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道祖不是道 > 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吗?

道祖不是道 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吗?

作者:二十九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7 23:44:21 来源:258中文

明朝皇帝的话语权可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你看看朱由校自己的老爹泰昌帝,在位三十八天,干了三件事情:

废矿税,即位后便下令罢免全国范围内的矿监、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采榷活动。

饷边防,即位后便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沿途支用。

第三件事情,补官缺。先命令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随后,将何宗彦等四人均升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起用卸官归田的旧辅臣叶向高,同意将因为“上疏”立储获罪的三十三人和为矿税等获罪的十一人一概录用;召回在万历一朝因为上疏言事而罢免的官员,像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都是在这一时间被起用的。

这三件事情,将一个在位三十八天的皇帝吹捧成了明君,三十八天成了泰昌中兴。这些拼命吹捧的人得有多不要脸?

看看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废除矿税,那些人肯定乐得蹦起来;从内库拿出两百万两银子,未必到将士手里,经手的官员正好发财,这笔横财到手,自然更高兴;最后一条,升官了,被罢免的一概录用,直接高兴到飞起,这样的皇帝你不吹捧一下?

朱由校却知道,这事自己干不出来,没办法,明君的名头没戏,那就索性做个昏君。

昏君他不香吗?

回想历史,整个明朝曾有无数次的太监专权: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可无论他们如何嚣张跋扈、迫害反对者,对于他们的主子——皇帝,却是忠心地很。

穿越前,作为历史类网文资深读者,这段历史让朱由校唏嘘不已。他不禁想起了大明朝的这些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北逐元朝成为洪武大帝,可定鼎天下后却是清理权臣和大杀功臣。

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文,这位皇帝啥都没来得及做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给推下去了。

第三位皇帝乃是永乐大帝朱棣,被公认为明朝的英明之主。政治上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特殊管理机构。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

但自从永乐帝驾崩,明朝接下来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第四位皇帝就是仁宗朱高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当了二十年太子,只在位了一年,人就没了。

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一位非常勤劳的皇帝,二十九岁登基,在位二十年,很是勤劳,可却在四十九岁时把自己累死了。虽然经过他的努力,大明有了短暂的繁荣,可是他的儿子却是很不争气。

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七岁君临天下,登上皇位后,依赖并重用宦官。后来被俘获成了弃子,结果大明朝很快就换了皇帝。

第七位皇帝景帝朱祁钰,在英宗被俘之后,被人推到了台前。当夺门之变爆发,英宗复位,朱祁钰被软禁于西苑不久就死了。

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先是自己的太子之位被抢,虽然后来成功登基,可本身有严重的口吃,上朝时只能说是或者不是,郁闷了一辈子。也是他,创建了明朝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组织——西厂。

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制的代表,是个好皇帝。可他只在位十八年,在三十六岁那年死了。

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一位奇葩的皇帝,设置豹房,整日健身,可是却没有儿子。

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三十多年不上朝,只知道炼药成仙,最后把自己给吃死了。

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他的哥哥和弟弟先后都死了,皇位就这稀里糊涂的落到了他身上。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能。在位六年就死了,享年三十六岁。

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凉薄皇帝——万历。前期因为有了张居正的改革,万历也是府库充盈。后来他报复张居正,在其死后便开始了倒算。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著名的“一月皇帝”泰昌帝,悲惨地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第十五位皇帝天启帝朱由校。历史上明朝最不靠谱的皇帝三连弹,就是万历、泰昌和天启,也是这三代,断送了大明的江山。

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朱由检,兄终弟及的他,虽然励志中兴大明,可是父兄辈留给他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虽然大志,却不得申,最后上吊了。

至此,朱由校总结明朝的皇帝:第一点,无能(除了朱元璋和朱棣);第二点,短命,明朝的皇帝在位最长的四十八年,最短的不过一个月,能活过四十岁的,都算是长寿了;第三点:好色昏庸,单单说这些皇帝无能还不能凸显问题,任用太监、荒淫基本是每个明朝皇帝具有的特征。

在所有的朝代中,明朝的皇帝是身体素质最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元璋的遗传基因不好。有这样皇帝的王朝,却存在了三百年。不得不说,明朝是一个奇葩般的存在。可即便明朝是这样的一个朝代,却依旧是朱由校最喜欢的一个朝代。

在明朝的三百年里,不和亲议和、不割地赔款、不纳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它有骨气、有尊严,不屈服、不妥协,哪怕是皇帝被俘,宁可换皇帝也决不后退。

这才是汉人的风骨!华夏的脊梁!

轻轻地舒了口气,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压了压,朱由校不禁叹了口气。此时的大明江山虽然还没有经过魏忠贤的祸害,可也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希望辽东能够稳住啊!”朱由校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辽东上面,一旦辽东稳不住,那就是大麻烦,“希望熊廷弼来得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