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英雄联盟之辅助之王 > 第一章 俱六守捉城

英雄联盟之辅助之王 第一章 俱六守捉城

作者:火星的外星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8 21:44:52 来源:258中文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躺在破床板上都不用‘举头望明月’就能从屋顶的破洞里看到一轮明月,外国的月亮有没有比较圆李莫不知道,可这古代的月亮是又大又圆还有些晃眼。

这里是大唐北庭都护府治下俱六守捉城,李莫是被外出巡察的守捉郎在沙漠边缘遇见的,那个时候李莫已经昏死过去了。

要不是发现他的刘三手摸尸的时候,李莫发出了几句呓语听着像唐话,现在的他早就埋骨黄沙了。

也是李莫命不该绝,被刘三手灌了几口水带回守捉城之后只是躺了三天就醒了,醒来的时候一身的粗布破衣,原来那身用刘三手的说法是拿去当了,钱用来请郎中了,还给李莫淘换了这间破院子和勉强装了小半缸的粮食。

李莫知道他原来那身衣服和随身带的小物件远不止这点,但他什么也没说算是默认了刘三手的说法,救命之恩大于天,刘三手完全可以把自己扒光扔沙漠里警示后人。

俱六守捉城南北长约四百五十米,东西宽大概三百四十米,也就两百多亩地城墙是四米高的土围子,四角建有角楼南城门筑有瓮城,人口大概在一千五左右。

这些是李莫这十天来的收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现在是唐德宗贞元四年,俱六守捉城所属的庭州处于回鹘和北庭共治的状态,至于大唐,用刘三手的话说已经好些年没收到信了。

唐德宗贞元四年,给了李莫不小的打击,本来他还想在守捉城弄份户籍去长安看看万国来朝的盛唐景象,谁知此时的大唐已经日暮西山。

通过那点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李莫知道孤悬塞外多年的安西和北庭已经进入了消亡的倒计时,活着这是个大问题。

在硬床板上辗转了半夜,早上醒来的有些晚,缸里的粮食快见底了,要是再找不到食物来源李莫就会成为第一个被饿死的穿越者,匆匆熬了碗拉嗓子的稀粥垫吧了肚子。

守捉城外有不少荒地灌溉也算便利,刘三手建议李莫开几亩地这样就算在守捉城安了家,在千年之后的世界李莫也是农家出身,可现在真要他侍弄庄稼他还真挥不了锄头,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

至于当兵吃粮,李莫觉的自己现在这副样子上了战场应该活不过三秒,唯一的作用便是在这千年之前的时空留下一声惨嚎,血洒疆场,尸体便宜了秃鹫或者野狼。

这几天在守捉城里溜达的时候李莫见到不少孩子,年纪稍大的都会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无所事事的小屁孩仍有不少。

在城里没有发现有学堂的存在,如果开家启蒙的私塾应该能混个温饱,做为流水线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万金油,在这个时代吟诗作对可能不行,教个三百千还是没问题的,正好李莫认识繁体字,和这个年代的差别不大。

守捉城中央就是守捉将军的府衙,是这座城里的最高行政机构,李莫从墙角抠了快白灰,在将军府对面的告示栏木板上写起自己的招生告示。

见李莫在告示栏上写字,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陆续有人围了过来。

“这不是刘三手捡回来的那小子吗?”

“他怎么在告示栏上写字,都写得什么呀?”

“这告示不都是将军府的刘书吏写好贴上去的吗?难道将军府穷的连纸都买不起了?”

“让让,刘书吏来了...”

已经胡子花白的刘书吏没有打扰李莫,而是静静的等他写完。

李莫写的很慢,习惯了简笔字突然改用繁体多少有些不适应,写完最后一笔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很好通俗易懂没有错别字,其实是李莫自己写不来文绉绉的古文干脆就用了大白话。

“小友为何是从左至右横着写,这样的写法老夫还是第一次见。”

李莫这才注意到身边围了不少人,说话的刘书吏李莫也见过,他醒来之后在床上躺了两天,能下地活动之后就在老书吏那里登记造册有了守捉城的合法身份。

刘书吏用一口关中腔和李莫闲聊几句便给他落了户,对于李莫的过往跟脚一句没问,还很大方的免了今年的税务。

李莫暗道大意,看着笑眯眯的刘书吏心念一转笑道:“儿时贪玩,家母便让晚辈效仿先贤‘头悬梁’,这脑袋一上一下的时间久了眉毛都被拽的有点变形了,所以晚辈便改用从左至右横着写。”

“哈哈哈...”

“小友说话倒是风趣,只是不知这句子中间的符号又是何物?”

李莫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晚辈愚钝断句总是断错,家母就想了这个断句的法子,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哦,不知小友断错过什么句子竟然让令堂想出这样的法子?”

“又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恰逢雨天,家母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却被晚辈读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刘书吏捋着胡须笑道:“令堂就没有揍你?”

“当时没揍。”

“这个断句之法对于初学孩童确实不错,只是不知小友这蒙学准备教些什么?”

“三百千,笠翁对韵,基础算学,农事杂学也会略有提及。”

刘书吏疑惑道:“这三百千和《笠翁对韵》是何物,为何老夫从未听过。”

“三百千乃《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是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

“这《千字文》老夫知道,《百家姓》也好理解不知这《三字经》是何物竟然以‘经’为名?”

李莫笑了笑道:“老先生若是有意,待晚辈将这几本书默写出来之后第一时间通知先生。”

“不知可否先透露些许以解老夫好奇之心?”

“也好,晚辈这就背诵一下《三字经》开篇,请老先生指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没了?”

看着一脸惊讶的刘书吏,李莫笑而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