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步落仙途 > 第179章 准备登船

步落仙途 第179章 准备登船

作者:本物六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0:55:24 来源:258中文

还来不及细看新客站的“妆容”,伯母在前面一再催促道:“毛和阿浦,不要叽叽呱呱了,赶快走。坐船的人多,还要排队的。” 毛和堂哥相视一笑,加快步伐。 从广场入口要前往候船大厅,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身上大包包的行李,所以这一段路对毛和堂妹来相当于是一段“苦难”的历程。 码头上也有挑夫,花上一两角钱,可以帮着把行李送上船。但这对毛他们来,这个举动无疑是方夜谭。 好不容易进入候船大厅。大厅很大很敞亮,用很长的板条长椅一一隔着空间。里面熙熙攘攘、嘈杂杂杂,散发着人体拥挤的气味。 一行人找不到座位,最后在靠墙角的地方找一个位置,把身上背负的东西都卸下来,喘一口气,歇息一下。 王国良给阿哥递烟,笑着解释:“出门时候公交车坏在半路,后来我们是走路到的轮渡站,所以到这里就稍微耽搁了一些。” “没事。只要最后没有耽搁上船就校”王国贤接过香烟,掏出来打火机给自己和王国良点上。 堂妹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会儿抱怨道:“不是还有时间的嘛,干嘛从家里介早出发的?” “为什么要早早的赶到码头,就是担心错过坐船呀。”伯母呵呵一笑,用手擦擦她脸上的汗水,道,“买一张票不容易,出一趟远门也不容易,所以宁可将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候船大厅里,也不能迟到的呀。” 伯母的是实话,事实也是这样。 排长队购买轮船票,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七八十年代是十六铺码头鼎盛时期,每几十个航班进出,仅上海至重庆一条航线就有13艘轮船往返。 无论从上海出发去南通、南京、武汉,还是从长江沿途城市返沪,上海十六铺始发船票的购买往往都是彻夜长队。以至于很多工厂和企业单位在春节等特定时间段,都只能是派专人前去购票。 常常是不亮,就要赶到已如同菜市场一样的售票大厅里,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等到票买到手,人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也顾不上这些,能够买到票,就算幸运了。 伯母:“我们这次的票,还是托人在金陵东路外滩口的售票处才买到的。” 伯父抽一口烟,在一旁道:“我印象中,往返于上海、南通至南京有铺位的四等舱船票最为紧俏,经常是一票难求。因南通至南京没有直航船,旅客是由大班轮顺路捎带的,票源要视上海的乘客多少才能确定。” 毛直接坐在地上。不响。 堂哥也挨着坐下来,笑道:“可能是“铺”与“浦”相近,我时候坐船的辰光,就觉得上海港真大,这么大的一个码头竟然仅排在第十六号。后来我才知道,并没有十五铺或十七铺码头。” 大家都笑了起来。 “十六铺”码头对于我来,很多都是童年难忘的记忆。”堂哥,“那些年,从“十六铺”去往外婆家里都是坐的轮船客运,晚上上船,一夜过后,次日中午才能抵达江阴的码头。” 他:“4岁那年离开寄居两年的外婆家,回到上海准备上学,就是在十六铺码头上岸。当时我抱着一只大白鹅,跟在瘦的外婆身后,紧张不安地注视着拥挤嘈杂的人群。” “那个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王国良搭腔,,“你们不知道,以前你们爷爷在的辰光,我们回苏北老家,往往一家人在这个大厅里一坐,就是两个钟头好等的。” “老早子上船的时候,还要从一只船跳过另一只船那样过去的。”王国贤补充。 “讲起来,十六铺这个客阅码头,我从这个地方离开上海,又经过这个地方回到了上海。”堂哥笑笑,道,“后来我长大了后,才多多少少了解到十六铺码头的一些历史。” 多少年来,“十六铺”一直是进出上海的主要通道。 有些人在此惶恐地初涉都市洪流,有些人在此依依惜别繁华的都市梦境,有些人在此欣喜地走进上海滩“十里洋场”,追寻自己的梦想。 徐志摩曾在这里登上“南京号”远洋轮,奔赴大洋彼岸的美国,张爱玲曾在这里款款上岸,搭上东门的有轨电车,去往常德路的那个家。 上海闻人虞洽卿早年从宁波来上海学徒,在十六铺码头下船后,恰逢大雨滂沱,赤脚前往瑞康颜料校老板疑为“赤脚财神”上门,便加以重用。 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青年时因鼓吹反清被通缉,亡命上海,在十六铺登岸,匿居法租界,后有幸成为马相伯的弟子。 更有不少仁人志士从十六铺码头走向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文化,探求救国之路。1919年4月,湖南新民学会20多人从十六铺码头上船去法国勤工俭学。老人家,还有周总理赴法国勤工俭学,也是在十六铺码头登上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 70年代,人们对十六浦老码头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送知识青年上船去外地插队的情景。那时候无数上海花季少男少女,背着军绿色的背包,以及卷裹起来的被子,在码头上与前来送行的父母家壤别。船开前,码头上哭声一片。 …… 没过多久,喇叭里通知他们这个班次的乘客准备登船。 于是毛他们全部都挪动到进站口。 从这里望去码头,刚好有一艘客轮靠岸。一开舱,船上的人如潮水一样涌向甲板。 一下子老码头上尘土飞扬,塞满了行李箱、箩筐,四处都是汗味、水果味、干货、鸡鸭禽类的味道,人们脚步急匆匆的,停歇不得。一批又一批人从客轮上下来上了码头,然后融进被搬运工、轿车、三轮车、贩们“嘈杂”出来的上海滩,开始各自的劳碌与奋斗。 这时候,进站口岸上的铁门拉开,准备上船的乘客个个早已做好“冲”的架势,争先恐后的全朝船上拥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