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聊斋二郎神 > 第38章 打赌

聊斋二郎神 第38章 打赌

作者:王二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09:09:11 来源:258中文

休整了几天,炀帝担心突厥又来,毕竟雁门郡仅靠塞外,不宜久留,便催促车驾起行。

进入太原郡后,选择在晋阳宫歇息几天。

李渊带的大军殿后,晚了半天才到晋阳,晋阳四少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过,李世民和刘树义的母亲已去世,只能是有妈的找妈,没妈的找爸。

刘树义刚进家门口,就大喊“父亲”,他在家从未如此大声说过话。

刘文静从小妾桃红房中跑出来,一边系长袍一边喝道:“瞎嚷嚷什么,没点正经。”

“父亲,孩儿这次在雁门守城有功,皇上下了明诏,对守城有功的将士进行重赏。”刘树义不理会刘文静的呵斥,语气非常理直气壮。

“重赏是什么?”刘文静将长袍最后一颗扣子系好。

“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明诏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刘树义得意地看着刘文静。

刘文静听后震惊了,道:“六品?六品!比我还高一品,我刘家祖坟冒烟了,哈哈哈,祖坟冒烟了。”

然后一把搂过刘树义,拍着后背夸道:“儿子,好样的,父亲早就看好你有出息。”

铁纲靖冷眼旁观这出父子情深的戏码,早就看好不见得吧?此前不知骂了刘树义多少年的窝囊废。

刘树义内心欢喜,终于能得到父亲的认可,仿佛这是他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抑制住欢喜的心情,他说道:“不过,皇上还未下旨明确是什么勋格,骁果军的人说,估计要等皇上回到京城才会召集大臣这事。”

“没关系,为父去晋阳宫帮你打听打听。”刘文静沉浸在喜悦中,下了明诏,等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会有变故。

来到晋阳宫,宫中大殿内,皇上正与大臣商议大事,几位大臣之间出现争议声。

刘文静品级不高,没有资格进入大殿,只能在大殿外守候。

只听大殿内丞相苏威向皇上建言道:“启奏陛下,而今盗贼不息,将士军马疲敝,臣等祈望陛下亟需回到西京,坐镇朝堂,监理国政,深根固本,谋划大计,造福社稷。”

樊子盖、虞世基、萧瑀等老成持重的大臣纷纷附和,表示赞同,齐声劝说皇上即刻返还大兴城。

炀帝看了众大臣一眼,心中犹豫不决,若回西京,北边的突厥离得不远,一旦大隋将士守边不利,容易逼近京城。

而今的他对大隋将士已经失去了信心,感觉能打的一个也没有,这次雁门之围能解,完全是靠诈胡。悔不该当初屈杀高颎、贺若弼等人,这些名将若在,岂容突厥如此嚣张?

他更倾向于去东都洛阳,那里离突厥遥远,不易攻到,而且还有黄河作为天险。但是若拒绝众大臣的建议,容易引起大臣不满,不利于朝堂的团结稳定。如今他的帝王威严,在雁门之围中已经彻底丢尽,威信不再。

左右为难之际,他以目示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向其求助。

宇文述心领神会,站出来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苏丞相所言有些微不妥。”

杨广顺势道:“宇文爱卿有何建议?”

两人这些年配合默契,不去唱双簧,有点可惜。

宇文述道:“陛下,臣以为此次随驾的文武百官妻儿老小绝大多数在东都洛阳,不妨从便,御驾前往东都,让文武百官与家人团圆。在东都稍作停留后,再从潼关回京,也未尝不可。”

他对皇上的心思把握甚准,以皇上喜欢到处浪、到处飘的习惯,此番在雁门受到惊吓后,即刻回到京城监理国政,实在不符合皇上性格。要知道皇上登基以来,待在京城的时间加起来不过是一年多。此番回京,至少也要四处散散心、消遣苦闷后再议。

还是宇文爱卿懂朕的心思,杨广甚是欣慰,总算还有大臣跟自己一条战线。

他喜道:“宇文卿家所说的是一条两全其美的法子,就依爱卿所言,先往东都,稍作停留后,再回京城。”

既然皇上没有拒绝回京城,众大臣也不敢再有异议,双方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此时萧瑀站出来,道:“启奏陛下,此前在雁门之围许下的勋格赏赐,还请尽快下旨,以安定军心。”

大殿外的刘文静听到,急忙竖起双耳,仔细倾听,生怕漏过任何一个字。

不料杨广道:“此事容后再议。不过云定兴将军此次出奇谋,护驾有功,就升他为左屯卫大将军,随驾左右。”

云定兴终于得偿所愿,不用再呆在那个与突厥相接的楼烦关,再也不用日日担惊受怕,跟在皇上身边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当然这背后少不得行贿宇文述,由宇文述运作一番。

而正如铁纲靖、李世民所预料的那样,云定兴提交功劳簿时根本没有提晋阳四少,而是独揽了功劳,晋阳四少不过是他升级的一块踏脚石,用完就扔。

刘文静听到赏赐的事情容后再议,只能悻悻然回到府中。

第二天,刘树义总觉眼皮在跳,感到事情不妙,再次催刘文静去打听。刘文静是求爷爷告奶奶,托了多个皇上身边的同僚,才打听到雁门之围的勋格赏赐主要面向骁果军,最终是失望而归。

刘树义一听急了,亲自跑去找折冲郎将沈光,但沈光也只能对他抱歉道:“别说其他将士,即便是骁果军恐怕也只有一部分能得到勋格赏赐。”

原本以为板上钉钉的功名就此飞了,刘树义回到家,面目呆滞,曾经的那份自信和朝气又不见了。下了明诏也能反悔,皇上是打算失信于天下吗?枉他还对皇上崇敬万分。

铁纲靖则是稳坐钓鱼台,看刘树义干着急、瞎忙活,最后才道:“我早跟你说过,暴君杨广不可信,莫说只是一个诏书,即便朝令夕改,对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还是乖乖听我的,抱紧世民兄的大腿,功名少不了你,飞黄腾达也少不了你。”

“你确定世民兄真的会成为皇二代?”刘树义始终难以相信。

铁纲靖道:“我乃1300年后的未来人,若连这点也算不准,枉为未来人。”

刘树义仍是摇头不信。

“那你记得勤王之前,我说过皇上在雁门有惊无险的话么?”铁纲靖的杠精上脑,一定要说服刘树义相信,这样他以后才会死心塌地跟着李世民,而不会满脑子想着追求大隋的功名。

“是说过,那又如何?皇上解围是靠了我们拼死努力守城和疑兵之计,跟你的预测没关系。”刘树义沾染上了杠精的习气,毫不示弱。

“那你敢不敢跟我打赌,皇上到了东都洛阳后,不会回西京,最终是顺着大运河下江都。”铁纲靖自信满满,小说、电视剧和历史课本都点明了杨广死在江都,三者交叉验证,断然不会有错。

“好,如果是真的,我以后就信你说的,相信世民兄是皇二代,以后紧随世民兄左右。”刘树义对自己也有信心,有苏威、樊子盖、萧瑀、虞世基等德高望重的大臣力主回京,皇上必然遵从。

这次打赌他不一定会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