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聊斋二郎神 > 第52章 我梦江南好

聊斋二郎神 第52章 我梦江南好

作者:王二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09:09:11 来源:258中文

苏威是隋朝的两朝元老,资历威望非常高,他不顾杨广脸色难看,继续道:“陛下,由此可见刚才所说盗贼数量大为减少是不属实。况且当日雁门之围时,陛下曾许下诺言,不复征辽,可是如今陛下又准备招募士兵,征伐辽东,这只会让百姓心生怨恨,导致盗贼生生不息啊,陛下!”

“住嘴!”杨广大怒,掌拍龙椅,用力过大,把自己手拍红了,疼痛难忍。

等痛感稍有缓和后,他怒斥苏威:“高丽犯朕天威,岂可放纵他?不征伐高丽,让朕颜面何存?让大隋颜面何存?你说说,该怎么办?”

第四次征伐高丽是他尝试做的最后努力,若能成功,至少说明在版图上可以跟汉武帝时期媲美,在功绩上可以超越父皇。

这是他找回帝王自信而最后做的一点努力,现在却被苏威否定,令他如何不生气?

苏威不忍心隋文帝传下来的大隋帝国就此毁在征伐高丽之手,前面三征辽东已经民怨沸腾,是盗贼滋生的最直接原因,若是再来一次征辽,只怕国将不国。

他不愿意皇上身边的侍臣蒙蔽皇上,直言道:“此次辽东之役,可以不发兵,只要赦免群盗罪行,自可得兵数十万。遣这数十万之众东征高丽,群盗欢喜于自身罪行得免,定然争相立功,何愁高丽不灭?”

杨广大怒,道:“胡说!朕的江山怎么可能有数十万盗贼,你这老贼妖言惑众,即刻给朕滚出去!”

堂堂一个千古难得一见的“杠精之皇”,杠天杠地杠父皇杠汉武帝,岂容一个老匹夫来说三道四?他的杠精帝国容不得别人半点非议。

等苏威退出,御史大夫裴蕴启奏道:“陛下,苏丞相出言不逊,天下哪里就会有这么多盗贼?”

杨广愤恨道:“此老匹夫老奸巨猾,以盗贼数目之多来威胁朕,想迫使朕放弃征辽。朕本欲怒批这老匹夫,不过念在他是两朝元老,年纪又大,才隐忍下来。”

裴蕴清楚皇上对苏威的态度后,心下大喜,生出一个阴谋,既可以除掉苏威,又可以巴结皇上。

他派人在短时间内搜罗了苏威的诸多罪状,找人上奏弹劾:“苏威在高阳典选人才时,滥授人官;而今又畏惧东突厥,动不动便请还京师……”

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blablabla……后面还有数条罪状,只要符合皇上心意就行,罪行是否证据确凿并不重要。

杨广看了弹劾苏威的奏章后,批复核验属实,下诏数落苏威“滥用职权”等多项罪状,将其除官为民。

后来,过了一个月有余,又有人落井下石,检举苏威和东突厥有勾结,阴图不轨。

雁门之围是杨广心中永远的痛,大为愤怒,即刻命令裴蕴立案侦查,裴蕴揣摩圣意,自然是给苏威定了一个死罪。

可怜苏威没办法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只能是上书自陈自己从开皇以来,侍奉两朝三十多年,为效忠皇上殚精竭虑,未能辅佐皇上实现宏图伟略,实在是罪该万死,恳请皇上赐死。

这一番上书,勾起了杨广的怜悯之心,道:“念在其有功于我朝,如今又年老体弱,就饶他不死。”

不过,在苏威除名为民的同时,连同其子孙三世一并除名,不得为官。

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但杨广最后尝试的征辽,也正如苏威所说,募兵不到,这帮刁民宁愿上山当盗贼,也不愿当兵。若是采用武力募兵,只会滋生更多盗匪。

一群不能体会朕心的刁民,任由大隋的国威被高丽小国践踏,完全没有国家荣辱之心,如何配成为大隋的子民?

杨广发了一通牢骚,但募兵不到,第四次征辽只能不了了之。

第四次征辽是他最后仅存的一丝抱负,如今被彻底打击,他的抱负被摧毁得体无完肤。

当一名杠精之皇太难,高丽跟他作对,突厥跟他作对,跟随多年的大臣也跟他作对,还有那些刁民为非作歹、占山为王跟他作对。

全天下都在跟他作对。

算了,他决定从此以后不再杠了,这个国家爱咋咋地,他要寻求地方安享晚年,欢度余生。

京师距离突厥等胡虏太近,容易受到威胁。而盗贼兴起,东都洛阳也不安全。要论安全,江南才是最安全也是最适合安享晚年的地方。

杨广曾在江都经营多年,颇得民心,那里也没听说有什么匪患。一旦全国形势失控,他完全可以凭借长江的天险和江南的富饶占据半壁江山,那里才是让他高枕无忧的理想之地。

此前下江都的龙舟已坏,他命令江都那边尽快建造新的龙舟,好迎接他的第三次巡幸江都。

七月,樊子盖去世,杨广为其掉了两滴眼泪。不过接下来的好消息,让他很快擦干了眼泪。

江都传来杨广心心念的消息,新龙舟造好并送到了东都。宇文述最会揣摩圣意,趁机劝皇上驾幸江都。

杨广是越来越欣赏宇文述了,心道:“不愧是朕多年的搭档,朕的一点小心思他都能猜到。若不是大将军提出来巡幸江都,朕还不好意思直接在朝堂上说这事。”

既然有大臣顺了他的意,他自然是顺水推舟,同意巡幸江都。

不料担任他贴身侍卫多年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跑出来劝谏道:“陛下,而今百姓疲敝,府库空竭,盗贼蜂起,朝廷禁令不行,愿陛下西还京师,以安定邦国及臣民之心。”

好一个赵才,在朕身边多年,还不如宇文大将军知朕的心思。你不支持朕下江都也就罢了,还敢阻挠朕下江都,实在是胆大妄为。

杨广大怒,道:“来人,将赵才这个老匹夫给朕打入天牢。”

过了十来天,杨广怒气消解,念在赵才贴身侍卫多年,才放他出狱。

在东都的朝臣多数不想跟随皇上去江都,毕竟那是遥远的南方,是异乡。他们已略微猜测出皇上这次巡幸江都,只怕是不会回来了。

但是皇上态度坚决,无人敢直谏。

只有一个不知好歹的建节尉任宗上书,极力劝谏杨广不要巡幸江都。杨广大怒,当日在朝堂上,就将任宗杖杀。

自此,朝臣再无人敢谏,他们不想像任宗那样,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过了几日,一切准备就绪,杨广命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天逸、右司郎卢楚等留守洛阳。

至于京师那边,他则是安排了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大臣辅佐代王杨侑。

此次巡幸江都,由于人数限制,杨广只带上了萧后和数位宠爱的妃子。

看着眼前这些前来送别而哭得梨花带雨的年轻妃子,杨广很是心酸,抚摸着美人的脸蛋,替她们擦掉一滴滴清泪,安慰她们:“离别只是暂时的,不要伤心,朕明年就会回来和你们相聚,到时我们伴歌起舞,吟诗作乐。”

他留诗一首赠与这些不能同去的妃子:

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其实他心里明白,此去江都,他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北方的江山就由东西两都的代王、越王两位孙子和一帮臣子折腾吧。

但是此行江都,仍有一些小虾小蟹不知死活,敢来劝谏杨广。

在建国门,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劝谏皇上停止下江都。

杨广大怒,不由分说,直接让侍卫将其斩杀。

顺着大运河,行至汜水,奉信郎王爱仁也上表请杨广还西京,杨广不为所动,斩了了事,继续南行。

到了梁郡,竟然还有人冒死劝谏道:“若陛下巡幸江都,天下只怕非陛下所有了。”

杨广大怒,老子的江山轮得到你们这些蝼蚁来指手画脚?又是斩了了事。

后面总算是没有人劝谏了,安然到达江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