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末世之重生之后 > 第355章 被弹劾了

末世之重生之后 第355章 被弹劾了

作者:荘十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8 00:13:30 来源:258中文

第二的朝会,黄伯玉并没有参加。朝堂上今注定要掀起一**澜,这个时候距离这个漩涡的中心越远越好。 虽然这些馊主意是他出的。 然而背后出出主意,到关键时刻果断撤离,死道友不是贫道,等到大局落定的时候,再出来捡点便宜,这才是最合适的斗争策略。 而且他也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迎接下南洋的团队。李世民对于迎接下南洋团队的事情倒是并没有多么的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去南洋探路的,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如果是墨家去东方大陆的船队回来,带回来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估计李世民肯定会急着去迎接的。 但是对于黄伯玉来,下南洋首先这是少府监航海的开始。其次,还可以带来橡胶和烟草。 有了橡胶,也许自行车首先就可以弄出来了。而烟草则直接意味着卷烟厂开业的可能。 也许在外人看来烟草并没有多大的利益,但是黄伯玉却知道,烟草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的一包香烟,成本也许不足一块钱,甚至可以买到几十元。虽然大唐还没有抽烟的习惯,但是黄伯玉觉得,只要给高层就养成一个抽烟的习惯,这东西很快就会风靡全国。 至于大唐官员的健康,他倒是顾不了那么多了。即便是现代社会,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也没见国家因此查封那家卷烟厂。 黄伯玉对于即将回来的船队充满着期待。至于上朝的问题,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实话,他作为上朝困难户,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一直不强,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在乎他上不上朝的事情。 可是他没想到,今居然还有券劾他不上朝的事情了。奏章虽然是从御史台出来的,但是李世民一眼就能够看出这封弹劾奏章背后的影子。 这个御史姓郑。 据大相国寺背后站的就是郑家。 弹劾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是黄伯玉本人长期不上朝玩忽职守,二是黄伯玉蛊惑玄奘和孙思邈在秦岭养蛊,图谋不轨,三是蛊惑袁罡去钢铁厂干活,不仅让朝廷官员给他干私活,而且还荒废了钦监的正事。 看来佛道之争还没有正式开始讨论,就已经有人开始试探了。 李世民看了看奏折,知道郑家这是因为黄伯玉把玄奘弄到秦岭里边研究医学,从而使得佛门失去了一员大将,所以对此不满。 至于玄奘和孙思邈在秦岭里边干什么,他亲自去过比谁都清楚。 而且袁罡钢铁厂炼钢的事情,这已经是老黄历了。袁罡现在并没有在炼钢,而是在炼玻璃。 现在大唐琉璃堂的生意好的不得了,李世民也有没有想到,这东西居然还是人能够制造出来的。按理袁罡去了玻璃厂,那就应该扔下钦监的工作,但问题是玻璃厂是少府监下属的部门,如果把袁罡直接调到玻璃厂很显然就是贬官了,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还做不出来。 毕竟袁罡可是为他带来了很可观的收入,而且他还将道门中的一部分人带了过来,直接加入到玻璃厂。玻璃厂的规模迅速的扩大了,现在每收入可达几百贯。 照这个进度下去,在年底之前,光玻璃这一项,就可以收入六万贯左右,而这里边李世民可以分到三万贯左右。 在这个时候,你弹劾黄伯玉和袁罡,这显然就是和李世民的钱过不去。至于玄奘和孙思邈干的事情,那更是一项重要的事情,直指人体的秘密。李世民还指望着这两个家伙把所有的病都弄清楚,从而实现自己长生不老的梦想。 “江夏侯为什么长期不上朝?这事儿朕比你清楚,这是朕让他不上朝的。正让他把上朝的时间用在研究少府监各项事务上,少府监成立半年来,各个署衙都进展的不错。 至于袁罡,之前去钢铁厂,炼制出了比百炼钢还要好的钢材,打造的兵器朕已经见过了,可是相当锋利的。假如我大唐的士兵都能用上这样的兵器,何愁下不平。 现在袁罡去玻璃厂了,皇城门外的琉璃店铺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光这一项今年就可以为国家创收3万贯左右,难道这也错了吗? 至于玄奘和孙思邈,那是朕派他们去的,难道御史台连朕的事情都要管吗?” 御史无言以对,但是李世民却并不想就这样放过,他借着这个话题,顺便抛出了昨和黄伯玉聊过的关于对佛门和道门的整治方案。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么阴损的方案抛出来,那些站立在佛道两家背后的世家顿时傻眼了。 他们看着郑家那个御史,恨不得用眼神杀了他。你有事没事提佛门和道门的事情干嘛?弹劾一个黄伯玉而已,有必要把玄奘和袁罡孙思邈三个人扯进来吗? 这不是把睡着的兔子叫醒吗?现在可好,也许李世民之前并没有整顿佛门和道门的想法,但是你这一提,醒倒是让他想起了这回事,而且一出手就是死眨 这对于道门来,尚且还能够有一丝挽回的余地。毕竟道门现在即便是隐退了,但还能够生存下去,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形象。将来一旦重新出山,肯定还能够收割一波声望。 可是对于佛门来,名声这一下子就彻底毁了,没有了民意的支持,他们想要发展下去无疑是痴人梦。 如此一来,那些世家们也跟着利益要受到损失。 这一下可以直接打了世家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格式的应对方案。他们甚至以为这是李世民随心所欲的想起来的方案,却并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在昨就已经经过讨论了。 一时之间,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荥阳郑氏,毕竟从表面上来看是郑氏挑起了事端。 而黄伯玉这个始作俑者,却并没有理会这个事情,还是直接前往长安码头,等待船队的到来。 根据快马来报,今中午之前,船队就会到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