物品?

五、 由此延伸,是否能和“寻找《阴符经》”这件事始终贯穿的“墨家机关术”有关联?那么,这四样钓具,甚至乌篷船,暗藏某种机关?只需破解机关,就可以找到所谓的“金色鲤鱼”?

这个人呐,一旦展开联想,脑子里能冒出无数稀奇古怪的念头。此刻,我便如此。几乎历史上所有关于“鱼”、“船”、“钓具”以及“水下机关”的传闻野史,“噼里啪啦”的从脑海里翻腾而出。就连“武则天墓暗藏湖中”这种街言坊语,都想到了……

除了折腾的脑瓜子生疼,完全没有头绪。

当然,我肯定不会相信,“模仿姜子牙垂钓,念叨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水里“哗啦”冒出个披着湿漉漉头发的骷髅头,开合滴着水珠的巨大牙床:‘在下姬昌,等你千年,终于得见天日。只需给银行卡转5000块,待我唤醒百万猛士,夺得天下,封你为一方诸侯。’”这种傻子才信的扯淡事儿。

越想不出明明知道的某件事,越要去想的自我强迫状态,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体会,我就不多形容那种火烧火燎的心理感觉。最不安的是,不知不觉,香柱已经燃了一半,我清晰地感受到,越来越浓的冰冷,如同炎夏扬脖猛灌一瓶冰镇可乐,凉气从腹部瞬间蔓延全身,由毛孔“嘶嘶”溢出。

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降暑的舒适,而是感觉五脏六腑像是冻成一坨,沉甸甸地坠在腹部。四肢筋络,像是枕着胳膊久睡,血脉不通,压得麻木毫无知觉。

忽然,我觉得眼前的一切,变得极其缓慢。纷乱嘈杂的思绪,就像疾驰高速公路突然拥堵的车流,戛然而止。

身体越来越冷,我忍不住打着哆嗦,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碰触暗,两腮的肌肉,却因为微小的颤动,刀割般疼痛。

这种感觉,不切身体会,很难感同身受。举个相近的例子,类似于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赤身裸/体行走。寒冷、刺痛、麻痒、困顿、绝望,为了活下去,只能用残存的一点儿意识,对抗着**的痛苦。

困意,从心头缓缓上涌,眼皮越来越沉重,我昏沉沉地站立不稳,踉跄坐倒,却对月饼更多了一份佩服:“月公公,体气几乎完全溢出,居然还能保持冷静思维,瞬间分析出我对你的暗示,写出四个‘茴’字……”

想到这里,我的思维,也停止了。

“活祭交命”,看似简单毫无危险,却像这条表面平静的江水,藏着足以夺人性命的暗流。

我倏地清醒了一秒钟——始终没有现身的恩公,布了这个局,想除掉的,不是我,而是月饼。因为,前两件任务,针对我设计,只能由我完成。也就是说,他想我活下来,破译《枫桥夜泊》的密码,找出藏在姑苏,《阴符经》的线索。

反过来推理,鱼饵,不是代称!不是什么墨家机关术!就是鱼饵!而且是我非常熟悉或者非常了解的某样事物!

岸边若是有游人路过,会看到一艘极富年代感的乌篷船,老者自斟自饮、清瘦少年赏月观景,独钓一江水的我。水波微漾,夜风习习,月光如银,江水似玉。

这幅足以发朋友圈、微博文艺一番的悠然景色,却藏着最可怕的危机。

这是我一生中,最凶险的经历!因为,我要战胜的,是自己。在生命炸弹倒计时最后一秒前,一定要想出正确答案!

并且,这次,月饼,帮不了我。

“你似乎对南晓楼不是很关心。”孔亮的声音就在耳边,却遥远孔洞,进入耳道又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破坏了规矩,等于提前‘活祭交命’进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一,他选择二,没法更改。”月饼这番话,语调很平静,不带丝毫感**彩,“我能做的,就是南瓜一旦无法完成,怎么收拾你而已。”

“别忘了,还有第三件事。如果南晓楼因体气溢空,变成行尸走肉,你们无法携手完成,活祭交命,还会发作。至于你,呵呵……”

“哦?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死局,对么?”

眼球已经不能转动,从瞳孔及至眼眶深处,冰冷刺穿的疼痛,让我想起大学时曾经目睹,至今挥之不去的阴霾——有个叫李晏的年轻妈妈,孩子半岁,网聊偷情刚上大一的邵姓学生。当时正值严冬,刚下了一场好雪。俩人在学校树林里一时动情,行苟且之事,将垂悬树枝的尖锐冰棱震落,生生贯穿李晏左眼。

邵姓学生吓得逃回寝室,李晏活活死在树下。第二天清晨,我和月饼听说树林里出现女性裸尸,赶到现场探个究竟。那根沾着眼球爆裂粘稠液体的冰棱,深插进烂肉冻成一坨的红色眼眶,颤巍巍晃动着阳光……

以至于,好几个月,我噩梦不断。总梦见上铺、天花板,掉下断裂的木头或灯管,插入眼睛。

后来,我把这件事,虚拟了年代,写成短篇小说,发表在某本杂志。李晏和姓邵的家人,还为此闹到学校,真是“当婊子还要立个贞节牌坊”!何况又没用真实姓名,再者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海了去了,难不成写书起人名都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我倒是因此对写作大感兴趣,陆陆续续又写了几部短篇,也都发表赚些稿费,化成我和月饼烧烤摊的肉串和啤酒。

“清明节记得给李晏烧几张纸。”月饼偶尔调侃,“她好歹算是你文学道路的引路人。”

“给个婊子烧纸?那我成啥了?月公公,你几个意思?”

——

我居然在这个时候,还会想起这些多乱七八糟的事?

“是不是死局,暂且不定。月无华,我很好奇,南晓楼究竟用什么方式,告诉你‘茴’字的四种写法?你可知,我但凡察觉,活祭交命的诅咒,立刻应验。”

“就像高考,抓住作弊,立刻驱逐考场,人生再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对么?你刚才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会乐呢?乐与不乐,在鱼,而不在咱们的主观认知。就像现在,你觉得我袖手旁观,不在乎南瓜会怎么样。可是,我用你能发现的方式,那才是真把他坑了。有些事,只能靠自己。哦!对了,至于第三件事……既然我们敢接受,能不能完成,都是赌命。很多年前,我们就把自己的命,交给彼此了。你就甭操心了。”

一个人与你朝夕相处很多很多年,一同走过热血青春的懵懂梦想;一起醉过刻骨铭心的背叛苦恋;一路闯过诡异凶险的生死旅途……

他总是沉默寡言,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始终默默站在你的前方。在你最危难的时候,当你们生命相互托付的时候,他说了很多很多话。

请相信我,这绝不是惊慌失措的畏惧逃避,而是“嗨!兄弟,我在”的豪迈担当!

冰冷的眼球,稍稍用处一点久违的湿热,或许是残存的血气翻涌,或许是,眼泪?

就在那一秒种,就在眼泪即将流出的一秒钟。两串看似毫不沾边的文字,如同两道在乌云中各守一方、隐隐闪烁的闪电,终于纠缠交集,汇成一道耀眼的光柱,重重劈下,为黑暗的世间,带了一丝短暂璀璨的光明。

“短篇小说”!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知道了,鱼饵,在哪里,是什么!

原来,月饼已经想到了。通过和孔亮类似于“对禅”的交谈,把信息隐晦地传递给我。

同时,我隐隐觉得,恩公,或许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