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仙途高歌 > 第24章 研究所的生活

仙途高歌 第24章 研究所的生活

作者:由木.CS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7:20:18 来源:258中文

各自的部门介绍完毕之后,众人开始了口水大战,没办法,整个部落狼多肉少,急需人才。

有的项目已经耽误了几十年了,为了抢到足够的人力资源,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积累了大量的抢人经验,已经变得奸滑无比。

这几十个人可是最顶尖的一批人,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看着众人竭尽全力地吹嘘,还有对新人的刻意讨好,新人的面面相觑,方浩不由苦笑,他们都被自己带坏了。

不过这样也好,科学研究注重自由,注重逻辑,是不太注重人情往来,看问题的方面是逻辑性,逻辑对了科学才能进步,比如现代社会的nandflash内存发明人,日本电子工程学家 masuoka fujio,他就是一个什么人情都不懂的天才科学家,引爆了世界科技高速发展。

如今部门的人已经深刻领会了科学家的逻辑思维,知道如何做事,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好了,你们对于各部门都已经熟悉了,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的部门,对了,我们信息研究所可是非常好的哦,他们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有我的亲自指导,你们一定可以顶尖的智者。”方浩见众人介绍的差不多了,打断了众人的明争暗斗,下面能招到几个人只能看运气了。

院长,你不能这样啊!你这样说了我们该怎么招人,下面部门不由心中吐槽,看着方浩的眼神有点幽怨,方浩不由尴尬地笑了笑。

新人们很快各自选择了喜欢的部门,方浩的信息部门招到了3个,两名女妖,一名男性族人,冰雪女妖就两名妖女在里面。

三十几个部门只有十几个部门招到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招收那些次一等的人才了,次等人才他们也是十分缺乏。

除了信息研究部门,还有机械研究部门,生物研究部门,数学研究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化学研究部门,材料研究部门,地理研究部门,武器研究部门,社会研究部门,修真研究部门,等等大大小小三十几个部门,总人数两千多人。

这些研究部门组成了部落不断进步的中坚力量,编撰了几十万部科学资料,完成了工业革命的积累,如果不是方浩洪荒人口和市场的限制,早就高速爆发了。

………………

“新人来了,热烈欢迎。”

“多久了,部门终于来新人了!”

……

众人热心地看着这几个新人,都不需要方浩吩咐,自动把培养新人的任务加在了自己的身上。

信息部已经有了八十几人的核心研究员,都是方浩一手培养的人才,以前都是人族,但是如今开始进来妖族,众人也不以为意,反而对新人极其热情。

研究员是热心的,心中没那么多勾心斗角,这是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每天埋头浩瀚的数据中,哪有时间去搞这些。

两个女妖被研究所热心的女性研究员拉了过去,虎妖被男性研究员拉了过去,迷茫的三名新人就这样开始进入科技研究的大潮中。

岁月如梭,转眼几个月。

“这是哪里?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虽然冰雪女妖是金仙强者,仙识强大无比,可是科学研究可不看力量修为,而是看智慧和逻辑思维,即使是冰雪女妖,也是一头扎入浩瀚的科学世界,在数据的海洋中不可自拔,每天对自己发出了灵魂三问。

她开始利用科学的思维理解修炼,她发现自己上亿年修的道还有那么多的未解之谜,以前还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但是如今却是迷茫了。

信息研究部门如今的研究项目是计算机,也就是利用电子管搭建计算机,电子管是红石部落憋了几百年才憋出来的工业器件,已经很了不起了,要生产这么一个电子管涉及到了上百种机械设备,几十种工业原材料,至于晶体管和mos管还需要机械和化学科技的发展成熟才能制造,需要的产业链将会更加多。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是一片空白,如果要复制前世的计算机技术容易一点,但是方浩想要的是利用汉语编程,这可是他的一个梦想,所以一切都需要从头设计。

用什么编程还只是一个梦,目前研究员的水平还在研究裸板,研究如何利用电子管控制一万个小灯泡组成的屏幕。

方浩也想利用led灯或者发光二极管构建屏幕,但是发光二极管造不出来,他也知道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可是有什么用呢?如何制造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才是问题。

还有一点,利用原始的条件更能够接触到计算机技术的本质,当初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还需要做很多的基础研究,现代社会经历了三百多年,计算机才开始出现。

电脑的前身是一种叫“加法器“的东西,1642年,法国数学家巴斯卡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后来又渐渐改良,可以做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的“差分机“。

到了公元1801年法国人约瑟夫·杰夸德发明使用打孔卡,这对未来电脑的发展引进两个重要的观念:

一、资讯可以在打孔卡片上编码,也就是写程式。

二、资讯可以储存在卡片上,而且当这些卡片成串的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为一连串的指令,也就是程序。

之后出现了一个人:在历史上我们称他为“电脑之父“的—巴贝基,他做了一部功能更强的机器,称为分析机,这部机器在观念上就与现代电脑极为相似。

这些发明是用来辅助计算的工具,尚没有记忆与储存资料的功能,因此不能称为“电脑“。

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使用了飞机和火炮,猛烈轰炸对方军事目标。

要想打得准,必须精确计算并绘制出“射击图表,经查表确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弹正中飞行目标。

但是,每一个数都要做几千次的四则运算才能得出来,十几个人用手摇机械计算机算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份“图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研究把电子管作为“电子开关“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许多科学家都参加了实验和研究。

一开始研究计算机就是为了用来计算大炮所需要处理的数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简称eniac中文名叫做“埃尼阿克”。

这台计算机占地面积150平方米,总重量30吨,两层楼高,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

这个庞然大物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举行了揭幕典礼,这台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方浩领导的计算机研究就是复制这个埃尼阿克号计算机,这也是一个庞然大物,涉及到无数的科学难题,蕴含着科技的结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