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仙途高歌 > 第58章 《红石万科》

仙途高歌 第58章 《红石万科》

作者:由木.CS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7:20:18 来源:258中文

经济建设计划有了,接下来是进行任务分配,红石城管理体系早就发展成熟,方浩并不需要亲自一一过问。

各部门经过了上百年发展,都有一批技术精湛的骨干,而且非常博学,这是洪荒和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

方浩拿着众人整理的资料,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巨著,涵盖了科技文明和修真文明的方方面面——《红石万科》。

如果有人想要学习红石城的文明,光是这部巨著就不是段时间可以掌握的,或者说这不是个人能够很快掌握的。

想要精通这本巨著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涉及到了上千本专著,而且每隔几年修订一次,光是这本书的修订者就有上千人,至少方浩没有勇气说能够掌握它。

不同于现代社会短暂的寿命,就算没有修炼,洪荒生命体的寿命也有1500年,稍微修炼一下,寿命就可以成倍增加。

仙级以下的生命体寿命在一劫以下,一劫也就是125600年,如果证得地仙,可以获得十劫寿命,大概百万年,如果证得天仙,寿命百劫,也就是千万年寿命,一旦证得金仙,寿命将会达到万劫不磨的程度,也就是十亿年以上。

如果在身体内部修成本源之心,证得太乙金仙道果,那么就会脱离寿命限制,获得永生。

至于大罗道果那就更恐怖了,不但可以永生,而且可以不死,可以无限复活,除非洪荒毁灭,比如罗睺,哪怕已经灰飞烟灭,他仍旧是魔道之主,终有一天会再次回归。

而且方浩有个猜测,洪荒劫数不断,甚至封神大劫毁灭洪荒,是不是道祖带着彻底杀死异道大罗金仙的的目的,让天道的荣光照耀宇宙?如果是这样就可怕了,毕竟紫霄三千客没几个活下来,就连和太古星辰伴生的诸天星神都快要灭绝。

悠久的寿命让人们掌握一个行业所有的科技成为了可能,可以这样说,只要智商过硬,努力钻研百年时间足够成才了。

他们很多人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方浩的水平,虽然方浩是科技体系创建者,但洪荒天才何其多。

科技的发展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行业领域分的越来越细,需要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修真文明也不可避免地被科技研究影响,两种文明渐渐有融合的趋势。

科技是指一种研究万物的方法,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修真和科技如何融合,指向的终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世界真理。

科学是建立在以往被视为真理的因果法则上,所说的自然规律,只是统计学上的真理而已,在实验室里,需要极严格的限制其条件,才能得到不变而可靠的自然规律。

而修真就是让事物顺其本性发展,可以见到截然不同的景象,每一历程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偶然性的干扰,或者一件事物可能同时出现几种状态比如电子运行规律,量子等等,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况下总是伴随着偶然,能完全符合规则的事件反倒是例外。

修真者的心灵似乎完全被事件的偶然性层面所吸引,耗费无数的时间去找到巧合事件的原因,而因果规律,却几乎完全受到漠视。

巧合事件经常是可以看到的,比如闪电、风暴、诞生、死亡。

比如讨论世界上存不存在鬼这种问题,那么到底存不存在呢?实际上存在,因为很多人都见过鬼。

有不少人被恐怖事件吓成疯子,这时候通过理论思维而得到的因果关系顿时显得软弱无力,因为如今的科学理论无法支撑世界上存在鬼的事实,这就是偶然事件。

科学家想要查看鬼魂,但是毫无所获,这就有了世界不存在鬼的结论,可是这就尴尬了,没有鬼难道被吓疯的人是自然变成疯子的吗?

必须承认,偶然性非常非常的重要,但是却无法掌握,科学耗费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竭力要击毁和限制偶然性所带来的破坏。

比如当初达尔文等生物学先驱耗费一生研究出来的万物进化论,但是后来又发现了很多可以反驳万物进化论的论点,因为万物进化论是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因果系统,而生物学中的很多难题,比如人体大脑的秘密,为什么人类在一千年内迅速由古猿变为猴子,这一类问题就不再是科学,它们没有因果关系支撑,而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

虽然它们看起来十分正确,可是需要利用因果规律解释它,计算它,否则无法融入系统的科学之中。

偶然性和因果关系存在于洪荒之中,这是就修真文明和科技文明。

修真文明建立在经脉、真气、超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可是科技文明无法发现这些东西,这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

虽然如此,但可以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发展修真文明,用科学方法研究修真文明就会诞生一种新的领域,融于科技和修真的领域,等于是两种文明的交叉点。

科学小心翼翼地过滤、计量、选择、分类、隔离时,修真者的卦象却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致、最细微、超感觉的部分,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汇聚一起,成为观察时的情境。

因此,修真者简单地算卦时,这些偶然性的微细部分都进入了观察的情境卦象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部分对科学并不重要,但对修真者来说,却具有无比的意义。

量子会纠缠,心灵能感应,它们都符合同时性原则,而同时性原则,正好与因果理论相反。

后者只是统计学上的真理,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对作用的臆说,只不过是在假设事件是如何从彼衍化到此的,仅此而已。

而同时性原则却认为,事件在时空中的契合,并不只是偶然性的作用,它蕴含更丰富的意义。

换言之,事件之间,以及它们与观察者主观的心理状态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就是道。

修真者沉思宇宙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可以和现代的物理学家媲美,正如因果规律描述了事件的前后联系,对修真者来说,同时性则处理了事件的契合。

因果性告诉我们一个纵向发展的戏剧性故事:d是如何呈现的?它是从前面的c衍生而来,而c又是从前面的b而来,如此之类。

相比之下,同时性原则在试图描绘出平等因素之间有意义的偶然。

abcd如何在同一情境以及同一地点中一齐呈现,在这里,abcd它们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组成因素,此情境则显示成为一幅合理而可以理解的卦象。

不同的是,因果联系可以用统计来决定,可以用实验来控制,但情境却是独一无二,无法重复的,所以在正常状况下,同时性原则是无法实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