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203章 幸运的人

我从凡间来 第203章 幸运的人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虽然,这是非常庄重的场合和仪式,皇帝和两府重臣都要穿上正式的冕服,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不容有半点马虎不周。但是,有宋一代,非正朔朝臣见君无需跪拜,这也算是大宋人情味妙处,较为人性化,更见士人地位之高,正应了与天子共治天下的话,这里就不做多说了。

“卿家平身,闻卿言论,比策论有过而无不及,今日一见,又是仪表堂堂。”天子赵昀开了金口,态度十分的温和。

尽管,天子有温言勉励的惯例,但李慕白不过是进士及第,竟被天子褒奖如斯,其寓意可谓深远。

虽然,在场的大臣个个脸色平静,但哪又一个不是久经宦海的老世故,怎能听不出来天子话中,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人人心道赵昀如何知李慕白,听话中口气,殿试后赵昀还听到李慕白言论,前后连贯不上,又有些耐人寻味人们的心思,顿时扩展了最大的想象空间。

乔行简眯眼打量李慕白慢慢回忆,此人的策论对边地有独特见解,判卷诸公几乎无人指责其策试言论,所以殿试糊名裁决,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判了个及第,要不是有些观点太过激进,或者是文采不如前面几位,估计要三鼎甲才行。

然而,李慕白并非知名士子,更非一鸣惊人之辈,缘何能上达天听,难道?他似乎有所悟,慢慢环顾在场重臣,面色凝重,看来大家都在揣测其中缘故。

李慕白激动地心情,已经稍稍平稳,再入殿时又看到左班的余天赐、郑性之等人,竟然还有南霁云在侧。

“卿家的边策论,颇有独到见解,朕观后颇有感触,昨日又闻请战和论,特此破例召见,果然是俊杰之士。”

俊杰之士?李慕白一阵赫然,人长的倒也算是小帅吧!至少不会扔到人群中看不到。至于俊杰之士,还是免谈为好,他肚里那点货当然有自知之明的,就别拿出来晾了,那都是人家李易的东西,他不过是拿过来用用,谈不上独到见解。

当日殿试,便是例行策边论,就当今国事边事阐述观点,忽然想到平素和李易谈论天下事,重点就是天下局势和边务,李易对南北事有着让他深叹的见解,有些是不尽相同却又不能不承认见解独特。

尤其是李易曾经说过,正当朝廷收复三京失败,这场战争又是有争议的,处处透着古怪,赵官家很可能心有不甘,策论有可能是边事,要是能切中赵官家心思,你不想有高位也不行。

按照李易的意思就像是材料的那样,写的再好不融入领导观点,那就是非常失败的空洞文章,只要框架打好了融入领导意图,只要文字水平过得去,你也会得到赏识。

所以,他大胆地尝试李易的思路,以三京为接入点,谈论君臣相合的重要性,隐晦地指出收复三京绝对正确,错就错在边臣误国,致使三军误国,天子蒙受巨大冤屈。

其实,当时李易的最核心心思,他并未完全把握。

按照李易的想法,认定刚刚主政,血气方刚的赵官家,虽有失利渐渐趋向于平稳,以至于矫枉过正,却仍有不甘心,两府大臣也不是善茬,无论是郑清之还是乔行简,绝非主和人士。

既然要搏个好出身,那就破釜沉舟,按着大宋君臣不甘心为主线,肯定天子决策正确,两府诸公的各色议论,也很有道理,无非是对战的理解不同,把责任推给了边帅,以京湖就近却不发兵,又不共给粮草,非要淮西兵准备西粮,造成馈粮兵败,此边帅不智武将专横所致。

既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也写明取胜之道,天子无错,两府无错,错在边帅,自是得了赵昀的欢喜,两府重臣的暗许,大家都需要摆脱失败的罪名不是。

在场两府重臣,未有人站出来阻扰赵昀召见,毕竟李慕白的策论很给力,维护了他们的面子,这个时候恰当好处。

不然,赵昀破坏了规矩,他们这些重臣岂能容官家在郑重取士场合恣意妄为。若非前几位的文词悠长,词理通畅,更兼几位爷也比较巴结天子和两府重臣,可以说是读书人种的妙人,更是李慕白的文章不是有些生硬,表述上有些过于主观,他们甚至有可能给他个三鼎甲。

“臣蒙蔽下垂爱,虽学识粗劣,词理不畅,却登进士第,岂敢再得天子赞誉。”李慕白心下暗喜,有了这次召见,就是不想出名,也难了!有时候声名是累赘,可有时候声名却是坦途,他最需要的就是把名声打出去,真是瞌睡送枕头。

“卿家的边论和槠币论,颇有见地,然槠币利弊非会子仅有,卿可认为能解?”

赵昀的问话令在场重臣一凛,天子召见进士也就罢了,即便是及第,也只是泛泛的鼓励几句,哪怕是为了大家名誉好,只是集英殿上问政,实在有点不太妥当,不要说其他人了,便是殿中侍御史和谏议大夫,也考虑着是不是进谏。

李慕白却未曾多想,他这是新媳妇上轿头一遭,哪知道里面的道道,无人给他知会过。不过,他和李易探讨很长时间,既然能从边事、经济、政治方面去写策论,自然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回答并不算是困难。

当下,也不曾做细想就说道:“槠币钱法,古来便是钱物调和不易,历代先贤尚不能化解,臣有何能,不敢妄言。”

回答的倒是中规中矩,在场重臣心下倒是认可,钱价贵贱起起伏伏,历代名相无不头疼,一个小子要妄言解决,岂不是笑话,致在场诸公于何地,没人喜欢狂妄自大的愣头青。

“不过,凡事皆有可能,臣却有一策,或可缓解时下会子困窘之弊。”

战争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要小看了这场战争,无论是人力损失,还是物质的损耗,更何况淮东空虚的补缺,都让朝廷感到巨大的压力。

赵昀看到李慕白的策论,认为此人见解独到,似乎又隐瞒了不少话语,才有了今天的垂问,回答却让他稍有失望,没有他希望得到的,却不想峰回路转,温声道:“有何良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