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648章 改良的难度

我从凡间来 第648章 改良的难度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既然定下了方略,那就按部就班地实施,叶知秋也是相当的认可刘斐的策划,认为绝对是大胆的举动,并仔细调整几处关键点,说是要玩就玩大的,不要太小家子气。

诚然,他的热情也被点燃,自然是激情奔放。

李慕白自然成为具体负责的首要,秘密调动人手和财货,汇集各地的铜铸造钱币,这可是很好的工程,没有周密的策划绝不可以,还要防备消息泄露,自然是对外制造迷雾弹,要么说是制作精良的铁甲,要么说是交子贬值太甚,需要大量的铜钱投入市场运行,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刘斐则在官员的陪同下,去了蜀川各地考察,为他的商行介入蜀川做前期铺垫。

面对巨额的利润,广阔的前景,便是刘胖子也坐不住了,没有心思享受蜀川美人的温柔,不辞劳苦日夜奔波。李易答应他的,远远超过他的期待,以至于他有种上贼船的感觉,柚子额感觉不太实在。

不过,商人逐利,在诱人前景的驱使下,哪怕是举族支持李易,与赵宋皇朝公然决裂,那也是在所不惜的。

何况他并没有实质性反抗朝廷,不过是来往做生意而已,商人都能和蒙古人交易买卖,就不要说蜀川的营生了。

至于,帮助李易建立海船队,那还不是小事,反正由蜀川出钱,刘斐只是挂个名,又不用出人出力,只是提供个保护和掩护,就会有大批的分账,岂又何乐而不为。

风险,自然是有的,不是说了嘛!为了巨额的利益,刘家甚至能和赵宋翻脸,这才是商人本职,还是海洋谋生世家的底蕴,当然少不了两浙路和福建路那群贪婪的家伙,他们甚至做出刺杀天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蜀川的一切都进入正轨,改良步子不大,却在一步步推进,在十余万大军的保护下,稳稳妥妥地。

几天来,李易格外兴奋,精神头好了许多,对待部署本就温文尔雅的态度,更加随和三分。

李慕白是比较幸运的,他又被任命为权知成都府事,兼提领成都府路总领所,李易只是把任命他的奏章,向朝廷发出后便直接任命,至于朝廷会不会发诏书,那是朝廷的事,反正有蜀川大军的刀剑护卫,谁又能公开质疑合法性。

这年头,你有十万口磨剑,那你就是大爷!

当然,李易又安置了个成都府路安抚使兼四川路营田、马政大使,这一列头衔让他位高权重,实际等于把全部政务全部托付,实际上坐上第三把交椅。

“农田暂行条例虽好,但还是有不小的阻力。。。。。。”李慕白侃侃而谈,他并非光是负责某项,而是整个庶务,农桑思维立足生存的根本,任谁都不能否认,哪怕你致力于工商发展,也不能忽视农桑本业。

李易静静地听完,根本不用李慕白担忧,他是重视工商不假,却并非轻蔑农桑,无论到了任何时代,工业是强国根本,商业是繁荣手段,农业却是生存之道,只有大家吃饱了饭才能干别的,连饭都吃不饱还玩个鸟啊!当下笑道:“成@都府虽是保全下来,但虏人毕竟杀了十万有余,空闲土地不少。我看哪些阻力必然来自大户,他们强占了无主土地,自是要竭力保全,吃进去的骨头很难让他们吐出来。”

李慕白撇撇嘴,要说用强抢夺也是无不可,却会面临相当大的助力,还会被人诟病造谣,当此北有蒙古人、东有大宋行朝,南面苗部尚未有完全稳定,西部还有些许吐蕃部族反抗,他们绝不能轻易造成动荡,玩味地道:“其中,有不少所谓的夫子。”

“这些人可不好对付,平素张嘴就是大义凛然的,白的给说成黑的,一代代传下去,让人死了也不得安宁。”李易有些头疼,这年头如果不学蒙古人的风格,读书人是最难对付的,只是还不能用太残酷的手段。

贾似道是个人才,至少绝非后世史书那样不堪,还有后世明末毛文龙,那是个让皇太极焦头烂额的人物,一个是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一个人割据皮岛、意图不轨,还不是那些夫子们搞出来的。

一句话,触动他们利益。

“你是蜀帅,看看怎么办?”李慕白开始踢皮球,有些事情必须要李易出面,他可不愿意当露头鸟。

李易翻个白眼,很没有风度地道:“你是成都府路率臣。”

李慕白淡淡一笑,挑眉道:“还是文武分立好办,牵扯土地赋税最难,很难找到皆大欢喜的办法。”

李易点头表示认可,他改良军制顺带把蜀川官职变革,文臣不再兼任制置使、总管等武职,实行军政彻底分开,文臣有更多精力放在内政上,武人也从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官,地位有所上升,这些都是皆大欢喜,为又牵扯到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着实让人头疼。

这些年,不要说那些郡县官员,就是王孝仁、吴天佑、许杰这帮子弟兄,哪个不是积累大量的田地,命根子啊!

“子圭看如何是好?”

李慕白也很为难,这是个危险的陷阱,一步走不好两头不是人,得罪李易还好说,大不了甩手不干了,得罪了那帮读书人,口诛笔伐的很有可能身败名裂,他真的是很犹豫。

李易又岂能不明白,笑道:“成@都府路本就人口密集,因战时流民太多,事事不好办。但是,不好办也得办,我不能把流民招募成军,养一群羔羊。”

大宋朝廷自开国以来,就把招募流民从军当成国策,固然能在灾荒年份起到稳定人心作用,却把军队战斗力搞砸了,太祖立国只有禁军十余万,那真是所向披靡无人当,连强悍的契丹人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到了太宗时代军队有所增长,达到了二三十万,战斗力也是相当可观,至少还能主动进攻契丹人,真宗时代那是互有胜负,却已然败相显露,仁宗之后随着流民大量补充,在陕西缘边和党项人作战的主力,大多都是边地民兵,徽宗朝更不用说了,百万大军被女真人打的溃不成军。看小说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