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漫漫行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

漫漫行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人坐不住了

作者:浮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18:51:57 来源:258中文

齐氏的反应非常迅速,回府后立即将儿子李元柏和义子李元胤唤来,吩咐元柏给老爷写信,派心腹家人骑快马送往邵武去。又让元胤打探文质家的情况,看有无可帮手之处。

……

自报捷之后,广州城百姓都纳开了闷,皇上怎么没有了动静?歼敌五千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宣扬?有功将士怎么不见奖赏?

有的人专们去找胡瞎子:“你不是说皇上会赏给李元帅个爵位吗?还侯爵,哪呢?”

胡瞎子眨巴眨巴眼皮,不甘示弱地说道:“皇上那是龙,知道不?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句话听说过没?我瞎子能猜对皇上的心思?!你们可真是傻到家了,那话也信?”

“切,原来是吹牛啊。”大家一哄而散。

不只百姓们,就连朝中大臣心里也在犯嘀咕:“这是咋了?难道皇上跟李元帅之间生了龌龊?君臣闹不和?”

就在这时,有一个小道消息悄悄在广州城里开始传播:“李成栋李元帅功高震主,皇上是怕李元帅坐大难制,所以有功不赏。听说,李元帅非常恼怒,已经准备起兵回广州了……。”

这个消息越传越快,越传信得人越多,一时之间,广州城内人心惶惶。

对于这个居心叵测的谣言,朱由榔自不敢等闲视之,让马吉翔悄悄追查谣言来源,发现竟是来自监察御史苏鸣丰的家人之口。

自从邢小枣将越保的事密报之后,朱由榔当即让马吉翔进行了秘密调查,发现确实有人谋反。

领头的是故吏部侍郎黄日章和监察御史苏鸣丰,他们已经将黑手伸向了禁军。苏鸣丰曾经向自己的族兄弟苏雄发出试探的信号,但遭到苏雄严辞斥责。就这事,苏雄还专门上了折子进行说明。

朱由榔对苏雄的表现还是满意的,虽然折子里还有回护苏鸣丰之语,那也是同族兄弟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苏雄站队是站对了。

朱由榔之所以没有收网,有两条原因。

一是不理解陈际泰竟然也卷了进去,跟黄日章打得十分火热。他这是要干什么?按说虽然免了他的爵位,但也掩盖了他谋反的大罪,同时对他两个儿子也算优渥,他还想怎么样?难道他不顾儿子的前程了?不顾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了?

听说他非常溺爱陈皎茜,陈皎茜前段时间刚刚闹着要当皇妃,也大胆地跟自己示爱了,这就要反我吗?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答应他宝贝闺女的亲事,他怀恨在心才要铤而走险?

原先他还对陈皎茜产生过怀疑:“她处心积虑地接近自己,是不是跟谋反有关?”,但从马吉翔报来的情况来看,陈皎茜示爱在前,黄日章与陈际泰接触在后,从时间点上来看,应该没有陈皎茜的事。

更为奇怪的是,陈际泰纯粹是个人行为,并没有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两个儿子,也没有任何试图说服儿子参与谋反的举动。

因为牵涉到陈伯文和陈仲德,也不想让陈皎茜这个曾经对自己示爱的女孩子落个不好的下场,朱由榔想再看一看,陈际泰到底想干什么?是否有可宽宥之处。

第二个原因,是黄宗羲说的风清俊的事。

黄宗羲曾说过,风清俊在广州落脚之处应该是清廷的一个内应。这个内应是黄日章、苏鸣丰或者陈际泰吗?如果是,那问题简单多了,一锅端了就是。如果不是,那就得另外寻找线索。

所以,他还想再看一看,再等一等,看黄日章还有没有别马脚露出来。若他真是清廷内应,他不可能不跟他们联系。

至于危险,朱由榔根本就是一笑了之。一群无权无势无兵无将的乌合之众,能掀起什么风浪来?更何况他们的行动都在自己的掌管之下呢。

对于苏鸣丰散播的这个谣言,朱由榔同样一笑置之。闲着没事就传呗,反正过两天就会不攻自破。

……

对于这个谣言,朱由榔可以一笑置之,可李家就坐不住了。齐氏这两天没事就拽着邢小枣往宫里跑,不是说来陪太后说说话,就是给皇后带些安胎的药材、补品,其实真实目的就是想探一探皇帝的口风。

可朱由榔八风不动,什么都不说,送来的礼物照收不误,每次遇见了,也是笑意盈盈,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齐氏实在打听不出什么来,只好让义子李元胤出面,来向皇帝解释。

“好好练你的兵,少掺和这事。”朱由榔对李元胤是非常看重的,不光是因为他在李成栋反正这件事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更是因为这人持身很正,一直以来,对禁军的训练抓得很紧,效果也非常好。

“朕心里有数,你不用掺和。你要明白,禁军不是老爷兵,觉得只负责朕的关防保卫,战争不会打到广州来。告诉你,将来说不定朕要带禁军出征呢。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一听这话,李元胤猛地抬起头,眼睛发亮:“真的?皇上,臣早就朌着有这么一天了。”

“现在是多事之秋,不是和平时期,仗是有的打的。你练兵的重点,是要让士兵和带兵的将官明白,打仗是为了谁,解决了这个问题,上战场就不会惜命。文质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吧?”

“是,臣已经知晓。臣对文将军的壮烈牺牲很是敬佩,臣一定以他为榜样,为皇上效死,决不会有半点犹豫。”

“朕晓得你的忠心的。文质的事说明什么?说明清兵并不可怕,他们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打仗不怕死。而我们大明军,过去以来,一直是怕死,怕死的原因是弄不清处为谁而战。现在先不急,等几日吧,你义父的奏章来到,朕会大力表彰文质,大力宣扬他的事迹。你呢,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把文质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灌输给士兵,禁军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是,皇上,臣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把禁军打造成一去铁军。”

朱由榔一席话,把李元胤鼓动得沸腾,恨不得立马就上战场,跟清兵打个痛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