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730章 历史,该如何定局呢?

我从凡间来 第730章 历史,该如何定局呢?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大日当空,天色晴好,片片白云点缀其间,偶有微风划过,临安城内那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更多居民都拥挤在街道巷子内,或是在楼宇窗边,神色复杂地等待着。

今天,是李易面圣的日子,宣武军、宣毅军早就列队维持秩序,临安府的公人也倾巢出动,背嵬军早就控制午门、东华门,个个身披轻质皮甲,手持兵刃威风凛凛。

李易骑在白马上,那是身穿紫袍冠冕打扮,脚蹬黑鲨皮短靴,腰系金丝边青玉带,在史嵩之、贾似道的陪同下,向午门和东华门而去。

当然,他的前后还有数百背嵬军和羽林骑护卫,这些经过专门挑选的年轻士卒,身穿崭新的军衣和耀眼的轻便铁甲,个个骑在高头大马上,背负箭囊和强弩,显得无比威风。

策马行走在宽敞的御街上,他的心情相当的平静。

从亡命天涯来到临安,到风云蜀川的再次到来,风风雨雨那么多年,以最冒险的战术终于再次走进临安,可谓是步步惊心,实在是让人感慨良多!

如今,看着两侧临安生民的目光,他并没有感觉太多的敌意,完全没有那纯属自我安慰,战争岂能不死人?那些亡故者的家眷岂能没有恨意!

不过,这些事情似乎和他太远了,哪怕是颁布了抚恤的条款,也并非他去事事关心,地位决定了他不再可能事必躬亲,或许这就是合格上位者的姿态。

现在,他就要用强势的姿态,去面见那位曾有一面之缘的天子!

“两府执政率诸公在午门相候,可以快些。”史嵩之善意地提醒李易,你是凭着武力打进来的,两府三省六部诸多重臣,还有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迫于形势才不得不迁就。

有许多人压根就告病在家,也不怕你强弓劲弩,能来的在某种程度上都能结个善缘,或者多少认同某些理念,对今后稳固地位有着莫大的好处。

李易稍加沉吟,也没有拒绝史嵩之的善意,呵呵地笑道“这是自然,还要请相公周旋才是。”

史嵩之松了口气,李易就算是再通情达理,难免少年意气,些许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引发很严重的潜在威胁,他还要借助其完成胸中的抱负,自然要提醒再三,看来自己还算看对了人,对方并没有太多的盛气凌人,依旧很好把握做事的分寸,很欣慰地道“制阃果然。。。。。”

正说着话,忽然斜对面三层小楼长窗银光闪过,他也是老于沙场的人物,立即意识到怎么回事,下意识地喊道“小心。”

朝天门内望仙楼,流星般冷箭划过虚空,李易遇刺!

“什么。李易遭遇强弩刺杀?”余天赐得到急脚子传报,当真是又惊又怒又喜又忧。

惊的是有人刺杀李易,怒的是有人胆敢刺杀李易,喜的是有人刺杀李易,忧的是有人胆敢刺杀李易!十余万蜀川大军可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那些骄兵悍将真要暴起杀人,临安百余万生民将士尸横遍野,想都不敢想象的局面。

别之杰、游似、许应龙、林略等执政也是愕然不已,纷纷想到了伤害李易的后果。

宫门关防被背嵬军所控制,这群人可是对李易忠心耿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玉石俱焚?听闻那帮骄兵悍将和蒙古人打仗,手段是相当的残酷,动不动就屠杀战俘,转战敌方简直鸡犬不留,没有了李易的约束,想想就让人冷汗淋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这该如何是好?”许应龙急的不知所措。

“李易怎样了?”游似还算是冷静,猛然地问了句。

“当场混乱,随后就会有信传来。”急脚子老老实实地回答,自李易沿着御街而来,朝廷的急脚子是络绎不绝,随时禀报所到之处,他来时刚刚发生混乱,全然不知情。

“还不快去再探。”游似气急败坏地呵斥退了急脚子,才转身看向余天赐,沉声道“此事,不能扩大。”

余天赐何尝不明白利害得失,深以为然地道“我们同去,万万不能让事态扩大。”

“东华门。。。。”

这话,明显要夺取宫门关闭,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别之杰却摆手拦住众人,沉声道“诸位,是谁伏击?”

这话击中众人心底最不想探讨的地方,李易并没有对临安屠杀,就算是激战时下手也有分寸,对待俘兵也没有那么苛刻,随着嘉兴仓的粮食大批运进来,根本就不存在激烈怨恨,毕竟大家都要吃饭的,蜀川大军的到来,以江船卸下大批粮食,让临安内外生民反倒生活好了些,能吃饱饭谁愿意做毫无意义的抵抗?

更何况强弩是管制性的器械,何人与李易有深仇大恨,要知道就算射杀目标也难以逃脱。

何人,有能力投入死士?

林略眉头紧锁,沉重地说道“现在不是论是非的时候,还要看李易怎样才是。”

“我们手里还有多少人?”余天赐目光转向别之杰,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别之杰歪歪嘴脸色相当的无奈,低声说道“除了宫城的三衙卫士,哪里还有真正掌握手里的人!”

余天赐顿时默然不语,蜀川的几位将帅太精明了,行动也相当的果断,几天时间就把临安城内外数万将士卸甲,并且几乎都迁到城外军营里,要不是还要给天子留下些许脸面,估计连三衙卫士都要被解除武装,清波门内南侧军营本有六千将士,时下仅有几百无甲仗的人,还要听从镇守清波门蜀川将校的调遣。

如今,驻扎皇城大内的卫士,不过千余人而已,要说抵抗还能顶一阵子,过后又能怎样?谁也不敢再想。

余天赐默言不语,许应龙恨恨地道“可惜孟珙被俘,吕文德、杜杲不得进,可恨,可恨啊!”

道理大家都懂的,杜杲和吕文德虽说是兵败,却没有遭到李易追击,尚能够自保有余,自双方罢战他们也就就地休整,也算是朝廷能够就近节制的部队,可惜距离实在有些远,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最可恨的是,孟珙在王邵军中,再加上史嵩之的态度暧昧,造成两支大军的观望不前,几乎没有袭击反抗的。

“别的不用说了,无论是哪个想要李易性命,现在都不必去担心。”余天赐咬了咬牙,决然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看看情况再说。”

“要是有变,如何是好?”林略大为吃惊地道,真的有事情发生,余天赐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

“没有好不好的,李易要是命不好,诸公只能退守宫城,要是还有缓和余地,要是没有大碍的话,我和他也算是有些旧交情。”余天赐想想这些年朝廷的作为,自己的话说的似乎太满,咂咂嘴又说道“只能且行且看了!”

众人各自沉寂,默默看着余天赐,吃力地被扶上马绝尘而去,当真是各有滋味不足为人道啊!

当时,李易真的非常危险,到了绝对的生死边缘,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刺杀,自己随行有二百精锐的羽林骑,还有号称宿卫的百名背嵬军将士,不仅街道两侧有将士警戒,连楼宇要点也有人把守,想刺杀他千难万难。

可是,竟然就突然发生了!

随着史嵩之的呼声,李易遽然捕捉到那道银光,几乎不可能躲避,却见他在马上猛然躺倒,那支流星般的羽箭似乎贴着胸前而过,劲风所向带有尖锐的呼啸,“嗖”地深深切入半丈出的青石地板,尾翎依旧颤抖发出“嗡嗡”的声响。

“不好了,有人刺杀。”

“此刻在三楼,快,不要放走了刺客。”

“快来保护制阃。”

一时间,核心的背嵬军还有前后的羽林骑,纷纷是散开戒备,街道的民众是惊吓到了极点,没想到竟然有人刺杀李易,事情发生的实在太突然了。

他们来观看都带有某种好奇,想看看当年太乙宫的经师,现在能够打到临安的家伙,到底是怎样的三头六臂,蜀川大军围城用弩炮轰击,多是集中对城墙,几乎没有针对居民区,连城外的居民也没遣散安置,每天供应粮食度日,大家本来缺衣少粮的困窘,随着战争爆发竟然得到改善,这就给了不少人盼头。

就算进入城门展开激烈巷战,蜀川的将校也约束士卒,尽可能减少侵犯居民,往往先把人遣散再开打,绝对有先秦义战的风范,就传出了这帮蜀人不赖的传言,也是人们能够心平气和接受的重要原因。

“快,捉拿刺客。”史嵩之也非常气愤,却眼珠子转动突然要左右上前。

贾似道也是又惊又怒,斗争无外乎庙堂算计,大不了金戈相见,谁技高一筹、谁实力强大,那就掌握别人的命运,阴谋刺杀却是过了,忍不住厉声道“这还了得,给我把刺客拿下。”

“好了,各位稍安勿躁。”李易用力勒住吃惊的战马,制止住左右背嵬军和羽林郎的暴动。

“学士?”秦风在李易入宫面圣,自然而言担负近身卫士,他正要指使左右卫士冲上去拿人,却不想李易竟然制止。

当史嵩之不解的目光传来,李易含着不屑地笑容,遥指望仙楼风淡云轻地道“让他们射,就算杀了我,你也无法阻挡泱泱大势,不过蠢物而已,轮不到你的,呵呵。”

史嵩之听的嘴角微抽,心里跟明镜般知道李易所指,不得不压下某些心思,郑重地道“街道上不安全,制阃快去。”

贾似道也无言无语,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李易,旋即陷入了沉思。

“无妨,我倒要看看,有人还敢不敢。”李易毫不在意地挥袖说道,那份镇定自若和举重若轻,引的御街两侧生民纷纷叫好,这不就很快传开了。

史嵩之面无任何做作表情,心里却不住地叹息,无论是哪个坐下这等勾当,成功了两说,不成功反倒成就李易。

午门外见两府执政,李易倒是大方得体,众人对甲仗环护也不以为意,反倒惊讶其未曾抱怨,更不曾提起半句,这份容忍和胸襟,实在让人赞叹,哪怕不久前还是敌对状态。

余天赐刚刚上马就得到消息,李易无妨正在赶来,也就再次下马等候。

此时,目光复杂地看着李易,纠结地道“时隔经年,制阃依旧风采依依。”

“可惜,物是人非!”李易笑眯眯地应对。

“嗯。”余天赐品味话中的余韵,不免有几分寥落,沮丧地道“还请入宫面圣。”

李易率甲兵入宫,竟然没有人去阻拦,也就是林略不经意说了句,众人并没有跟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人家不可能孤身入宫面圣,说多了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垂拱殿,依旧是那么的精致辉煌,代表着大宋行朝的权力顶端,今天,外面却是有来自蜀川的数十名剽悍军人把守,他们气势汹汹地和大内的三衙卫士对立。

李易几乎是目不斜视,在两府执政众星捧月中,闲庭若步地来到殿阁前面,却抬首看去忽然对身侧的贾似道笑着说“师宪兄,感触如何?”

“你这是把我放火上烤。”贾似道没好气地翻个白眼,心里去打定了主意,既然李易是只得信任之人,自己又是被俘获之人,不会再被朝廷说信任,那就索性闯闯看,反正也就那么回事了。

李易笑了笑没有再说,昂首阔步走进了大殿。

赵昀端坐在御座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易作揖行礼,至少把非正朔朝的礼节做的很到位,连殿中侍御史也认可,只是他心中充满了浓浓的苦涩,当然还有深深地恐慌,身旁的董宋臣也是脸色苍白,浑身上下轻轻的颤抖。

“陛下,臣以三年时间东下面圣,正是为了奏请陛下用贤臣远小人,承昊天国运,抗虏人复故土。”李易自然开门见山,作为胜利者的他有资格来说。

赵昀心情十分糟糕,李易的话非常谦虚客气,却隐隐透出杀伐的傲慢,三年东下面圣相当的狂妄,不由地压了口气说道“卿家说的是,听闻卿家入城留宿太乙宫,难不成要匡扶道门不成?”

“正是。”李易很干脆地回答,让左右大臣诧异万分。

赵昀不由地瞪大眼睛,玩味地说道“何不去做法主?”

“天下不靖,朝有小人,臣岂能让天下志士失望,待有事成,自当逍遥天地。”李易态度非常干脆,等同于封死了赵昀的小算计,待有事成还不知何年何月,你就慢慢等吧!

赵昀脸色沉了下来,帝王的自尊心支撑着脸面,不悦地道“庙堂诸公勤勉,何来小人?”

“陛下身边岂不是有。”李易毫不客气地针锋相对。

众人各自木呐着脸,不言不语不闻不问,赵昀却是脸色大变,董宋臣更是吓的噗通跪下来。

“官家,冤枉,奴臣冤枉。”

“卿家说的言过其实了。”赵昀脸色极不好看,李易竟然公开对付他身边的人,这无异于直接打脸。

“臣只为清君侧,望陛下近贤臣远小人。”李易非常不给面子,说完话长长地作揖决然退下,走的半点不拖泥带水。

三年的苦战,就为这短短几句话?

贾似道左看右看,眼看李易就要出了大殿的殿门,他咬了咬牙,决然转身跟了出去,留下目瞪口呆的赵昀,还有那些意味深长的重臣。

整个垂拱殿内入死寂般地寂静,李易毫无顾忌地强势推出,让重臣们心里打鼓,连贾似道也做出了选择,实在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那位不堪入目的浪子,经过多年的地方历练,人都看出来是有几把刷子的能才,竟然舍弃了帝王。

“诸位卿家,可有言语?”赵昀脸色铁青地道,口吻充满了不甘和杀伐。

众人各有心思并不言语,余天赐却心下叹息,朝廷士大夫自有规则,绝非天子能强行左右,更何况李易对众人礼遇有加,垂拱殿稍有嚣张却正和众人心思,别的某些事就不用说了,这些年董宋臣依仗天子恩宠,在朝廷也是大大的得罪人,众人早就想把这个阉寺拿下,只是赵昀看护的紧,寻常事情根本无可奈何,李易的突然杀招正中大家的心思。

“陛下,奴臣实在是冤枉,李易贼人。。。。。。”

“住口。”史嵩之出班怒视董宋臣,厉声道“你这阉寺所作所为,诸公哪个不明白,还想让天子受累不成?”

董宋臣脸色发白,顿时如烂肉瘫倒在地上,史嵩之的意思他何尝不明白,说白了就是他必须倒霉,要是反抗恐怕会更惨,忽然脸上呈现出无限的悔意!

赵昀显然也明白了,他深深地咽了口气,有几分不舍地看了看董宋臣,最终狠狠地闭上眼睛,良久,霍然起身转身离去,丝毫不拖泥带水。

“官家、官家。。。。。”

“拿下。”史嵩之挥了挥手,面带嫌弃地说了,两名殿前卫士上前把呼喊的董宋臣拖走,就像拖死猪那样、

“这是为何?”余天赐来到史嵩之身边,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位,他真的很不喜欢史家的子弟,实在是太优秀了,让他们想到史弥远就不吝而寒。

“诸位。”史嵩之环顾众人,冷静地道“我不愿青史万年菲薄,与其忍受羞辱,不如奋起博取一线生机。”

无论是目光惊疑不定,还是若有所思,都不能否认大势已定,史嵩之的态度很大程度代表边将,他和李易的携手非寻常能撼动,更何况天下局势堪忧,何去何从?众人心中起起伏伏,连余天赐也陷入了沉思。

李易缓缓地漫步宫廷甬道,似乎在细细品味皇宫大内的风韵,秦风披软甲持刀护卫五步内。

谁也不知他心中的风潮,此番软硬交加,就是要体现出某种度。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有句诗叫做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前面那句不去管它,后面的固然骂王莽伪君子,却也是要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上位者来说,谦恭善下是美德,他今天午门见诸公彬彬有礼,给人如沐春风感觉,正是应了当今之世,非只君择臣,臣亦择君耳的话。

能够成为两府执政,或者是尚书六部的大臣,就算平素说是误国之人,那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个个都是心高气傲,认为自己有治理天下的本事,虽说迫于大势暂时屈服,却不能否认心里依然看轻他。就像是和他结成隐晦联盟的史嵩之,还有有意靠过来的贾似道,还是归顺自己的刘整等人,哪个不是当时豪杰人物。话说,古往今来多少流传的爱情诗篇,其实他们哪里再写情爱啊!分明是君臣关系好不好。

这就让他必须拿出杀伐果断姿态,还要很好地把握度,让这些人即忌惮他的杀伐,又要知道他的优容,两者恰当好处的结合起来,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地。

“师宪兄,要和朝廷这群老狐狸打交道,还真的挺累的!”李易长长的吐了口气。

“习惯就好!”贾似道见识了李易的手段,倒是收敛自家心思,真正考虑路该怎样去走了。

“看来情形紧迫,师宪兄要尽快入两府才行啊!”李易转首看了眼贾似道,就在大正门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丝毫不顾及两旁卫士的异样目光。

贾似道怔了怔神,也笑呵呵地在旁边坐下,爽快地说道“还少了军功,不成。”

“你和那死胖子无异,都是漫天要价。”李易回想起几天前刘斐面见,死胖子委屈的跟被几十个婆娘推倒那样,要价那是满满地。

贾似道并不以为意,就怕李易沉默,既然说了那就没把他当外人,当下像是泼皮那样地笑道“会哭的孩子有饭吃。”

李易歪歪嘴不置可否,以贾似道的能耐绝非另个时空那么不堪,看来也是得罪文人墨客,被黑的一塌糊涂,当下慢吞吞地道“让你先去淮西,如何?”

贾似道眨了眨并不大的眼睛,立即体味到李易的意图的重托,蜀川、京湖、淮东北部为主战场,淮西为中游和下游辅助,可以说是干系重大,也算是对他的磨练,忽然放声大笑道“好,就那么说定了。”

“嗯,就看赵官家怎样抉择了!”李易嘴角闪过些许讥笑,杀董宋臣也可以说是警告,更是某种程度上的底线,他羽翼已丰就看士大夫如何抉择了。

时光匆匆,数月过去,建康府江宁城北门望江楼。

李易在行在彻底立足脚跟,赵昀也是无可奈何,王孝仁调入行在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明皓担任侍卫步军都指挥,掌控驻扎行在两大军兵权,贾似道担任淮南西路制置使,最让人惊讶的是孟珙依旧坐镇襄阳,竟然被委以重用。

他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正式进入了两府,却又兼任沿江制置使、持节江北宣抚处置大使,把行辕设在了建康府。

“学士为两府执政,掌控江北大政,设行辕建康遥控临安,大善!”叶知秋凝视李易,言语中颇为敬佩。

“先生过讲,建康龙盘虎踞,却非久留之地,还要十年生聚奋发而行才是。”李易不以为意地笑了。

叶知秋深以为然,却没有把话题隐身下去,李易早就对朝内外做了调整,呼延信、陈敏、苍进主持主持蜀川,王孝仁、明皓坐镇行在,吴天佑、尹宗正、梅殷在沿江散开,王柏镇守两淮西部,实际成为京湖和两淮的支援,叶开自然留在身边,这种部署兼顾上下,能够有效进行调动,不免把话题转变,笑眯眯地道“我倒是笑那刘大官人,这些日子当真意气风发。”

李易眉头上挑,他的胜利代表刘斐投资成功,自然回到建康府刘家,那可是衣锦还乡啊!??先不去想死胖子的得意,就是韩老三也没有锦衣夜行,风风光光回到成@都府。

“先生,好生歇息几天,要忙的事情还很多!”

“呵呵,天生劳碌命,我去福州上任,三年内必克全功。,倒是学士家人团聚,可喜可贺啊!”叶知秋被授予朝请朗、直文宝阁,权知福州军州事兼差福建路安抚制置大使,他明白李易给他的使命,那就是彻底清除福建路住唐番客的私兵和势力,该下手绝不手软,首当其中是蒲寿庚的力量。

蒲寿庚立功不好剪除,只能徐徐图之!

李易想到了南玥和宫素素,还有自己那未曾谋面的儿女,发自内心地笑了,怎样去爱护自己的家人,怎样去培养子女,想了很久想好了。

此时,他双眼远眺北方天际之间,目光闪烁无限的自信,再无往日的隐忍,一切都如朝阳破暮,厘清这片古老的大地!

历史,该如何定局呢?

成绩很差,不再做单章完本感言了!继续存稿用心写,不久就能上传,感谢各位书友的鼎力支持。

(本章完)宋时风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