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漫漫行 > 第六十一章 大贤邮差

漫漫行 第六十一章 大贤邮差

作者:浮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51:57 来源:258中文

一句话就令三个大臣匍匐在地,朱由榔心里很得意,这说明自己的威信已经得到了确立。

“你们三位皆朕肱股之臣,夙夜操劳,忠心耿耿,朕是看在眼里的,并没有疑你们什么。朕只是就事论事,不过白嘱咐两句罢了。平身吧。”朱由榔淡淡地说道。

三人起身,都已经汗透衣衫。。

三人确实有别苗头的现象,虽表面看是为了争宠,但无尝没有想自成一系的想法。皇上的语气虽淡,谁知道他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要是在皇上心中种下一根刺,以后可就是大祸。

所以,三人都暗自警觉,告诫自己,以后还是少在这位面前玩花枪吧,可不好哄弄。

“还有一条,那就是严禁太监干政。我大明沦落到如今地步,与太监干政有莫大关系。王振、刘瑾、魏忠贤之祸,不能不引以为戒啊。”朱由榔淡淡地说道。

陈子壮三人乍闻这些话是惊,继而是喜,最后化为浓浓的敬意。

严禁太监干政?是真的吗?如果把这个毒瘤剔除,那不用说,政治清明是很可期待的,这可是一大善政啊!

太监本是帝王家奴,是伺候皇帝和后妃的下人,从其性质上说,是没有参政资格的。

因为与皇帝朝夕相处,很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在皇权暗弱时,皇帝要用他们来压制大臣;皇帝要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的时候,也要用他们。明朝建立之后,尤其是胡惟庸案之后,太祖废相,太监的权力逐渐大了起来,到了万历朝后期,由于皇帝懒政,司礼监有了“内廷”之称,可以跟外廷相抗衡,甚至可以凌驾外廷之上。

太监干政本就是怪胎,在一定生存条件下,这种怪胎是可以疯狂邪长的,长大的怪胎就可以严重影响朝局。

当然,这人怪胎的生存条件,是为君者给予的。

“皇上,您说得是真的?”陈邦彦比较胆大,试探着问了一句。

“朕乾纲独断,又有贤臣辅佐,岂能容太监插手政务?朕言出必随,且著为永例,后世子孙永不可违背。”朱由榔坚定地说道。

“皇上圣明!”三人一听皇上态度坚决,全都深深地拜服:这么开明的皇帝真是亘古少见!

朱由榔这么早地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说出来,也是有他的想法的。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战事频仍——眼下的李成栋不说,福建还有佟养甲虎视耽耽,北面孙有德将要进攻湖南,西面大西军败后,也将进入云南。

这些战事,都将在永历元年发生,他必须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早早地明确出来,以便臣子们从现在开始就得按步就班地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形成规矩。

规矩这东西,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如果等臣子们形成不好的规矩,到时候积重难返,他改起来也费力气。况且,等到战事起来,就得以战事为主,政务就得放到次要位置。

君臣四人畅谈政务,谁也没有把三水的战事放在心上。因为在他们看来,陈际泰见到潘多寿的人头,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了。

事情明摆着,想偷偷进广州已经不可能,何必再连累家人?

陈际泰这里只要没有了问题,肇庆有瞿式耜、焦琏坐镇应该也没有问题,至此,李成栋已经进了包围圈,成了瓮中之鳖,战事的进展已经完全在按朱由榔的意图在进行,剩下的就是等林察那里的布置了,只要林察布置好了,李成栋的末日差不多也就到了。

最多再等两日。

……

“皇上,传旨钦差行人司行人王夫之从三水回来了。”申正,朱由榔正在勤政殿里批阅张家玉写的强军条陈,陈邦彦进来禀道。

“哦,说说情况吧。”朱由榔放下朱笔,左手去揉右手手腕。

毛笔虽轻,可写起字来一点都不轻松。朱由榔虽然承继了原主的书**底,但由于自己前世根本就没有练过,所以写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戴忆兰见状,搬了个锦凳过来,坐到他的身侧,拿起他的手腕轻轻揉了起来。

被戴忆兰捏了两下,感觉确实比自己捏自己舒服,关键是她手指腻滑,触碰之下,感觉比捏揉本身还要舒服。

朱由榔抬起左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意示感谢。

戴忆兰感觉到了他的心意,嘴角弯起,给他会心的一笑。

“据王夫之禀报,他到三水时,陈际泰正聚将商议军情,具体商议什么不知,不过,他见陈际泰与众将面色极为难看,想是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宣第一道旨意时,他明显感到众将神情尴尬,而李德泗将军还朝他连使眼色。宣第二道旨意时,陈际泰先是拔剑威胁,见到皇上旨意及潘某首级之后,惶恐至极,对与潘某勾结一事未做一言片语辩解,一再表示遵旨办事,坚决把李成栋拒于三水城外。”陈邦彦答道。

这番话奏得非常啰嗦,不过,朱由榔倒是听出了不同的意味——只述事实,不做评价。

“奉旨就好。嗯?你说的这个人传旨钦差是谁?”

朱由榔听到陈际泰已经奉旨,心下一松,这才想起“王夫之”三个字。

不会是他吧?

“行人司行人王夫之。”

“哪里人氏?”

“湖南衡州。”

朱由榔闻言大喜,王夫之可是大贤啊,怎么就给自己当了邮差?

“宣王夫之进殿。”朱由榔急迫地想见到这位大贤,连忙吩咐道。

“皇上,不可。王夫之面部有疤,恐惊了圣驾。”陈邦彦连忙阻止。

“朕在衡州时就听过王夫之的贤名,早就渴盼一见,哪能因为他面部有疤就不见了?快宣。”朱由榔道。

“是,臣遵旨。”陈邦彦知道自己伺候的这位主子爷可不同于别的帝王,最不爱按规矩办事,只好放弃了劝说的打算。

按明朝的官制,别说面部有疤,就是相貌不周正,歪瓜裂枣露大牙的那种,别说面君了,就是入仕都不可能。

典型的以貌取人。

让王夫之做行人司行人,怕也是当前缺少人才的无奈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