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二百零四章 韩原之战 五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二百零四章 韩原之战 五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当年,晋献公对把伯姬嫁给秦穆公进行占筮,占筮的结果遇到了“归妹兑下、震上”之“睽兑下、离上”的卦象。卜官史苏说:“不吉。爻辞说: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方邻国多有责难,无法对其补偿。

“归妹之睽,嫁女却遇乖离。震之离与离之震相同,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轮脱离车轴,大火烧毁军旗;不利于出师,将在宗丘失利。归妹睽孤,敌寇拉开长弓,侄子跟从姑母;六年叛逃,逃回晋国,抛弃家室,明年死于高粱之墟。”

晋献公说:“侄子跟从姑母姑母就是伯姬吧那是第三代的事了,肯定不是寡人造成的,也与寡人嫁女无关。”

结果最喜欢与占卜结果对着干晋献公便毫不犹豫地把伯姬嫁到秦国去了。

现在晋惠公想起这段故事,不禁长叹说道:“都是先君的错他如果不进行占卜、或者能够听从史苏的劝告,也不会引发败德之事寡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韩简此时正站在一边,他回答说:“龟甲显象抽象,筮草显数具体;有德以后才产生象,有象之后才滋生数。先君的的德是因,卦象是果,所以先君作出的败德之事怎么会是由筮草之数引起的先君即便遵从占卜的结果,又会有什么改变诗说:下民之孽,匪降于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韩简在评价晋献公的同时也捎带指责了晋惠公,可是后者那愚钝的脑子根本反应不过来,他只是继续埋怨父亲不该把姐姐嫁给那个隔壁的冤家。他却没有想到,如果没有姐姐以死相逼,他的小命早就被秦穆公夺走了。

冬十月,吕甥带领使团来到秦国,秦晋双方开始举行正式谈判。两国就释放晋惠公及交付人质、割让土地、缴纳供奉等问题进行具体进行磋商。

在此期间,秦穆公向吕甥问起晋国的现状,询问政局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和睦。

吕甥回答说:“晋人不和睦。小人对君侯的被俘感到可耻,对亲友的战死感到悲痛。他们不惧被征入军伍,而且愿意立太子圉为新君,还说:宁可侍奉戎狄,也要报仇雪恨。但是君子们热爱寡君,也了解他的罪行,但是不以他的被俘为耻。君子们也不惧被征入伍,但是他们认为需要等待秦国的命令。君子们说:必须报答秦国的恩惠,有死无二。因此晋人才产生不和。”

秦穆公继续问:“晋人怎样看待他们的君主”

吕甥说:“小人悲戚,认为君侯必不免于难;君子则否,坚信君侯会平安归来。小人说:我们屡次欺骗秦国,又拒绝报达秦恩,秦人怎么会放他回来呢君子说:我们知罪了,秦国一定会礼送君侯。怀有贰心就擒获他,臣服之后就怀柔他;没有比这更深厚的恩德了,没有比这更威严的惩戒了。臣服者感念恩德,有贰心者畏惧惩戒。韩原一战,秦可称霸”

秦穆公被吕甥恭维得十分舒坦,他当即表示,晋国君子们的想法与自己是一致的。

谈话结束后,晋惠公的住处就由大夫的私宅搬到了专门接待外贵宾的驿馆,他的朝服、礼冠和佩剑也被送回来了,晚饭开始享受七牢的饮食规格每顿饭七个菜。这就表明在秦人眼里,晋惠公不再是战利品,而是一国君主了。

秦晋两国第二天便达成协议,内容是太子圉到秦国充当人质,晋国割让河东数城给秦国,还要帮助秦国把陆浑戎迁到中原一带;秦晋世代结好,永不为敌。

为了表示对晋人的信任,秦穆公在得到人质和城市地图、户籍前就把晋惠公送走了;晋国也十分痛快地履行了义务。秦国随后在河东诸城设置官署并开始征税。

晋惠公对庆郑恨得咬牙切齿,他命令郤乞火速赶回绛都逮捕庆郑,不要放跑了那个败事者。韩简说:“君侯不必心急,庆郑绝不会逃跑,不然君侯可以砍了臣的脑袋。”

庆郑此时依然留在都城内,他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每天照常出入官署处理公务。他的朋友们都劝他尽快逃走,但是他说:“我使君侯陷于绝境,导致军队战败,却没有死在战场上;我如果又企图逃脱惩罚,哪还像个人臣为人臣者不臣,哪个国家肯接纳我”

晋惠公的脚步离都城越来越近,庆郑便闭门谢客也没有人敢去拜访他了。他让室老保护着家人逃走,又遣散了家臣,将财产分给他们,然后便静静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司法官很快闯进家门逮捕了他,并把他押解到城外。

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晋惠公到达西郊。寒冷的天气正是上天为了杀人而制造的,太阳却躲进阴云之中,不见到即将发生的人间惨剧。

庆郑被拖到晋惠公面前。晋惠公问:“舅氏啊,你在坑害寡人时究竟在想什么呢”

庆郑回答:“晋国大概有救了。”

晋惠公大怒,立即砍了庆郑的头,又下令把他的尸体扔到荒野之中,然后才大模大样地率队入城,那场景就像率领凯旋之师举行振旅仪式似的。

这一年晋国又遭遇到饥荒,秦国向先前一样提供了无私援助。。

经历了韩原之败,晋惠公终于消停下来了。至晋惠公去世,秦晋再也没有发生过军事冲突,相反晋军还在秦人驱逐陆浑戎的行动中提供了巨大帮助。

关于对晋国的态度,秦穆公说:“我怨恨晋国的君主却怜悯晋国的人民。不忍为一个昏君伤害他的子民。当年唐叔受封时,箕子曾说:其后必大。晋国哪里是秦国可以觊觎的呢寡人也只能树德,以待晋国明君的出现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