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漫威之这个万磁王是好人 > 119 白鹿源头鹿长鸣

漫威之这个万磁王是好人 119 白鹿源头鹿长鸣

作者:克隆吸铁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0:31:55 来源:258中文

西北风带着白鹿原上浓烈的黄土腥味吹进了我的心里,瞬间俘获了我的全部,以至于我的感官里都是有关生命的厚重。我该怎样去写《白鹿原》的读后感呢,我怕自己任何的言语都是对这部奇作的玷污,而我又不得不去记录些许自己的感受,免去时间将我内心的触动消耗殆尽。

每一个读过《白鹿原》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都会有自己对一个时代、一个世道、一类人的认知。这部著作中没有明确的写出好人或者坏人,只不过时代造就了一切,大家都各安天命,各人有个人活着的哲学。这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却直白的描述了人性的恶与善。

文中的关中大儒朱先生才是白鹿原上真正的守护神,他对时态拿捏的丝毫不差,他不畏任何一个人,也不畏任何一种制度或强权。他对任何一种造访都显得游刃有余,却没有半点圆滑世俗,永远保持着圣人般的高风亮节。他的内心是人们生活的现实光景,时刻在为原上人们的日子操心,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生而为人的善良本性。

朱先生一身布衣,从头到脚皆出自贤妻之手,身上不见一根丝缕或洋线,活的坦荡却又低如尘埃,是一个将自身融入黄土大地的伟人。朱先生的名言“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串通了整个故事,文中主人公皆因钱权利色而累,甚至是最后丧命。可见朱先生对时态判断之精准,对人性了解之透彻,已然是超凡脱俗。

文中写到朱先生让白嘉轩在小娥的窑洞上盖一座塔,镇压住小娥害人的冤魂,让她永世不能翻身。先生镇压的哪里是小娥的冤魂啊,是那群尊鬼拜恶者的无知和愚昧,是人们因为胆怯向恶势力低头的嘴脸,是他们不够坚定的信念。朱先生用一种很隐喻方式批判了人们的无知,同时又解除了积压在人们心头的恐惧,让阴云密布的日子又重见天日。

小事看嘉轩,大事需先生。腰杆笔直的白嘉轩每遇到疑难杂症都会问朱先生,而先生笔落之处定显神迹,言出之时定唤风雨。文中显示朱先生神迹的地方不在少数,我不想把朱先生“与人为善”的事迹在一一列举出来,那样的先生在他化为白鹿悠然长逝后已然绝迹。他的最后一位学生,他教出的最合格的学生为他写的挽词“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或许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借用他人的评价对朱先生做一个概论:那个时代,一位“有点神”的传统知识分子,竟能得到乡民、官府、军阀、土匪等各个人群的敬重崇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敬重的是他身后包含了价值认同的深厚传统。何时何日,价值分裂了,传统稀薄了,那样的先生自然再也出不了了。或者,先生还在,只是各个人群对先生和传统的崇敬已然消失,没有那样的人群,也便没有被传诵的先生了。

白嘉轩算得上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坚守传统理念,遵循“耕读传家”的处事方式。一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即便最后的腰杆弯下去了,依旧活的笔直。然而旧的传统理念在新时期里并不见得全部正确,至少白嘉轩在处理黑娃和小娥的事情上过于执拗,正是他的不准入祠堂才有了后面的种种悲情。可他似乎又没有做错,如果不是他坚守传统礼教,世道岂不是更乱。

白嘉轩一生刚正不阿,算的上封建礼教下中华民族的脊梁,守护古老文明千年之久。而他身上也有着迂腐不通,他用自己治家、治族、处事的方针约束家人和族人,却不知道封建思想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已经不再适用,人们追求的是“农民翻身把歌唱”的人人公平,哪怕那种公平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心底的灵光一闪,也在那个大潮流里起到了翻江倒海的作用。

因为他拒绝小娥和黑娃进祠堂,才使小娥受鹿子霖怂恿勾引孝文,最终毁了白嘉轩定为族长的接班人。真的是小娥的错吗?真的是孝文不够坚定吗?还是那个时代的思想、礼教逼迫的两个人犯下看似不可饶恕的罪孽?可是呢,在这事件中受伤最深的竟然是孝文的正房,最终饿死在了白嘉轩分给孝文的东房的炕上。都说祸不及家儿,可是城门失火,池鱼岂能不遭殃。

那段文字真正的让人疼了一把,她对白嘉轩说:“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咧懒咧瞎咧好咧你都看见,我想过这想过那,独独么想过我会饿死”。一个地主家庭的儿媳妇能够饿死,真的是“娘家是个大富汉,婆家是个有钱汉,当咧媳妇的女子么人管”,那个时代的女人没有任何地位,一旦离开男人就成了孤魂野鬼,实属悲怜。那段描述孝文正房的文字,却处处不显示着白嘉轩为维护家法族规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而受到伤害最深的往往都是你意料之外的路人甲。

不管怎么说,白嘉轩在全文中终究是一个正派的人,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在那个时代是被人们接受并效仿的。他始终遵循着“耕织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传统理念,用“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方式维护着白鹿村人们的日常,使所有人在同一个框架里谋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能用是一个好人来评价,但他是一个正人,换来了一个不算凄惨的晚年。

鹿子霖不是坏人,他仅仅是作为白嘉轩的对立面来写,用以彰显人性的贪婪。若白嘉轩是道德文化的坚守者,那么鹿子霖则是败坏道德风尚的老鼠,毁了文明古国熬了千年的那锅道德汤。鹿子霖用告诉黑娃消息的空档占了小娥的便宜,用比较恶劣的手段骗了一次满足自身**的机会,也为小娥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鹿子霖一生精明强干,处处想与白嘉轩争个高低,却又为了达到目又不择手段,淫荡成性。利用小娥对白嘉轩的敌意,让小娥故意去勾引和陷害孝文,以达到打压白嘉轩的目的,的确是一步高棋。只可惜他的所作所为将生命的灵性都抽走了,最后活的毫无尊严,孤独终老、抑郁寡欢。

直到后来小孙子的出现,老两口感叹良多又喜不自胜。若他一开始就是那个家徒四壁时为给孙子找碗饭吃,不得不去求人谋一份事做的长辈多好,简单的活着,不工于心计,生命的尺度会不会更长。鹿子霖一直秉持祖先遗志,渴望有所作为,可惜他的夙愿在他凄惨离世时也没能实现。

朱先生说:“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鹿子霖从未约束过自己的德行,却要在族人面前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只不过是欲盖拟彰,毁了自己多年家业,败了自己的名声。世故圆滑、精于算计的鹿子霖最终没能得到一个善终的结局,算是老天对他的惩罚。

关于鹿三,可能是文中最愚昧无知的人,是最可怜可恨之人,也是被封建礼教荼毒最深的人。他是农耕社会里奴性的代表,把自己的迂腐当成了对白家的忠诚,即便白嘉轩视他如亲生兄弟,也改变不了他奴性的本样。当她的妻子鹿惠氏瞪着两只失明的眼珠儿沉静地问他:“是你把黑娃媳妇戳死咧?”屋里飘过一丝阴风,像一盆冷水顺着鹿三的脊梁浇下去,那刻的鹿三是否有过一丝悔悟?鹿惠氏最后说了一句“你咋能狠心下手???杀死咱娃的???媳妇???”,原来鹿惠氏的心中一直是认小娥这个儿媳妇的,混乱的世道里出场不多的一个女人活得比任何人都清明,是对一个时代最深刻地讽刺。

可鹿三又是那个时代里成片成片的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鲜血缺少反叛的因子。封建礼教的荼毒已经深入骨髓,才诱使他有了杀害小娥的想法,以为杀死小娥就会换的安宁,却不知正是和他一样的人太多,才使得时态动荡,人们难以安家立业。而他试图将自己迂腐的思想强加在黑娃身上,又让父子反目成仇,逼迫黑娃走向了一条世俗不容的道路。那场迅速蔓延开来的瘟疫,很可能就是在送葬他的妻子时传染给了别人,他的憨厚老实或许是那场灾难真正的罪魁祸首。“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个长工去世了”是对鹿三最真切的褒奖,他在临入土时恍然大悟,也应该抹去了遗憾。

小娥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在依附男人的残酷世道里,一个柔弱的女子光是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要求她怎样呢。只有在阴暗中生活过的人,才会明白那个阴暗的角落里是何等的痛苦、悲凉。小娥并没有做错什么,可世道就是不容她好好的活着。关于小娥,只能遗憾的说是世所不容。

当她的冤魂借着鹿三的身体说出“我到白鹿村惹了谁,我没有偷别人一朵棉花,没有头旁人一把柴禾,我没有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有揉戳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可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月,村子里住不成,我和黑娃搬到村外的烂窑里住。族长不准俺们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还不容让俺呢?大呀,俺进你屋你不认,俺出你屋你没拿一把米也没分一根蒿子棒棒儿,你咋么着还要拿梭镖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心”时,确实让人难受。世所不容,可世所不容的就一定错了吗,还是仅仅因为生错了世道。

还有冷先生,医术精湛、救死扶伤,他身上的医德在如今的世道已经很难看到。只是他终究是一个落俗的医生,身上还是少不了腐朽之气。为缓和白家和鹿家的关系,将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鹿白两家。他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感受,没有问过未来的女婿是否愿意,便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思想将女儿塞给了鹿白两家。他没有考虑到世道在变化,最终葬送了大女儿的幸福。他用全部家财救出了女婿,却不知道他的女婿从没把他当岳父看过,他救了一个人,也便害了自己的女儿。

关于后辈们,时代造就了他们,前人不同处事的理念造就了他们。白灵说:“兆海哥,一年多不见,你长了身体长了知识,也长了不少的贵族口气啊”。鹿兆海说:“你用列宁的理论判我为贵族并不过分,列宁就是把穷人煽动起来打倒富人消灭富人,结果是富人被消灭了,穷人任然受穷。”这简单的对话竟让人无法反驳。

不管是国赢还是共胜,受苦受难的最终都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新的历史里不断的循环。真正维持人居安康的并非某个制度或某个政权,而是存在人心底的道德理念,不在云中在人间。正如朱先生对黑娃所言:“得了天下会怎么样还得看,我看不到,你能看到”。他也曾对兆鹏说:“文章里的主义是主义,世道还是兵荒马乱、鸡飞狗跳的世道”。

关于白灵,朱先生曾给她算过一卦,告诉她:“你的左方有个黑洞,你得时时提防,不要踩到黑洞里去。跷过了黑洞,你就一路春风了”。可惜白灵最终还是折在了她亲姑父的卦中,没有跳过那个黑洞。她逃过了布满全城的大搜捕,却死在了最为信赖的组织的怀抱,太多遗憾。如果她的姑妈没有打断朱先生将要说下去的话,白灵的命运会不会改写。只是强如朱先生,也没有逆天改命的能力。

关于兆海,传回村子的消息是他在抗击日军的战场上献出了生命,还让朱先生感慨不已、辞笔赴戎,以孱弱之躯固守疆土。可实际上他死于国共内战中,死在了他亲哥哥加入的另一个党派中,说到底,都是自家人在相互残杀。他们本是为了救世道于水火之中,没有死在鬼子的枪炮之下,却死在了自己亲人的手中,实属悲凉。

关于兆鹏,你以为是好人的人,其实也没那么高尚。他在党派之争中斗了自己的父亲,在农协时期煽动了一批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他让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癫疯而死。他为了达成目的一次又一次煽动和尚的土匪帮加入游击队,最后让和尚死于非命,虽然文中没有明确指出和尚的死和他有关,但肯定脱不了干系。文中没有交代出他的下落,死了那么多人他还活着,运气一定不差,只要他不死于战乱,前途定当光明。

关于黑娃,朱先生赐了他“学为好人”四个字,而他也不辱师命,真正做到了。他是朱先生最得意的门生,最合格的学生,却终究不是朱先生,缺乏洞察时态的慧眼。他忘记了朱先生也曾说过“好人难活”四个字,他在农协时期活的很好,他在土匪窝里活的很好,却在成为真正的好人后丧了自己的性命。

关于孝文,他曾是白鹿村新任的村长,白嘉轩委以厚望的长子,他曾是知书达理真正的好人,纯洁到在新婚当夜还保持着晚读的习惯,床笫之事还要后来因他而死的妻子教他。可是等他变坏以后,当他变的无所谓以后,当他变的不在乎道德、没有了底线以后,他却过的比任何人都好,最后还坐到了县长的位置上。

黑娃、白灵和兆海,他们躲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躲过了仇家的围追堵截,却躲不过自己人的背后捅刀。兆鹏永远活在人后,是那运筹帷幄的将军,功成名就时身下已是白骨累累。而对孝文来说,既然好人难活,那不如做一个假好人,伪君子,何不自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将有不同的结局,有人对得住良心,有人违背了道义。

读完《白鹿原》,没有办法判断谁是谁非,对对错错在不同的年限标准不一,这些许的文字算是对这部奇作的浅显感想。愿每个人都像白嘉轩一样挺直了腰杆活着,也愿每个人如朱先生一样睿智,有双能辨是非、知未来的慧眼。

2018年2月22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