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全勤安保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全勤安保 第四百九十一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者:水边梳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0 10:22:22 来源:258中文

李师傅愣了愣,也搞不明白一个小女孩为什么会问这么深的私人问题,但想着也许这是在代苏父询问,便还是回答了。

“大概是三年前,起先收支差不多还能平衡,后来我发现要研究这个比我想象的还要废钱,可又不甘心半途而废,慢慢地,就欠的越来越多了,不但作坊的收入都投入了进去,还欠了五万块外债。”

“也就是说,哪怕是林老板这次借了您十万块,您其实还是不能保证就一定会研究成功,更难以保证什么时候才能赚回这十万块钱,是吗?”

面对林悦看似毫不留情的单刀直入,李师傅刚刚缓和一些的脸色再度迅速涨红,他很想反驳否认,却也知道人家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只能惭愧地点头。

这一下赵山溪却是眉头皱的更紧,有些忍不住地轻咳了一声:“子文兄……”

苏父虽然不觉得林悦这是在讥笑李师傅,但还是很给赵山溪面子地提醒道:“小悦,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林悦点点头,道:“李师傅,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您为什么只想着通过借债来渡过眼下的难关,甚至不惜像滚雪球一样让自己的负债越来越多,却不想办法另外挣一些钱来帮助您自己的研究呢?”

“另外想办法挣钱?”李师傅又是一愣,而后忙解释道,“我一直在想的,每年不造纸的那段时间里我都在四处找活挣钱,然后把挣来的钱都贴补进这里了。”

见他有些愚钝的样子,林悦不得不直接提醒:“我的意思是您再想一门能挣钱的生意来做,而不只是平时打打工挣个辛苦钱,这样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可是除了做元书纸,我也就只会种地打工,卖些力气活……”李师傅一脸茫然地道。

“是啊,这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的?”赵山溪也有点不满地道,“再说李师傅也不能完全算是生意人,他其实更多是个手艺人,他的主要责任是把元书纸改良地更好。”

“那也不能只管着埋头研究啊?尤其是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见赵山溪似乎又想反驳,林悦平和地说理道,“赵伯伯,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便是手艺人也不能完全只做自己的手艺,而不懂推销自己的手艺,而且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李师傅,你们那边应该不止你一家在做元书纸吧?”

李师傅点头道:“是不止我们一家,我们乡那边有很多人家都在做元书纸,就是我们村里头也都有好几户的。”

林悦点头道:“所以李师傅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有好几个,第一,竞争对手多,就像是一块蛋糕,很多人都在抢,第二,现在由于机器造纸厂越来越多了,你们元书纸的生存空间便等于越来越少,等于本来还有桌子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现在可能就只有椅子这么大了,那再分到你们这些造纸的厂里,就更少了。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您还不给多给自家的元书纸多多宣传,又怎么能卖出去更多挣到更多的钱呢?”

李师傅却是有些傻傻地道:“其实,我们做的纸每年的库存都是能卖完的,因为平时除了给一些老朋友留出一定份额外,其他的都是有人主动上门来收的。”

林悦很是黑线:“可是李师傅您有没有想过,别人上门收购的话,那中间的差价岂不是都被别人赚去了?”

“可要是不给那些收购的人,我总不能自己挨家挨户地去卖吧?”李师傅搓着手为难地道。

我的天哪,林悦简直要无语了:“李师傅,现在是九十年代了,街上到处都是商店,您平时还见过几个货郎挑着担走街串巷啊?”

李师傅怔然:“那……那我还能怎么卖啊?”

林悦指点道:“开店啊,而且最好是直接开到市区里去,然后再找个你能信任的又有一定文化基层嘴巴也不是很笨的人看店,慢慢地就熟悉起来了。”

李师傅一脸为难地搓起手来:“可是……这个开店成本有点高吧?”

林悦道:“开店前期是需要成本投入,但我看您家的纸做的不错,只要能长期保持这个质量,回头客就会慢慢多起来的。再加上平时多找机会宣传,时间一长,就能慢慢地进入良性循环,挣的自然就能比以前多了。不然若是自家没有一个店面,人家就是知道您家的纸好,也不可能都跑到您的作坊里去吧?而且您开店后,不一定就只卖元书纸,也可以卖一些其他的东西啊,这样有些生意不就可以慢慢做起来了?”

“这个……你说的是有道理,只是……只是我眼下……眼下……”

“小悦,我们能不能私下谈谈?”看着李师傅那局促的样子,以及一旁赵山溪忍耐着总想插口的神情,苏父轻咳了一声,有些不忍地对林悦道。

林悦点点头。

苏父便对赵山溪和李师傅道:“两位,先失陪一下。”

赵山溪还未说话,李师傅已忙道:“苏先生您先忙您先忙。”

苏父便带着林悦进入书房,而后直接道:“小悦,我知道你们家借钱素来是有规矩的,只是李师傅的情况着实有些不一样。他的事,说小了,只是他一家的事,可往深远处说,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创新的发扬光大,所以苏爷爷觉得,你帮他,其实也是在帮着传承我们的文化。”

林悦道:“苏爷爷,我不是不想帮他,这十万块我也愿意借,只是我想授人以鱼终究不如授人以渔,李师傅家那边有好山有好竹又有好水,既然有这么多好的自然条件,那他就应该先设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否则若只是一味地向外求助,哪怕能帮得了他一时,只怕也帮不了一世的。”

她隐约记得前世的元书纸改良成功起码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事情,改良人似乎也姓李,不过已经不记得名字了,不知道和外面的李师傅是否有关系或者就是同一人。

而今年才九三年,也就是说若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很可能李师傅还要研究九年十年以上,若是李师傅不想办法自己挣研究的费用,难道还要让她家一直支持下去吗?万一前世改良成功的人根本不是李师傅,李师傅很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改良的诀窍呢?难道李师傅一辈子都只能去跟别人借钱吗?

苏父颔首道:“苏爷爷明白,苏爷爷的意思是,这位李师傅确实不像是会做生意的人,你让他再想别的挣钱路子,他只怕一时间是想不出来的,不如你替他想个法子,给他指一条具体的新路子来,再教教他怎么做生意?你要知道,在做生意方面,一般人可是不会有你这么灵的脑瓜子的。”

“好吧,那我再提醒的具体一点。”

回到客厅,正好看到赵山溪跟李师傅凑地很近地在说这些什么,多半是赵山溪觉得李师傅嘴太笨,在教他一些什么。

林悦只作没有看见,落座后继续问李师傅:“李师傅,你们家那边的竹林面积大不大?”

“很大,一座山头挨着一座山头的,几乎都是竹林。”

“那你们每年造纸大概要用去多少量的嫩毛竹呢?我的意思是,你们村所有做纸的人每年大概要占用毛竹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这个我们也从来没有统计过,”李师傅又有些被问倒了,只能估摸着回答,“大概……大概顶多也就三分之一吧?因为做元书纸是要挑材料的,不是所有的嫩竹都能造出好纸来。”

林悦点点头,又问:“那多余的那些竹子你们是怎么利用的呢?”

李师傅便说家家户户都会用来做一些竹制品,比如竹匾、竹箕、竹篮、竹椅等等生活用品,

林悦继续问:“是自用,还是拿出去卖?”

“小姑娘,你不会是说让李师傅开店就卖这些吧?” 赵山溪又性急了,终于忍不住插话。

林悦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李师傅。

李师傅便老老实实答道:“一般都是自用,我们那边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竹林,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这些,附近根本没什么人买。”

“那除了生活用品,还能做别的吗?比如竹雕什么的?”

李师傅愣了愣:“竹子做的笔筒算吗?我儿子从小就爱鼓捣这些,平时做的全都送人了。”

“可以啊,这个不错……”

林悦话还没说完呢,李师傅就赶紧自己先摇头了:“不行不行,我儿子今年正在念高三呢,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不能让他在这个时候分心给我做生意。”

“对,高考是大事,这个时候绝不能分心。”赵山溪也跟着补充强调,然后实在是忍不住地对苏父道,“子文兄,看在我们往日的交情上,你就帮忙说和说和一下,让那位林老板借个十万给李师傅,你放心,李师傅肯定不会赖账的,我赵山溪也愿意做他的担保人。”

苏父呵呵一笑:“山溪,我这位学生其实就是林老板的女儿,现在她问这么多也正是想找个合适的方法来帮助李师傅彻底改变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局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道理你应该是很懂的。”

“她就是林老板的女儿?”赵山溪和李师傅都是一愣。

只是惊讶之余,两者的表现又有些不一样,李师傅更多的是惊喜,就想进一步拜托林悦借钱帮他,而赵山溪表现的却是有些狐疑,反而疑虑地抢先问道:“子文兄,我知道林老板家生意做的大,只是林老板的千金也会做生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