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460章 东行

我从凡间来 第460章 东行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朝廷的议论与非议,李易全然听不到,此时的他已在夔州路,穿越夔门水道的官船上。

何去何从,是重新归附朝廷,还是甩开膀子单干,他与叶知秋发生严重分歧,甚至是激烈的辩论。

早在成州时,叶知秋之愿他便心知肚明,当时力量太小太弱,万事皆不具备,叶知秋未曾坦言,他也没有明说,两人是揣着明白当糊涂,走一步看一步。

他在拖,叶知秋也在拖,意欲水到渠成,当一个人拥有朝廷控制不住力量时,最好的尽忠的方法,便是上缴权力归隐,要么被朝廷所灭亡,岳飞未尝不是深受其害。

叶知秋是在赌,赌李易有匡扶天下大志,断然不会放下倒手的权柄,做一个一事无成,仰人鼻息的大臣,所谓水到渠成,便是李易和大宋朝廷决裂之日。

但是,他千算万算却不曾想到,李易会上书面圣,还是在蒙古人调兵遣将,边境局势日趋严峻之际,简直是至大局而不顾,不由地大呼道:“学士糊涂,东去必凶险万分,一旦虏人大进,数年辛苦将付之一炬。”

无论叶知秋怎样想,怎样的失望,李易却主意已定,抄近路东去,随行仅文封、秦风等十余名卫士,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可以说是羊入虎口。

没人知道李易所想,连叶知秋也揣摩不透,这是他内心深处真正想法,无论局势有多紧张,他必须要东行。

就在李易出夔门,行在临安发出两道官塘,一道准许李易面圣,一道却耐人寻味,召忠孝军吴蓝山、南玥入行在陛见,当然还有身为率臣的李慕白。

在归州,李易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孟珙,这位善于打劣势仗,尤其擅长激机动防御战,是比岳飞还有谋略的半壁一柱,至少人家懂得存身之道。

他受到孟珙的热情招待,很显然对方身为前方大将,比远在临安那些文官更了解蜀川,对他较为重视。

一个能身在敌方数年,利用机会突然发力,击败蒙古军收复失地的人,绝不能等闲视之,无论对方是谁,应该给与充分的礼遇,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更何况,成@都府、潼川府两路的繁荣,作为临近夔州路,通过山间的回易道路,多少能够了解许多。孟珙不能不对李易真心归附,抱有更多的信心,一个能善待生民的人,岂是忘宗典祖之辈。

短短一天,李易与孟珙相处非常融洽,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好意,索性询问用兵之道。

孟珙亦不藏私,对蒙古军强弱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多年经验,强调崎岖地形对付蒙古军,决不能集结兵力,而要兵力分散,防备各个要点,以抵御蒙古军马队突然的突袭。

战斗中,步跋子要充分利用地形,以绝大的勇气正面抗衡骑兵,方能有取胜可能。

就算是平原面对其马军,也要以小队相互配合,掩护神臂弓和床子弩精确射杀。

李易理解孟珙意思,蒙古军主力与以往的对手不同,他们的战术是全新的,以轻骑兵配合弓箭,实施机动灵活的战术。若集中兵力,只能被轻便的蒙古骑兵缠住,不断地被消弱,最终全军崩溃,宋军用对付契丹、女真重骑兵战术,来对付蒙古军精锐马军,那几乎是找死。

孟珙之所以屡屡战胜蒙古军,便在于深蕴其道,对蒙古军主力,用散兵守御各个要点应付,让蒙古马军无法实施机动,处处受到打击,击败其主力再集结兵力,一举击溃其附庸藩汉杂军。

李易深以为然,最让他惊喜的是,孟珙分析蒙古人每次大的进攻,都要准备三五月左右,方能大举南下。此番,根据各方探报,北方征用人力物力庞大,恐怕还要更长是日。

对于孟珙的分析,他虽有迟疑却有所期待,论到谋划要靠叶知秋指点江山,要说行军打仗,显然不如孟珙来的实在。一阵思量后,他越发感到孟珙预测很有依据,从陇右、陕西过来的情报显示,蒙古人大举调动,似乎有倾力一战意图,北方越发的穷鄙,准备时间自然不短,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

当他告辞孟珙继续东行,还在盘算蜀川防御,有呼延信、王孝仁坐镇利州,王柏谋划前方军务,叶知秋运筹帷幄,兄弟同心上下协力,蜀川前方集结数万大军,就算开战也能坚持,他绝对相信这点。

尽管,叶知秋十分不愿他入朝,在防务上相信还是会尽心尽力,不会有半点马虎。

一路东行,观两岸萧条,饥民遍地,田园荒芜,秦风小小年纪,家破人亡,若非李易,当年便被一群兵痞折磨死了,他最恨蒙古人,眼看生民疾苦,忍不住义愤填膺。

李易经历不凡,生死早已看的比较淡漠,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哪有民生不疾苦的,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间没有新鲜事,往返始复,轮回不止。

顺江而下,一路顺风,快捷便利,十余日便到行在临安,大江行船顺流而下快捷无比,要是回程那就麻烦了。

当李易看到余杭门,心情不止一次的激动,更充满对前途的惶惶然,心情也颇为低落。

贾似道、刘斐不知怎样?还有宫素素?似乎历史上的今日,贾似道已登龙飞榜外放州郡了,那刘斐和宫素素、谢婉清,想必还在临安。

李易怀着平静的心情,先与前来迎接的官吏叙话,并跟随其去吏部报到。在左司官吏玩味的眼神中,不得不强颜欢笑,却被告知先安顿下来等待陛见。

按制,进行在面圣大臣,应奉召自丽正门陛见,李易虽非方镇节帅,却也是蜀川第一人,理应由侍郎级别的大臣先接见,再由主事官员安置驿馆上房,等候天子召见。

让他自行安顿,等候面圣,无异于极大羞辱,连文封也愤怒不已,他却硬生生忍了下来。既然来临安,便想到会有如此局面,既然他做出决断,无论受到何种轻慢,都要走下去,彻底了结心中执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