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钦天监之我欲成仙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边境小镇打洛

钦天监之我欲成仙 第三百一十八章 边境小镇打洛

作者:孔鲤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2:52 来源:258中文

一身现代休闲装束的年轻男人,身边却围绕着四位美丽动人的傣家卜哨,这种组合更招人羡慕,也更容易招来麻烦。

祁景焘不想破坏景区欢乐和谐的节日气氛,打算把美藏起来:“你们几个的着装太显眼了,要不,你们先回车上去休息。我把烧烤打包,咱们带回宾馆慢慢吃。”

“也好,那边的烧烤摊子可没剩下几个坐处。你把每个品种都多烤几份,我们带回去吃好了。”苏敏也不想去远离独树成林范围的烧烤摊招蜂引蝶了,省得又有粪水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从天而降。烧烤摊那边可没茂密的树枝掩护,到时候说不清楚就真是给自己惹麻烦了。

徐曼丽和祁琳没说什么,她们两个也清楚刚才是怎么回事,笑兮兮的挟持着嘟嘟囔囔的苏瑞,跟着苏敏回车上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昏暗,烧烤集市那边集中了许多人,烟熏火燎中乱哄哄嘀。这里已经是边境线附近,她们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傣味烧烤自成一体,彩云人说他们的烧烤是干烧。他们敢烧烤的、会烧烤、能烧烤的食物包罗万象。和建水烧烤的精细烧串不同,傣族人不仅喜欢整只鸡烤着吃,猪牛肉,蔬菜也用竹片夹成串儿烤。不能成串烧烤的食材,就用芭蕉叶子抱起来烧烤,很形象的称作包烧,包烧猪脑花,包烧米线,芭蕉花,鸡脚筋等等都有。米饭更简单,直接灌到新鲜翠绿的竹筒里烧烤。傣味烤鱼非常有特色,加上香草辣椒等蘸料有竹片夹上烧烤。

虽然建水烧烤和傣味烧烤都已经在彩云主要城市流传开来,但在原产地烧烤总是更有滋味和韵味,原汁原味的更突出地方饮食特色。

滇中市的新平元江傣族人不在少数,祁景焘以前下县份工作没少吃傣味烧烤,自然知道傣味烧烤什么东西好吃。找家傣族老夫妻经营的烧烤摊子,林林总总点上五人份的,告诉老板要打包带走。然后,点支烟抽上,站在旁边有滋有味地看着老板花样似得烧烤过程,耐心等待烧烤老板给他烤制那一堆烧烤。

“彩云的烧烤硬是要得,这个辣味也正派,吃起安逸得很。”

“就是一路耍过来遭罪,好多地方那个弯弯,脑壳都耍晕啰。”

“李白说我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是没来来过彩云之南,……”

……

烧烤摊旁边一伙操着川省口音的游客边吃边聊,听在祁景焘耳朵里感概万千。

从滇中出发,来到打洛镇,他们已经来到彩云最南端,国道线的终点。他这次蜜月旅行时间已经过半,行经滇南三个地州十几个县份,行程已经超过两千公里。给祁景焘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自然风光的美丽旖旎、雄伟多姿;也不是各地饮食文化的多姿多彩、品种繁杂;而是那已经不堪重负的、落后的交通道路状况。

彩云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修路难,即使到199八年,彩云仅仅有条铁路线连接省外、国外。高速公路也仅仅修建了春城地区的安石高速和春城到滇中那条南烟投资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两百公里不到。各地区之间的道路交通依靠的还是老公路,人员物资运输依靠的也是汽车客运和货运。

这几天,他花在路上跑路的时间,远远超过躺在床上休息的时间。那怕是行走在国道线上,车多路窄,山坡大弯道多而急。这一路驾驶帕杰罗越野车走下来,路上看到的许多车祸并非车速过快引发的,更多是道路状况出问题,车辆状况出问题,或者驾驶员疲劳驾驶,注意力无法集中造成的。

特别是那些大货车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车祸,说起了都是一把把血泪。不是那些司机要钱不要命,不是他们不想休息,而是有些特殊路段一旦进入,中途根本就没有给大货车停留休息的地点,必须一鼓作气,一次通过。司机们必须集中全身精力驾驶车辆,根本就不能休息。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盘山路段往往长达数十公里,车速不紧不慢,消耗的时间长,对司机的体力和意志力就是一个长考。再加上立体气候多变,滇南的有些地方,山下穿短衣短裤还能热晕人,来的山顶就必须穿长袖衣裤还冷的发抖。在这种道路上通行,对车,对人都是一场考验。

祁景焘知道,他在滇中滇南走过那些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和乡村道路还不算最难走的道路,滇西北、滇东北那些山势险要地方的道路更难走。

杜河师傅就给祁景焘说过那边的一个路段,号称世界之最弯道——靖安哨六十八道拐。那个路段全长6八公里,垂直高度5米,平均965米就有一个拐,平均一个拐仅能上升7米的垂直高度,平均坡度7八八度,不难看出靖安哨六十八道拐的空间更狭窄,难度更高。

滇路难,难于上青天啊!许多魔性的路段,犹如生长在悬崖之巅的玫瑰,危险却绚丽夺目。

既是有胆,你亲自驾驶性能最好的越野车,来彩云之南经历一趟腿软之旅吧!!

东方的天际泛起鱼白肚,祁景焘已经习惯的早早起床,为还在熟睡的苏敏盖上毛巾被,在值守夜班宾馆大堂服务员奇怪的眼神中出门跑步锻炼。

他们住宿的地方是有“中缅第一寨”之称的曼景来寨,清澈的打洛江从寨子西侧流过,形成天然的国境分界线。江的对岸就是缅甸,寨中立有5界碑。

在这个占地56平方公里的寨子里晨跑,速度不敢太快,正好欣赏边寨的田园风光。

曼景来寨本土人口不多,其间有水田百余亩,鱼塘若干,田园风光真实自然,浓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特色的庙宇和塔林庄重肃穆。寨、舍紧密相联,高低错落有致,保留着古朴鲜明的传统建筑风格。

从整体上看,旅游开发并没有破坏山寨的本来面貌,整个村寨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还有生态村落的典型特征。

村寨古朴典雅,傣家人们热情好客,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内地迥异的佛教文化特色,这些才最能吸引外地游客眼球的美丽场景和神奇魅力。

里程不足次数补,在寨子里往返数次,多角度欣赏边寨美景后,沐浴着大年初一的第一道阳光,祁景焘慢跑返回宾馆房间。

苏敏早已起床,叫起那三个丫头各自开始收拾打扮。看到祁景焘回来,笑嘻嘻地说道:“回来啦,快去洗洗,吃过早点咱们就出边境口岸,也算是出回国门了。”

“呵呵,你们准备好就行,我很快的。”

表现的非常积极啊,比前几天好多了,不用一遍一遍催促她们早起了。心情大好的祁景焘春风满面的和老婆说笑着,拿过苏敏特意放在床边的换洗衣服到洗漱间冲洗起来。

十几分钟后,冲个凉水澡,顺便刮个胡子的祁景焘更换一新出来的时,那三个丫头已经拖着各自的行李箱,等在他们住的房间集合了。

“今天表现不错啊!都准备好了?”祁景焘调侃着三位满脸期待的丫头。

“昨天联系的那个导游说了,要我们7:就过去集合,趁早上人不算挤过去。焘哥,快出发吧,我还没出过省,出次国也不错啊。”徐曼丽说的可怜巴巴的,在场的五人就她还没出省溜达过了,这倒也是事实,算是个可怜娃。

“姐夫,跑步也不说回来早点,别磨蹭啦,早去早回,今晚还要回景洪住宿呢!”

“走走走,我们去餐厅吃早点,哥,快点收拾收拾,去退房!”祁琳更干脆,直接扔下行李箱走人,徐曼丽和苏瑞也扔下行李箱,出门吃早点去了。

“我们也快过去吧!”苏敏笑兮兮地说着,也先一步出了房门,却站在门外等着祁景焘出来一起去餐厅。

“明明都知道了,还装!”祁景焘嘀咕一声,挥手收起房间里摆放的行李箱,出门和苏敏一起去总台退房,吃早点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