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伊塔之柱 > 第211章 论人尽其用

伊塔之柱 第211章 论人尽其用

作者:绯炎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29 11:59:27 来源:258中文

沈锋浏览完报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以墙体广告为例,华夏六十多万个行政村,按每个村刷十面墙来计算,就是六百万面墙。

如果每个广告保留一个月,每面墙每天10个人经过,这个广告最少也有三千次曝光率。

三千乘以六百万!

而成本每月才三四百?

“从去年开始农媒体概念,顾名思义做农村市场的媒体平台,包括小卖部的店招广告、店内海报、村口喇叭、县乡村公交车广告、发传单、广场舞冠名、农村电影映前广告、地推产品展览、试乘试驾品鉴试用、道旗广告……”

“农广传媒之所以跑的快,就是借鉴58的站长模式。号称全国三十万站长,都是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通过他们作为网点,连接着村子与县城。”

李南君认真道:“不得不说的确是一块潜力无穷的蓝海!”

那还等什么?

沈锋二话不说,马上联系农广传媒和村村乐的创始人,自己亲自跟农广传媒聊,毕竟已经是b轮玩家,基本的尊重必须有。

让丁薇去跟刷墙的谈,算是练练手。

“现在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地推,差不多八十多人。”下午就见到胡伟,农广传媒创始人,公司就在京城。

“一块屏幕的硬件 安装成本一千五左右,屏幕分布大约一个县城每三千人一台。后端服务客户的产品主要是品牌宝和导流宝,前者服务全国性的大客户,后者则服务当地的中小店家。”

胡伟面对沈锋还是很紧张,虽然已经融到b轮,但面前坐着的可是传说中的大神!

“以一个京城附近某个县城为例,五年前当地电视台广告业务外包一年二百五十万,代理商的营收至少要做四百万,而去年喊到五十万都没人投。”

“最原始的发dm单都不行,一本册子印刷成本三毛钱,人工120元/天,发几百份很难监控效果,分佣更难激励店主的积极性。”

“所以过去由这些媒介承担的广告投放需求也急需新的渠道,这就算我们项目解决的最大痛点!”

沈锋点点头,方向不错,的确能够实时监测广告在什么时段、投放到哪些区域、主要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相比传统刷墙、喇叭车、电线杆广告,投放更精准、效果更可控。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是我们的忠实客户,比如淘宝、京东、苏宁、北汽……”

“两年发展前端屏幕、后台投放系统已基本跑通,接下来的重点是通过自营 加盟的模式,快速扩张屏幕的分布数量和区域……”

“融资主要是扩大地推团队,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规模化地获取代理商资源……”

面对胡伟的自信,在沈锋看来媒介买卖本质是一个连接媒介主和广告主的双边市场。

对于媒介加盟商而言,平台的吸引力在于能分到大客户的媒介预算,因此平台获取大客户的能力是能否快速扩张代理商资源的关键因素。

对于大客户而言,屏幕分布足够广泛、数量足够多、覆盖人群足够广,同时还能精准投放,才是对平台的要求。

“五千万投资!”沈锋拍板道:“至于你们最需要的地推团队……”

“万利铁军的应该可以帮你!”

这边搞定农广传媒,丁薇那边两千万也入股村村乐,剩下就是整合资源,把mcn流量和地推结合起来。

对于这个切入点沈锋挺满意,巨头有千亿市值分众传媒,背后是阿里百亿投资。

新潮传媒也百度亲儿子,也虎视眈眈。

还有其他野心勃勃的挑战者,

城市广告竞争太激烈。

不是说不能搞,

而是太费力。

包光头说的对,mcn的光环只能支撑到借壳上市,就算背后有华兴红杉甚至腾讯,未来也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布局农村是个好故事,现在又是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别的不多说,支撑万利传媒百亿市值绝对妥妥的!

老宋离开,正好把丁薇培养起来,万利传媒赚钱不赚钱无所谓,万亿大佬岂能没有自己的媒体话语权?

几天后,可儿满载而归,看着面前七八种清酒,沈锋哭笑不得道:“打劫了?”

可儿拿出三份合同,展示道:“三家酒厂华夏独家代理权。”

“剩下时间又跑了几个地方,什么京都、北海道、尤其是静冈,号称有全岛国最顶级的酒厂。”

说完打开一瓶,慢慢倒进玻璃酒杯里,递给沈锋道:“如今岛国清酒超过1300种,用蔡先生的话说:经济起飞的**十年代,之所以出现所谓的大吟酿,就是因为岛国人看到法国红酒眼红,非造出自己国家的贵酒不可。”

“尤其是这瓶十四代大吟酿,相当于茅台国酒,被蔡老奉为清酒第一的好东西,不折不扣的顶级货!”

沈锋接过酒杯,轻轻晃动,仔细打量清澈如水的颜色,用鼻子一闻,真挺香。

“所谓清酒酿造,决定其高级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大米。碾磨原料外米层杂质后的存留程度被称为精米步合,外层被打磨掉得越多,精米步合越小,酿出的酒越顶级。”

可儿边说边把所有清酒重新排列顺序道:“最高级叫精米步合35%左右,说白了把大米削去65%,只用经过反复打磨后的35%米芯,完全不添加酒精的,这就叫纯米大吟酿。”

“我去参观当地酒厂,工人说米在蒸成饭时发出的香味很容易一下子消失,为留住这种香味而发明一种机器,在米发出蒸气时吹出冷风,号称能把气体凝固,重新掉落回饭中。”

沈锋轻轻品一口,所有清酒虽然分为甘口和辛口,但在自己看来所谓辛口并不真的辣,只是不太甜而已。

尤其对于久经考验的华夏人来说,这种小玩意,不值一提!

入口有种非常清楚的酸味,清凉淌过舌头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地反射出关于白葡萄酒的记忆……

雷丽拿来一盘热水,把酒瓶泡进去,可儿见沈锋皱眉,笑道:“加热饮用的清酒称之为燗酒,一口下肚可人温暖的包裹感,尤其是这款菊美人,加热方法叫做飞切燗,55度风味最佳。”

尝试过被金手指锁定的三款清酒,沈锋慢慢摸清门道,其实就像葡萄酒分级依据的是风土,清酒好坏说白了不过两个字:

工艺!

精米步合数值越小则意味着酿造时间成倍增加,工匠则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精力。

如果更装逼的研究,基本分五味,甘、酸、辛、苦、涩。比如凉的情况下,味蕾对甜味的感觉会变的十分迟钝。

随着温度上升,甜味会越来越明显,而当温度接近体温37度的时候,舌头感受到一个高峰。然后再升高,甜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苦味则相反,温度达到37度以上,苦味几乎品尝不到。涩味也差不多,温度越高,也就越不明显。

“如果没当地人引荐,游客很难找到好酒,酿酒的地方甚至能喝到当地特有的生酒,因为没有经过杀菌,只能保存两个月,有点国内的原浆,但度数低得多。”

沈锋脑中闪过一幕电影场景,007在酒吧装逼,岛国服务生递来一杯清酒,而不是他一贯喜欢的干伏特加马提尼。

就在所有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人家优雅地接过酒杯,并且还说他喜欢这种美酒,而且酒温恰到好处……

摄氏37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