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400章 全局眼光

我从凡间来 第400章 全局眼光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阆州驻扎蒙古军是一支精锐,拥有马军三千余人,步军五千余,蒙古人在利州两路绝对主力,这根骨头不好啃,在场众人心知肚明。

“如果阆州蒙古军不出战,死守路口,如之奈何?”王孝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李易瞥了眼王柏,认真地道:“老十,作为前方节制将帅,就说说看。”

王柏明白李易实在给他机会,如今正是脱离蒙古人,大肆发展的时机,各军必然要扩大兵力,谁有能力谁就能上位,让他担任前方的大将,那可是比人先走一步,心头热切下道:“六哥,我部集结主力稳扎稳打,把忠孝军逼入果州北部,争取一战把赶入新井,扎末台就是再狡猾,也不得不出兵。”

八都鲁自然不可能长久在南方驻扎,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蒙古高层贵族,前不久就北上会和林了。

扎末台是新任的阆州万户长,当然不能和八都鲁相提并论,人家八都鲁是正儿八经的左翼万户长,属于那种在宗王治下又封户的万户长,而此人属于探马赤军万户长,虽说也算是位高权重,却并非那么的显眼。

既然万户长换人了,那支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自然不可能驻扎在阆州,毕竟自从分封各大汗国,庞大的蒙古马队四分五裂,就算窝阔台夺取拖雷系守家的兵马,也不得不对各大汗国付出代价,导致中土的原蒙古军马军不足鼎盛时期的半数,打仗完全靠抽调探马赤军和汉军。

那就不可能在南方维系蒙古族万户队,在去年就换成了由家奴和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只是战斗力也相当强悍。

李易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道:“忠孝军战力却是非常,两年来只是听说首领是个妇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

“小娘子又如何,待我军驱逐虏人,忠孝军必然归附,要是那位首领长的秀美,就娶来给六哥当娘子。”苍进之言引的众人阵阵大笑。

呼延信微蹙眉头,沉重地道:“扎末台出兵,忠孝军必损失极大,即为友军还是不要攻伐太甚。”

王柏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道:“大兄,古往今来有舍有弃,决胜关头岂能有妇人之仁。”

呼延信脸色微变,尹宗正却厉声道:“老十,怎么跟大兄说话的,难道友军是给你牺牲的?”

李易却暗自一叹,他也有不忍却着眼于全局,引出阆州蒙古军主力,让他们与忠孝军消耗,他才能渔翁得利,以最快的速度北上夺取剑阁。

不要说扎末台万户队战斗力强悍,就算是忠孝军态度,他心中也没有底气。孰知,乱世出豪杰,能在兵荒马乱中,拉起一支队伍,哪个不是枭雄似的人物,他们虽号称忠孝军,谁知日后会不会真心归附他,就算真心那也是对大宋行朝的。

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他没有说,心中却很明了。历朝历代,所谓的农民起义或是‘义军’,说白了就是一帮流寇,甚至可以说有奶便是娘的群匪。

他来的那个时代,所谓的历史书常见的造反理由——农民阶级被封建地主压迫,官逼民反,英勇地举起了反封建的大旗。

他作为蒙古驻地方的高等官员,是有资格了解战场局势的,根据京湖、两淮的官塘,那些所谓的‘义军’,实在让人失望,甚至让他忍不住要出手消灭。

先抛开国难当头,民族危亡这些大道理不说,自蒙古军南下以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宋朝廷对流民做到仁至义尽,动辄几十万缗钱,几十万石粮米赈济。

那些所谓义军,蒙古军到来就躲到大山,蒙古军撤退就出来抢劫。甚至占据州府城池,成为一方诸侯。当朝廷大军打退蒙古军进驻时,这些占据州府的流寇,居然拒绝开城。有的甚至直接投靠蒙古军,充当开路先锋,其残暴程度,连蒙古人也目瞪口呆。

蒙古军在两淮、京湖全线撤退,这些人摇身一变,又响应大宋朝廷招抚,成为朝廷边地的守军。但是,他们仍然占据城池,不断索要钱粮,却拥兵自重,横征暴敛,实为毒瘤。

若非,蜀川忠孝军对待民众尚有收敛,对他还有大用,他早就出动力量,把忠孝军歼灭在合州。“老十,把你的计划说出来。”李易语气坚定,决定给予王柏最大的支持。

王柏得到李易的肯定,面对呼延信有了底气,道:“所谓忠孝军,还有那些聚众山寨之人,不过是一群盗匪。是想,六哥占据两路,民生早已安稳,他们本应下山来投,却依旧占山为王,为祸乡里。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是友军,而是一群盗匪,若无六哥,他们比蒙古人更加凶残。”

“忠孝军是为最大的一支义军,相比下算是温和,但这不是留他们的理由。此我军生死攸关一战,必须要以最小的牺牲,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扎末台部直驱剑阁,夺取各处道路,才能和虏人在大安对抗,妇人之仁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王柏之言颇为尖刻,让呼延信颜面很不好看,作为将帅的他的确很有见识,得到李易与叶知秋的赏识。兄弟间是义薄云天,同生共死,但人心是复杂的,内部难免有不服,既然有了不服,便会产生些许矛盾,哪怕是才略高低或见识不同,最终都会走向分歧。

李易也有一些担心,他非常不希望阵营出现小团体,更不希望功成名就前就有矛盾。但是没有办法,人人都有思想,都有理念,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斗争,君子不党纯粹一句屁话,阵营中兄弟之间已隐隐有分化的苗头。

正如叶知秋所言,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不需要害怕部下结党,反而要会加以利用,让各个团体始终服务于统治者的目标。

李易不经意瞥了眼王柏,淡淡地道:“老十之言甚善,此战干系重大,断不可有妇人之仁,只要成功夺取剑阁,控制阴平小道,牺牲忠孝军是值得的。”

蜀川的血色,经年的杀戮,已经把他的心锻炼成铁,掌控两路的经历,令他眼光跳过了人情,直接定位于全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