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逍遥人仙 > 第十三章 倾城巾帼苏大家

逍遥人仙 第十三章 倾城巾帼苏大家

作者:陆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31 18:07:57 来源:258中文

出了监狱,梁俊心里觉得空荡荡的。

没来之前,梁俊想过很多,杀了沈云?和沈云公开自己也是穿越者的身份。

然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但是这些计划和想法在见到沈云,并确定他也是同行之后,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梁俊本能的反应就是要隐藏自己,常年海盗的生活,让他很信任自己的本能。

走在山林中,刘胜和德喜在后,梁定昌在前开路。

太子看起来心情不愉,谁也不敢此时前去惹他不开心。

梁俊不开心是装出来的,装给谁看?自然是装给沈云和刘胜还有周围皇帝的眼线看的。

刘胜明面上就是皇帝的人,就算他不说,只怕自己刚刚一进监狱,那边皇帝就已经得了信了。

也好,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做个耳聋眼瞎的富家翁,只要不主动暴露身份,皇帝再怀疑也不会把自己怎么着。

先稳定稳定再说后路,梁俊这样一安慰自己,还别说,这人呢只要一没有上进心,当个混吃等死的太子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梁俊是天生乐观主义者,这边一想开点,反倒觉得,如果自己真一直这样下去,说不定还能渔翁得利,最后连跑都不需要跑,直接当皇帝了。

昨天在宴会上头一次见到自己那些兄弟们,从瞎子老大算,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锋芒毕露的六皇子天生一副当皇帝的样,痴迷修仙的七皇子也不是个善茬,虽然没和自己说话,但是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子聪明劲。

至于德喜给自己说的,被皇帝称作大炎麒麟儿,从小就立志要当天下兵马大元帅,十六岁留书一封,私自出京师,一人一马去边境长城,隐姓埋名一年内就混到长城守卫军紫衣都督的八皇子梁凤皇。

这个八弟,梁俊都不用问他其他的事,就这个名字,都不可能是一般人,更不要说真刀真枪的在边境长城靠着军功一年内从一个士卒爬到十二大都督之一了。

大炎朝建国后,北方的山蛮趁你病要你命,隔三差五就南下打秋风,逼急了太祖,御驾亲征要和他们死磕,结果你来我往打了大半年,因为粮草消耗实在是太大,不得已只能和山蛮老哥们签了城下之盟。

班师回朝的太祖越想越憋屈,但是打又打不过,只能一边憋屈一边卧薪尝胆,第二年,也不知道是又听了哪个忠臣的建议还是自己天天舔苦胆舔的心理扭曲了,将全国死囚犯和判刑十年以上的犯人全都调到边境上修前朝没有修完的长城。

前前后后修了十年,十成犯人累死了八成,导致那几年大炎朝治安超级好,州州县县几乎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长城修好之后,驻扎军队吧,可是边境线太长,兵卒不够,太祖又一道诏书,把全国的犯人,不管死囚不死囚,也不管判几年,只要犯了罪,一窝蜂的全部都发配到长城上去守长城,抵御山蛮。

刚实行的时候,每个州县都有名额,有些州县治安太好,根本没人敢犯罪,就连民风彪悍的关中那几年都一反常态的治安好。

时常能看到两个膀大腰圆腰间挎刀的大汉站在大街上骂街,骂一上午,把对方祖宗十八辈都拎出来问候一遍,面红耳赤像是斗鸡一样,眼瞅着就要死人了,但是俩人就是不打。

没人犯罪,就没有罪犯,没有罪犯就完不成吏部的考核任务,逼的县官只能将偷鸡摸狗的判刑三个月的送过去,往往是人刚那边刑期就结束了,得了,自己跑回来吧。

时间一长,州州县县都施行重刑,治安是好了,但是走在路上瞪人都犯法,谁也受不了,加上日常有贪官浑水摸鱼,缺钱花了,就去街上随便捉人,然后让人拿钱来赎,轻则让百姓倾家荡产,重则妻离子散。

就这样逼反了几个州县,捅到了皇帝那边,皇帝一怒,杀了几个贪官,治标不治本啊。

吏部和刑部又一商议,拿出来了个章程,死刑犯在长城边境上服刑二十年,就可以恢复良人身份。

判三十年的,服刑十年就可以恢复良人身份。

刑部又修缮了下大炎律法,才慢慢的将此事平息下来,经过这百年来的沉淀,长城守卫军才正式成型。

大多犯人到了边境长城服刑期满了之后,基本上也都不回来了,落户在那边从了军籍,摇身一变,从十恶不赦的犯人成了拿军饷保家卫国的军人,只是脸上的刺青去不掉,只能戴面具。

时间一长,长城守卫军中由将军各个面带各种不同的面具,倒是成了长城守卫军的标志。

当初德喜给梁俊说的时候,梁俊都以为这他娘的是哪个大佬穿越过来写的故事,自己又去书楼里扒拉这块的书籍,再三验证的之后,才不得不相信,大炎朝居然还有这档子事。

长城守卫军由于底子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组成,因此这支军队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强悍,而当年管着这支军队的是跟着太祖打江山,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役,未曾一败的亲弟弟,大炎建国之后被封为胜王。

但这位爷出了名的桀骜不驯,打仗身先士卒不说,治军之严,太祖见了都心疼。

后来封了胜王没两年,觉得胜王这封号不能显示出自己的军功,自己把胜王改成不败王。

但这事又不合理数,礼部并没有将不败王这封号登陆在册,除了皇帝,满朝文武谁也不敢称呼其胜王,谁当着他的面不叫不败王,这位爷朝脸就是一鞭子。

这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二字王比一字王还尊贵风光的王爷。

而那位立志要当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八皇子梁凤皇打小就崇拜这位不败王。

梁俊边想边走,不知不觉顺着林中小路不知走到了哪里。

忽而一阵琴声响起,在早晨安静的山林中,格外引人注意。

“哪里来的琴声。”梁定昌警觉的看着四周。

德喜寻着声音看去,忽而欢喜道:“殿下,是苏大家,是苏大家。”说完才想起,太子殿下这会脸色并不怎么好看,赶紧低头认错不敢再说话。

梁俊也伸长脖子冲着琴声望去,只见不远处山林中有一处亭子,亭子不大,很是精致,亭中三个人,一白衣女子坐着抚琴,身边站着一个丫头模样伺候。

亭子外一个上了岁数的老汉,站在亭旁边看着一头驴子吃草,腰间别着一根深红色的短棍,很是醒目。

“好,琴美人更美。”梁俊点头笑道,德喜见太子喜笑颜开,心里也跟着乐呵,哪里管那白衣女子明明用白纱蒙面,笑道:“殿下,您去年开春一直念叨想参加苏大家的琴会,今日苏大家便来了,岂不是天意。”

梁俊一听,是么,还有这档子事?刚刚自己说琴美人更美,只不过是见刘胜刚刚听了琴声不住的点头,寻思刘胜待在深宫半辈子,又做到了太子东宫内务总管的位置,想必也是一个有品位的老太监,他点头称赞,那应该是不会差的了。

梁俊五音不全,对于音乐来说,也是听不出好赖了,自己算是穿越来头一次见到宫外的女子,一般能在这里弹琴的必然是有背景的女子,德喜又叫人苏大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前世看过那么多穿越三国的小说,固定女主之一,蔡文姬蔡大家可不就是才貌双全的女子?

想来这苏大家也差不到哪去,就是不知道这苏大家又是哪个楼的花魁。

正好梁定昌这位京师著名纨绔子弟在身旁,梁俊也没过脑子,顺嘴问道:“定昌,这苏大家是哪个楼的花魁啊。”

这话一问不要紧,不光梁定昌愣住了,连刘胜也有些蒙。

“殿下,这,这苏大家。”梁定昌挤眉弄眼,有些尴尬,道:“殿下,这话以后可别在外面说。”

“咋了?”

“这苏大家乃是当朝御史中丞苏信苏大人的独女,这话若是传出去,只怕对殿下威名有所损伤。”梁定昌斟酌在三,憋的脸通红说道。

这也就是太子爷说这话,长安大街上谁敢当着梁定昌说这话,鸟蛋都能给打打扁了。

苏大家名叫苏浅烟,乃是苏信中年得的独女,苏信乃是当世大儒,仕林泰山北斗般的存在,苏大家打小就受各大教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性情贤淑,苏信虽然顶着个御史中丞的位子,但是喜好游山玩水,广交高贤,苏大家从十三四岁就跟着老爹周游天下。

见惯了民间疾苦,心中不忍,等到十五岁的时候,琴艺大成,每到一处便广开琴会,所得钱财全部赠予穷苦百姓,哪里闹了灾哪里就有苏大家的身影,四五年下来,刚满二十岁的苏浅烟就有了苏大家之称,民间更是称她为苏观音。

虽然每次琴会,苏大家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但京师纨绔圈子里有传言说苏大家长的极美,因此若问谁在京师纨绔中人气最高,那自然是苏大家。

平日里谁敢说句苏大家的不是,别说百姓们吐沫星子能把他淹死,就算是那帮子遛鸟斗鸡的纨绔子弟们也得和他拼命。

德喜一边夸苏大家,一边顺势把她的身份捋了一遍,梁俊听了恍然大悟:“是我,额,是本王失言了,苏大家今日怎会在此?”

梁定昌道:“不知道谁给苏大家说雍州连续三年大旱,有些地方闹了灾变,闹的很厉害,但是朝廷并没有收到陇右道关于大旱的奏表,我听说苏中丞倒是让户部问过雍州刺史,得到的回信是陇右道并无旱情,想来,苏大家打算是借着为陛下奏琴趁机说此事。”

“巾帼不让须眉啊。”梁俊看着不远处白衣似雪的女子,心生佩服。

一旁的刘胜走过来道:“殿下,这事,你可不能不管。”

“什么事?”

“陇右道瞒报灾情的事。”刘胜若有所指的道:“雍州太守,可是六皇子的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